关于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1-02-21 18:55郭建敏陶美成
职教论坛 2011年1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体验式价值观

□郁 雯 郭建敏 陶美成

关于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探究

□郁 雯 郭建敏 陶美成

就业指导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对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中因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探究。

就业指导;教学模式;研究;实施

就业指导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的决策方式。提高成才能力、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使学生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保持在正确职业道路上发展;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掌握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熟悉就业程序,掌握就业技巧和求职方法,顺利实现由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仅停留在口头说教,纸上谈兵,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模式,使就业指导课达不到其实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知识归纳为三个模块。即:职业生涯规划模块、就业指导模块、自主创业教育模块。提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模块中的不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以上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互动话题和实训活动,将传授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设计一系列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教学实训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受之后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总结。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是一种教与学两方面直接参与,共同对教学问题进行讨论的合作教学方法。

(二)“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1.案例选择。对案例教学而言,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案例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四点:案例要精、案例要实、案例要新、案例要深[1]。通过案例教学把教学目标内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感受到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任何知识的学习多是为了应用。只有学会了知识的应用,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更有意义。例如:在“自我探索——性格”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引入“你是谁”——你是《奋斗》里哪种人?这一案例[2]。《奋斗》里,大体出现了六种人——三种男人和三种女人,基本上代表了现代社会上主流的几种人。第一种人,以陆涛为代表的有着强大的后援,自我,有昂扬的斗志,但是太过于理想,没有经过挫折失败,年少轻狂。第二种人,以向南为代表的正常家庭,保持,安于现状,追求的是一种丰衣足食的小资生活。第三种人,以华子为代表的纯粹的机会主义者,没有后台,没有家庭的支持,有的只有自己的精神。第四种人,以夏琳为代表的即具有个性,极有才华,极度疯狂的女人。第五种人,以杨晓芸为代表的多数居家女人的典型代表。第六种人,以露露为代表的目标明确,动机也直接,就是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最最实际的人。接着教师抛出问题:你呢?你是哪种人?如何分析以上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一案例将个性探索中的新知识转化到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中,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案例讨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到,从而发现概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并在思考中理解所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讨论一般可以分为两步:首先是小组讨论。划分小组并指定小组负责人,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个抒己见,展开讨论,然后小组成员基本形成共识。其次是班级讨论。小组代表阐述共性与个性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如在“你是谁——你是《奋斗》中的哪种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气质的涵义、分类、特点及MBTL四维度测量工具,分小组讨论六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小组基本达成共识后,在进行班级讨论。

3.概括总结。教师对案例讨论的评析主要包括对学生讨论的评析和对案例自身及对案例所蕴藏的道理的归纳总结。在评析中,教师对不完整,不准确的评价给予补充和更正,对案例教学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个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梳理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水平。进一步归纳尚待释疑的问题,以便今后继续思考解决。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因注意的问题

1.不能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为一谈。案例教学更注重开阔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的体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往往更多停留在对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上。

2.片面强调案例教学,忽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味追求全盘应用案例教学,虽然课堂生动形象,但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

3.教师对案例讨论的点评与总结有失偏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不要单纯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要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

(一)互动教学法的涵义

互动式教学法是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满足学生求学需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人才需要,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目的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3]

(二)“就业指导”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1.选准切入点。这是成功教学的前提,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如在“自我探索——价值观”这节课,我们以一个“美国商人和渔夫”的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职业,从而引领学生对自己价值观的探索。又如在“自我探索——兴趣”这节课,我们以一段视频录像cctv12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访谈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探索在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的时候,是选择在一个自己没兴趣的领域里苦苦挣扎,还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发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的需求与职业的关系,帮助学生决定职业选择的方向。

2.理清知识点。这是实现教学互动的载体。知识点理清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在“自我探索——价值观”这节课中,提出三个知识目标和两个技能目标:第一,认识价值观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第二,能够澄清并真正“拥有”自己的价值观。第三,认识价值观与个人需求人生不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第一,知道如何借助课堂活动来澄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感受不同人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影响。第二,在进行行业选择和决策时,能够有意识地考虑价值因素的影响,正视并合理看待自己的价值观。

3.激发兴奋点。教师要注重启发与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自我探索—价值观”这节课中,通过活动“你对工作的期待:我希望工作……(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地写下头脑中所联想到的任何短语。学生的回答:快乐、赚钱、有前途、有体面、能发挥特长、经过努力能获得一定地位等。教师评语:你在工作中寻找的其实就是你评判工作好与坏的标准,也是你对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标准和品质。

4.培植发散点。这是成功教学的目的。创新就是用已有知识去产生新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加以发散。如在“自我探索—价值观”这节课中,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后,通过“价值观市场—交换”活动。来澄清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感受换回来的其他同学的价值观对自己的触动,思考在你活的很迷茫、很困惑时,你手中的价值观是不是成为你生活的指引。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事先计划和安排好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接受和配合要有较为准确的估计。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

2.在互动教学中,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建议,敢于提问的宽松环境,要善于发现、诱导、激励、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

3.在学生讨论、辩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把握知识。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求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1.课堂活动式体验。课堂活动体验是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例如: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这节课,我们通过世界华人保险圈享有盛名的黄经国先生,创设的“时间剪尺”游戏,使学生深刻认识“人生就是时间”的哲理。使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学生在人生的时间旅途中的定心。在“体验求职面试”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面试”、“角色互换”使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对求职技巧的熟练运用,体验求职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促进学生职业心理、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养成。

2.课外探索性体验。课外探索是课堂的延伸,是就业指导课的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邀请人力资源资深经纪人来校开展《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及《职业规划》等讲座;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的讲座录像。如“爱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首席专家李延海的“未来之路—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系列;职业指导顾问,企管顾问,管理名家思维集大成者梁涛的“应聘智慧”讲座以及CCTV-10《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等讲座。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实践与行业调查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融为一体,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更好地认识职业世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合理的职业期望。

3.课堂案例体验。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提出一个或多个案例。如在“职业决策”这节课中,通过情景案例 “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职业规划”和案例“从普通文员到行政总监”以及“从《蜗居》看人生管理决策”等,告诫学生职业规划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伟人和成为精英,它只是按照人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同时使学生了解职业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兴的职业正在涌现,你可以去做领跑者。随着个人知识技能的积累,你的价值观发生变化,职业倾向也会有所不同。就如《蜗居》里的郭海萍夫妻随着时代的变化最终做了职业调整,海萍从日本企业离职创办了语言培训学校,苏淳从船厂离职开网店。总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研究、思考、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有关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课前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体验教学活动形式。要注意将所学知识溶入到情境活动中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在设计活动中,注重多元化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丰富体验。

2.在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对课堂的控制和引导,掌握体验活动的“度”,不要为体验而体验,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适度的鼓励和及时总结,要体现教师的引领价值。要让学生在获得体验成功的基础上,能更大胆地参与,更积极地主动探索。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对体验活动的反思,使学生能更好地将课堂上的体验运用于职业生活。

四、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这几年我们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以上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和渗透,在教学上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的兴趣,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感到就业指导课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理论,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启迪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

(二)提高了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三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就业指导课更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三)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案例、互动和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对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明显的帮助。

(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师的备课、讲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收集案例,精心设计互动话题和组织相关的实训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生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张新平.浅谈案例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J].成人教育,2004(4).

[2]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高校教育出版社1999:267-269.

[4]张义秋,李升兴.高校职业指导的体验式特征及其模式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5(14).

郁雯(1963-),女,浙江鄞县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郭建敏(1963-),男,江苏江阴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陶美成(1970-),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编号:Jxjg09-25-2)成果之一。

G712

A

1001-7518(2011)14-0028-02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体验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