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

2011-02-28 09:52李晓哲杨荣阁张立国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糖丸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周 潮 李晓哲 周 颖 陶 李 杨荣阁 张立国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5%~2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加重原有病情,加重孤独感,增加医疗负担,使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1]。2007-02—2010-04,我们采用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并与西药治疗41例、基础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7例均为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患者,门诊63例,住院64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31~69岁,平均52岁;糖尿病病程最长35年,最短14年,平均(25.1±1.6)年;抑郁症病程最长26年,最短13年,平均(20.7±1.2)年;焦虑抑郁46例,不寐45例,倦怠乏力43例,胸胁胀闷44例,纳差40例,口渴多饮42例,多食易饥39例,神疲乏力43例,体质量减轻35例,手足麻木20例,目干眼花37例,尿频35例,自汗盗汗16例,腰膝痠困44例,头晕耳鸣15例,大便干燥36例。西药组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32~71岁,平均54岁;糖尿病病程最长35年,最短16年,平均(26.0 ±1.9)年;抑郁症病程最长 29年,最短13年,平均(21.2±1.5)年;焦虑抑郁40例,不寐39例,倦怠乏力39例,胸胁胀闷38例,纳差35例,口渴多饮38例,多食易饥34例,神疲乏力37例,体质量减轻30例,手足麻木16例,目干眼花33例,尿频29例,自汗盗汗11例,腰膝痠困40例,头晕耳鸣11例,大便干燥32例。基础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53岁;糖尿病病程最长35年,最短15年,平均(25.4±1.0)年;抑郁症病程最长28年,最短13年,平均(20.9±1.4)年;焦虑抑郁39例,不寐37例,倦怠乏力38例,胸胁胀闷36例,纳差36例,口渴多饮39例,多食易饥36例,神疲乏力38例,体质量减轻31例,手足麻木16例,目干眼花34例,尿频30例,自汗盗汗14例,腰膝痠困42例,头晕耳鸣13例,大便干燥34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抑郁症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纳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20分而≤35分者。

1.3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者;②有精神病史或有精神病家族史者;③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④重度抑郁发作及有自杀倾向者;⑤年龄<18岁或>70岁者。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组 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药物组成:柴胡、黄芩、郁金、僵蚕、百合、麦门冬、西洋参等,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冀药制字Z20051306)3 g;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药物组成:黄芪、山药、茯苓、鸡内金、砂仁、乌梅、槟榔等,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冀药制字Z20051299)3 g;酉时服用糖肾康(药物组成:红参、鹿茸、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水红花子等,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冀药制字Z20051643)3 g。

1.4.2 西药组 予盐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16)20 mg,每日3次口服。

1.4.3 基础治疗组 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

1.4.4 疗程 3组均治疗12周。

1.5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 组治疗前后 HAMD、HAMA量表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3组治疗前后HAMD、HAMA量表积分比较分,±s

表13组治疗前后HAMD、HAMA量表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 <0.05,△△P <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 <0.01

中药组(n=46)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n=41)治疗前 治疗后基础治疗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HAMD 21.31 ±5.66 14.98 ±3.26*△# 22.02 ±6.39 11.99 ±2.61*△22.06 ±4.21 22.88 ±5.02 HAMA 16.28 ±2.78 11.01 ±2.13*△△# 16.07 ±2.96 8.11 ±1.99*△15.91 ±3.03 16.54 ±2.75

由表1可见,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 HAMD、HAMA 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

2.2 3 组治疗前后血糖、HbAlc及血脂比较 见表2。

表23组治疗前后血糖、HbAlc及血脂比较±s

表23组治疗前后血糖、HbAlc及血脂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P <0.01;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P <0.05,△△ P <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 <0.05,##P <0.01

中药组(n=46)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n=41)治疗前 治疗后基础治疗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FPG(mmol/L) 7.71 ±1.62 6.39 ±1.55**△# 7.79 ±1.59 7.08 ±1.02*△ 7.68 ±1.83 8.98 ±2.97*2 h PG(mmol/L) 12.08 ±2.91 10.86 ±2.88**△△ 11.96 ±3.05 10.61 ±2.84*△△ 12.01 ±2.96 13.82 ±3.51*HbAlc(%) 7.19 ±1.23 6.44 ±0.88*△△ 7.33 ±1.11 6.73 ±1.01*△△ 7.18 ±1.22 7.69 ±0.9*TG(mmol/L) 3.43 ±1.42 1.68 ±0.72*△## 3.48 ±1.58 2.31 ±0.71*△ 3.46 ±1.44 3.51 ±1.42 TC(mmol/L) 6.49 ±0.82 5.32 ±0.77**△△## 6.45 ±0.79 5.86 ±0.84**△△ 6.47 ±0.83 6.52 ±0.9 HDL-C(mmol/L) 0.91 ±0.16 1.34 ±0.22*△△## 0.94 ±0.20 1.23 ±0.24**△△0.93 ±0.17 0.99 ±0.19

由表2 可见,中药组、西药组 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 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 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 升高(P<0.01)。

2.3 3 组中医症状改善率比较 见表3。

表3 3组中医症状改善率比较 %(改善例数/治疗前例数)

由表3可见,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活动,受到自身禀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制约。中医学所谓“天人合一”自然也包括精神情志的变化。中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结于精、气、血、津液,而将其动力与主宰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相联系,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人们的“恨、怨、恼、怒、烦”则各伤其脏。中医之调整乃从五脏入手,人之生理顺应四时之气而变,随一日十二时辰序进而异,人之病理亦同此理。顺时令是中医治病之精要。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涉及脑神、肝、脾、肾、肺、心、胆、胃多个脏腑和全身气血阴阳,从始至终与全身的气机活动密切相关,论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一定要从多脏腑出发,而非一方一药所能包治。

我们在气血运行至寅时(肺经值日时)给患者服用调气降糖丸,补肺调肝气,养心安神,气平肝和,则一日精神俱佳。巳时(脾经值日时)给患者服用益脾降糖丸,健脾和胃,祛浊化湿。酉时(肾经值日时)给患者服用糖肾康丸,补肾益肝,活血化瘀。分时辨治而分调各脏,药力借经气之旺运,经气借药力之资助,从而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偏气虚肝郁者可重用或每日3次服用调气降糖丸;偏脾虚湿重者,可重用益脾降糖丸;偏肾气不足者可重用糖肾康。虚羸盛衰随证调补,用之得心应手。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失眠、心烦易怒等症状,情绪改善后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情绪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及升糖激素的增加,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的高血糖及高血脂,不失为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1] 张泽全,张国东,张国芳.糖尿病治疗新概念[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3.

[2] 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6.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猜你喜欢
糖丸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糖丸爷爷”顾方舟
奇迹糖丸制作及市场推广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唐县中医医院
近代上海中医医院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