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1-02-28 09:52曹文红袁桂莉李方江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输出量射血糖化

曹文红 栗 明 袁桂莉 李 跃 李方江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DM发病率的增高,DM合并CHF的患者也在增多,两者经常伴发出现,且预后不良。2009-05—2010-06,我们对 CHF合并 DM的患者给予综合干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4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60.11±8.24)岁;病程11个月 ~4年,平均(2.87±1.08)年。对照组 53例,男 30例,女 23 例;年龄43~77岁,平均(59.34±8.12)岁;病程10个月 ~3年,平均(2.12±0.7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CHF的诊断参照《内科学》[1],DM的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2]。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住院期间予常规治疗护理。出院后每2个月电话随访1次,有症状随诊。

1.3.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综合干预,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纠正不良行为。干预措施有集体教育、个体化指导、患者间相互交流的同伴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每天20 min;出院后通过电话咨询指导,每2周1次,强化干预效果,纠正不良行为。综合干预内容包括:(1)矫正不良生活方式:①合理饮食:低钠(2~3 g/d)、低胆固醇(<200 mg/d)、低糖饮食,减少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体情况,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做到定时进餐,少食多餐,多食蔬菜。②适量运动:根据患者年龄、体力、病情、胰岛素的治疗、饮食等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指导每日慢走10~30 min,达到最大心率的60% ~80%,最大运动强度(METS)为4.5~3.0。每日运动,宜在餐后1~1.5 h进行,备糖果或点心,以防低血糖发生。③控制体质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宜保持在18.5~24.9。④戒烟限酒。⑤控制不良情绪。(2)自我管理指导:①遵医嘱服药,科学合理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减少血糖波动。②患者学会使用血糖仪、胰岛素笔;定期监测心率、血压。③防止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2]。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脏超声指标。

1.5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能完全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51例,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53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4.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 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51)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3)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 9.78 ±2.18 5.96 ±0.44*△ 9.73 ±2.21 6.83 ±0.61*餐后2 h 血糖(mmoL/L) 13.78 ±3.81 6.74 ±1.93*△ 14.08 ±3.92 7.76 ±2.04*糖化血红蛋白(%) 8.92 ±2.81 6.53 ±1.32*△ 8.87 ±2.84 7.72 ±1.28*每搏输出量(mL) 41.32 ±8.35 56.12 ±10.23*△ 41.21 ±8.47 48.13 ±9.24*每分输出量(L/min) 3.51 ±1.31 5.08 ±1.61*△ 3.49 ±1.32 3.62 ±1.81*心脏指数[L/(min·m2)] 2.42±0.51 3.62±0.34*△ 2.38±0.49 2.61±0.43*左室射血分数(%) 45.4 ±4.02 54.36 ±6.56*△ 45.39 ±3.98 50.14 ±5.12*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HF合并DM的患者越来越多,二者相互作用,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加重护理工作的难度,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已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对CHF合并DM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把患者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是CHF合并D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CHF合并DM的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3]。控制血糖可降低心肌游离脂肪酸(FFA)氧化和增加葡萄糖利用,从而改善CHF合并DM患者的心肌代谢和功能状态[4]。然而,大部分DM患者对疾病认知差,血糖控制不佳,本研究发现,有些患者用药量大,但血糖仍难以控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未能控制饮食,没有遵医嘱服药;不及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正确用血糖仪、胰岛素笔,血糖控制不理想。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注重患者之间相互交流,能明显改善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加强自我管理,对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科最新治疗进展的学习,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778.

[2] 陈明哲.心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66-467.

[3] 石献斌,田小平,游青,等.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3):327-328.

[4] Razeghi P,Young ME,Cockrill TC,et al.ownregulation of myocardial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 and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2,106(4):407-411.

猜你喜欢
输出量射血糖化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
词块输出量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