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48例临床观察

2011-02-28 09:52赵景峰崔丽安施伯安邵风珍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柔肝胸腺肽二铵

赵景峰 崔丽安 施伯安 邵风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天津 300193)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多见于女性,是原因不明的自身持续存在的肝脏炎症。其临床特点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组织学特征为“界面性肝炎”[1]。西医标准治疗方案是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IH的经典和首选药物[2],虽然多数AIH患者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较好,但长期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停药后复发率高。2005-10—2010-10,我们运用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AIH 48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考2002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修订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评分系统”[3]。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确诊[4]。

1.2 一般资料 全部78例均为我院肝胆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女43例,男5例;年龄42~63岁,平均(53.7 ±7.6)岁;病程1 ~8 年,平均(2.5 ±1.8)年;中医辨证分型[4]:湿热中阻型8例,肝郁脾虚型10例,肝肾阴虚型15例,瘀血阻络型12例,脾肾阳虚型3例。对照组30例,女 26例,男 4例;年龄39~61岁,平均(52.3±8.6)岁;病程1 ~7 年,平均(2.6 ±2.0)年;中医辨证分型[4]:湿热中阻型4例,肝郁脾虚型2例,肝肾阴虚型10例,瘀血阻络型10例,脾肾阳虚型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胸腺肽(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084)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改云芝菌胶囊(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1221)3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2个月;甘草酸二铵(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0)200~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改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40191)150 mg,每日 3次口服,治疗 2个月。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柔肝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山药15 g,山茱萸10 g,白芍药15 g,女贞子 30 g,丹参 15 g,牡丹皮 10 g,柴胡 10 g,茜草15 g,豨莶草 15 g,鸡血藤 15 g,全蝎 10 g,蒺藜 10 g,秦艽10 g。湿热中阻型加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脾肾阳虚型加淫羊藿、巴戟天;肝郁脾虚型加茯苓、党参、白术;瘀血阻络型加赤芍药、当归、桃仁;肝肾阴虚型使用原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试剂盒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T 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试剂盒购自德国欧盟生物制剂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48)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ALT(U/L) 117.5 ±79.1 60.4 ±37.9*△ 133.5 ±35.3 93.8 ±23.6*AST(U/L) 129.2 ±92.1 67.1 ±48.6*△ 138.9 ±29.6 98.5 ±17.6*γ -GT(U/L) 247.4 ±49.3 151.4 ±98.5* 189.5 ±50.4 148.7 ±41.6*ALP(U/L) 316.3 ±53.2 195.4 ±152.1* 283.4 ±42.6 223.6 ±39.4*TBiL(μmol/L) 50.1 ±68.5 27.3 ±37.8*△ 61.7 ±18.6 42.3 ±16.8*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 ALT、AST、γ-GT、ALP及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均有改善;2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2.2 2 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48)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IgG(g/L) 16.46 ±2.99 14.31 ±3.13*△ 16.30 ±2.43 15.79 ±2.86*IgA(mg/L) 3 766±1 627 3 510±1 534 3 675±1 484 3 952±1 269 IgM(mg/L)2 984±2 301 2 628±1 593 3 058±2 786 2 853±1 69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IgG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

2.3 2 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48)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CD4 0.37 ±0.05 0.39 ±0.04*△0.37 ±0.04 0.37 ±0.04 CD8 0.28 ±0.03 0.29 ±0.05* 0.30 ±0.04 0.31 ±0.03 CD4/CD8 1.23 ±0.99 1.40 ±0.47* 1.28 ±0.31 1.35 ±0.39*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AIH国内外的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和硫唑嘌呤等,长期使用激素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引起水钠潴留、骨质疏松、代谢性疾病和精神症状等,故导致很多患者不能或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属于甘草酸制剂,其主要成分为α体甘草酸,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α体甘草酸易与肝脏代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酶结合,提高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发挥类激素样作用,但副作用较激素明显减少[5],且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变态反应及抗炎症、预防纤维化作用[6]。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肽是从小牛、猪等动物胸腺中提取的多肽激素,为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使T淋巴细胞成熟的作用。云芝菌胶囊为云芝菌培养物制成的胶囊,其主要成分是云芝糖肽,在体内能增加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的分泌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7]。

中医学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调情志。AIH女性患者居多,其常多忧善感,易为“七情”所伤,而致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久化热伤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肝病日久及肾,出现急躁易怒、经行不畅、闭经、乏力、腰膝痠软等一系列症状。故AIH的病机肝肾不足是根本,治疗上滋补肝肾之阴应贯彻始终。根据自身免疫性肝炎以上临床特征应用滋肾柔肝法配合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云芝菌)及甘草酸制剂(甘草酸二铵)治疗符合其发病机制。滋肾柔肝方中以六味地黄汤滋补肝肾,于阴润之品中加柴胡、白芍药疏肝解郁,以达“水中疏木”之功。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多为慢性迁延,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久病入络,致血分瘀热,故佐以牡丹皮、茜草、豨莶草、鸡血藤、全蝎等凉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滋肾柔肝、凉血化瘀之功。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①以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胸腺肽、甘草酸二铵、云芝菌)治疗AIH,能明显改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②以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胸腺肽、甘草酸二铵、云芝菌)治疗AIH,能明显改善IgG、CD4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滋肾柔肝方具有一定的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但由于观察病例较少,免疫指标还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张福奎,贾继东.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3):1849-1852.

[2] Czaja AJ,SieversC,ZeinNN.Nature and behavior of serum cytokines in type I autoimmune hepatitis[J].DigDisSci,2000,45(5):1028-1035.

[3] Parés A,Rodés J.Natural history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Clin Liver Dis,2003,7(4):779-794.

[4]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5):39-40.

[5] 赵晓燕,刘红侠,李晓学.甘草酸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6,27(12):1581.

[6] 郝飞.甘草酸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1,12(8):500.

[7] 林丽,吴超.云芝糖肽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2(6):273-275.

猜你喜欢
柔肝胸腺肽二铵
柔肝通络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红外线热成像对柔肝化痰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