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常规配合经关元、神阙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2011-02-28 09:52于改弟耿少怡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神阙神阙穴磺胺

于改弟 耿少怡

(河北省中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腹泻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1]。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1]。2002-06—2009-06,我们采用西医常规配合经关元、神阙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2~12个月16例,12~14个月14例,2~3岁26例,3~6岁4例;急性腹泻24例,迁延性腹泻32例,慢性腹泻4例。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12个月16例,12~14个月18例,2~3岁20例,3~6岁6例;急性腹泻26例,迁延性腹泻32例,慢性腹泻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确诊。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确诊[3]。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816,每片含活性成分磺胺甲恶唑0.4 g和甲氧苄啶0.08 g),体质量 <40 kg的小儿,按体质量予磺胺甲恶唑20~30 mg/kg及甲氧苄啶4~6 mg/kg,每12 h 1次口服;体质量≥40 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予磺胺甲恶唑 0.8 g,甲氧苄啶 0.16 g,每12 h 1次。温开水送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治疗仪(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操作时关闭门窗,患儿仰卧于治疗床上,露出腹部,取两电极贴片贴于关元、神阙两穴,连接电极,根据患儿耐受程度设置温度为39~41℃,时间20~30 min,强度9~11,治疗完毕,取下电极保留贴片4~6 h。每日1次。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暖。

1.3.3 疗程 2组均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痊愈: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粪常规检查正常;显效:大便每日2~3次,粪常规检查显著改善;有效:大便次数和性状有好转,伴随症状有改善,粪常规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腹泻多发生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多见,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西医将其分为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又分为消化道内感染和消化道外感染。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内因素和气候因素。消化道内感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原虫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为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产毒性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其次为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性腹泻临床以抗感染为主。本研究给予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磺胺甲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磺胺甲恶唑属全身应用的中效磺胺类药,为一种广谱抑菌剂,它可与氨基苯甲酸(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甲氧苄啶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属磺胺增效药。它可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随着临床抗药病例的增加,在如何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缩短疗程,减少患儿痛苦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疗效。感染性腹泻属中医学湿热泻范畴。中医学认为,湿热泻是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郁遏于中焦,湿热郁蒸,气血阻滞,气血与湿热疫毒相搏,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肠中有热则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泄而不爽。关元穴为任脉穴,为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关元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为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要穴,《针灸甲乙经》谓其能治疗“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等症。神阙穴(脐)为任脉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神阙穴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神阙穴,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神阙穴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神阙穴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指出“脐中等主小腹臌气痛”,“脐疝绕脐痛,冲胸不得息,灸脐中”,“神阙治泄利不止”,“脐中主肠中常鸣”,“主小儿脱肛,或脐中随年”。经皮治疗仪运用超短波、中频干扰电、低频热疗对穴位进行综合刺激,使皮内的触、压、痛等感受器产生各种冲动,从而提高穴位的治病疗效。低频脉冲电生物波作用于相关穴位迅速打通人体经络[4]。同时低频脉冲电刺激对神经、肌肉有明显兴奋作用,可使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收缩,促进组织器官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尤其改善内分泌功能和加速炎症产物的吸收,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5]。采用经关元、神阙两穴配合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能够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91-892.

[2] 郑筱萸.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1.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

[4] 陈丽贤,詹欣荣,段俊峰.电针结合磁贴治疗乳腺炎48例[J].中国康复,2006,21(5):325.

[5] 成先柄,温树美,曾莉,等.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5):380-381.

猜你喜欢
神阙神阙穴磺胺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神阙隔姜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神阙穴特异性科学基础的阐释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