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管理之道探寻

2011-07-14 07:49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高层高校学生干部

韦 琨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是沟通师生感情,传递师生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当前,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但在管理方法的传授上一直零碎、不成体系,导致许多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还很欠缺。我们引进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理论,结合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特点,尝试破解学生干部管理疑难,寻求学生干部管理良策,破解学生干部的管理之道。

一、学生干部管理能力欠缺分析

1.自身基础理论不深。首先,许多学生做学生干部,并不是真心想为学生服务,而是奔着评奖评优和党员发展而来,因而对工作兴趣不大,责任心不强,动力不足。其次,一些学生干部感到实际工作零碎、琐散,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只是体验着本身工作的应激,体验不到工作的快乐,心理上便对现有职位产生失望,很少有进一步学习和探求的欲望,所以理论素质不是很高。

2.老师重视程度不够。老师经常对学生干部要求高,要求他们既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做出表率,更要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但在学生干部使用与付出并不对等。不少老师平时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关怀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干部到大二、大三纷纷告退,管理能力好的学生太少,学生干部有断层,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3.学校培训方面不足。学生干部平时要参加没完没了的会议、工作,再加上平时很多学业要完成,因此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少学校的培训大多是零散、插针式的,而且大多是空洞的理论、空话大话,在学生干部培训经费使用上,舍不得花钱请一些管理名师来讲学培训,导致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原地踏步。

二、学生干部管理之道良策思考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我们尝试用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理论来提升学生干部管理能力。任何组织都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层:基层员工、中层干部、高层领导。整个管理中的问题都可以浓缩在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藏宝图”,见图1。

图1

此图有点像武侠传说中的众人千辛万苦寻求的 “藏宝图”,把这张图里隐含的信息都一览无余,都领悟到,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就会上一个层次。

1.组织分为三个阶层,这三个阶层如曾仕强所说,分别对应天、人、地三个角色。高层对应天的角色,古时候皇帝被称为天子,天上显著的特点就是无,什么都没有,都全部掉到地下去。高层思想源泉如老子所说的无为,无为不是真正的不为,他需要干部的有为来配合的。如高层讲的话,中层干部要用心体会,合理传达。高层希望中层直接承担其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仔细考量,寻求对策,同时也要用心思考,提高自己的智慧。基层扮演地的角色,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是长物的,需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建议如果大家平时参与一些基层方面的工作,一定要踏实、苦干。投机取巧、花言巧语的人不适合在基层。中层对应于人的角色,我们常说:“他有什么资格管我?”很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管理和伦理分不开,因为我们脑海中一直深信事情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和人的善或不善的行为有关,所以人一定要讲良心,乐意为组织奉献,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任何组织选干部都注重个人自身的职业道德,希望有一个榜样作用,同时还要具备干部的一些专业能力。干部首先需要能干,同时能迅速、快捷、有效地做好上传下达,使整个组织运转起来。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中国象棋做类比,领导如将、帅,活动范围都有限,看起来基本上不作为,而车、马、炮却听将帅之令,四处冲锋杀敌,直捣对方老巢。显然领导关键要培养干部的积极性,平时进行无形和有形的鼓励,让他们工作自主,发挥力量。

2.基层干活一切按规章制度执行,所有的文件都有具体的标准,办事基本上都是按制度执行。我们看平时的基层干部都是按规章办事,符合规定通过,不符合规定,任何人都不行。基层偏重于“情、理、法”中的法,法是过去的产物,所以基层大多活在过去,基本上按制度办事。中层干部上有高层压着,下有基层顶着,难为。既需要把上级的话合理传达,又有尽量把下级的问题、不满都合理地反映上去,既要让上级放心,又要让下级觉得你热心,需要一切以理为主。理是现在的指标,干部活在现在,大多根据当时的时空变化做合理的调整,偏重于合理化,一切都合理,让各方都能处于一个满意的位置。高层偏重于人性化,在他的脑海中没有绝对的对错观念,主要以情为重,偏重于人性化。情是未来的埋伏,我们平时和身边的朋友多接触,才会不断地增进感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一句话就行了。所以高层注重于长远,活在未来。但我们对高层的提醒是,由于特权永远存在,只能转移,不能消除,因此违法的事绝不能干。学生干部,也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四处敛财,败坏自己和整个组织的声誉。

3.整个组织基层注重利,中层切实负责,高层拥有权。但许多人工作角色错位,以至领导、干部、员工之间矛盾重重,基层消极怠工,工作不积极;中层干部越权;高层事必躬亲、争权夺利。人生所有都从定位开始的,定位不清,势必引起一连串的人事地震、民怨众怒。以下扼要说明破解之法。如图1所示,组织落实到学校的社团、班级,普通学生乃为基层,他们只需做到两点:(1)遵守学校纪律,与人为善,为同学热心,尽力帮助干部。(2)把成绩搞好,底线是及格。对于普通社团组织的干事来说,还需为部长、主席适当分忧解劳。自己平时多接触他们,一方面,从他们身上能学到不少知识,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增加他们对自己的好印象。中层学生干部需做到三点:(1)做好上传下达。许多学生干部平时喜欢送礼、请客吃饭,平时工作一塌糊涂、三心二意、错误百出,送给他高位,他却留下千古骂名,那又何必?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先做好才行,否则别的免谈。这里要说明,做好上传下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干部对老师的话要合理地传达,一定要牢记先赞成后反对,兼顾各方立场,把问题处理好。(2)为老师分忧解劳。如果自己工作做得再出色,同学打几个小报告,自己得不到老师的信任,下面的工作是否还有动力?现在工作竞争激烈,除非不做事,一做事总有人不满。许多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别人打小报告并不是坏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时间长了,听多了,难免有种种猜疑。所以自己还要掌握一套技巧,让上级真正放心,即使别人打小报告,也不会相信。这需要学会做到两点。首先要养成大小事都汇报的习惯,不仅把工作做到,而且适当地宣传自己的工作,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之内,打消上级的疑虑。其次把功劳让给老师。平时许多干部和老师抢功劳,殊不知功劳不是抢来,是让出来的。合理地让一下,下次老师也会照顾你的。总之,学生干部要见缝插针地工作,当然不是拍马屁,要心正,不去刻意为之,尽力培养自己工作习惯,为自己工作做好准备。总之,得到上级的支持极为重要,因为哪怕得到100%的民心,如果得不到上级的支持,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3)热心为大家服务。在重大评奖评优方面,要适当发扬风格。民心也很重要,学生干部毕竟处在学生中,如果大家都不支持,显然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为此在工作时要多为周围的同学考虑,切实为他们做些实事。适当地把一些奖励让给大家,尽力给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同学,这才是真正心系民心的好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领导,辅导员老师、各行政部门的管理老师等要做到四点,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能力和责任心:(1)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授之以“渔”,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更好地为老师、同学服务。(2)对人、钱要全盘控制。平时人员选拔、考核、奖惩、退留最终都需要让学生干部和你商量,钱财报销也需要到你这里审查,最好最到心中有数,防止腐败滋生。(3)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工作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鼓励大家切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心为大家服务。(4)进行不定期抽查。工作时候不能仅仅靠听,更要到现场去看看。定期检查,容易造假,只有不定期抽查,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情况。

4.特别要注意每个阶层的想法不一样。在高层眼中,越权远比失责可怕,而干部反而认为失责比较严重,越权不是太重要。越权是做了不该做的,失责是该做的没做。如开一次大型晚会,事先都没和老师商量,学生干部就让学生排节目,一直要到最后正式演出时,需要经费、场地布景之类才找领导,就有越权之嫌。干部多做,有时领导反而认为是坏事,所以一定要养成汇报的习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事后一定要及时请示。还有一点,领导和基层的关系很友善,而对干部却经常发火,干部会经常生基层的气,就是因为领导认为单位是基层努力的,而干部却认为红包是由领导发的。观念不同,导致对基层之间的态度不同。所以工作时,和不同人交往,先要想想自己处于哪个阶层,进行合理的互动,这样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总之,“藏宝图”变化多端,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需用心领悟。本文抛砖引玉,希望高校学生干部都能利用这个图,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找到自己的管理之道。

猜你喜欢
高层高校学生干部
高层动态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