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影响因素模型初探

2011-12-29 01:02黄宇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关键词:评价者动机角度

黄宇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道德评价影响因素模型初探

黄宇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道德评价时,人们除考虑动机、过程和结果这三方面,还参考行为者、环境、其自身因素等。以此基于各学科,全面剖析分解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着力于构建完整而全面的理论框架体系。

道德评价;动机;过程;结果

近期,热议中的国美控制权之争,陈晓“管家绊倒东家”的行为是否道德,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对一些行为在道德上是否可接受做出评价,我们称其为“道德评价”。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道德评价实际使用的判断依据,有助于修正理论、纠正实践及进行道德评价预测。国外对道德判断影响因素有大量的研究,但鲜有针对道德事后评价的研究。鉴于中国伦理学界习惯于将道德事后判断称为道德评价,本文直接使用“道德评价”表示西方文献中所称事后评价(ethical reaction),用“道德判断”专指道德的事前判断(ethical judgment)。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都作为判断而存在,却又在目标、主体、信息、要求、结果的考虑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道德判断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通常,研究者将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因素、问题强度、组织因素三个角度。而“他评”是独立的评价方对行为者行为的道德评价,其有助于惩恶扬善及评价者自我省视。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道德评价中的“他评”。

一、研究背景

典型的道德评价依据理论包括动机论、效果论,目的论和手段论,然而这四种理论都因其片面性而遭到批判。动机产生目的,是行为的起点,手段体现行为的过程,结果是行为的终点,综合三个方面将涵盖行为的绝大部分阶段。在进行道德评价时,综合动机-手段-效果(intention-means-ends)这一道德行为的完整过程来进行系统地考察,以对某一道德行为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通过这三个因素的评价,可以获得评价行为所需的大部分决定性信息,但这并非全部。

由于信息不对称,评价者往往不能获得行为者真实的动机,全面了解行为过程及结果,这就需要借助其他因素。另外,道德评价是主观行为,还会受到评价者自身因素影响。

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研究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的意义,并对其做出论述。梁尔照从行为动机、效果、环境、评价主体、态度手段角度论述了影响因素[1]。但其忽略了行为者作为行为的实施者,其自身因素对道德评价的影响作用,及动机、评价者、环境这几个因素的分类及完整性。道德评价还需要联系行为者以往的道德行为或以往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其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行为者的态度、人品。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从评价者(他人)的角度出发对行为者行为的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做出理论研究。在寻找影响道德评价的因素时,笔者综合考虑了行为者角度、行为角度、环境角度及评价者角度四个角度,进而展开讨论。

二、事后评价理论模式

对行为的道德性评价,需要考虑行为者、行为、环境及评价者四个方面。其中,行为角度是最主要和决定性的评价角度,其包括动机、过程和结果三个因素。

(一)行为者角度

行为者是行为的主体,行为者的行为会受到自身判断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评价者评价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另外由于动机难以观察和评价,行为者的道德品质将成为评价动机的参考因素。

1.职责范围

如果该行为处于行为者职责范围内,则对其道德性评价的要求也会提高。例如,如果普通市民不去制止偷盗行为,最多会引起人们批评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但对警察来说,抓小偷是其天职,若其不作为,将被视为渎职而不仅仅是谴责了事。

2.一贯性表现

道德品质对评价行为人行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一个一贯行善之人,其将来行善的可能性较大;而一个一贯行恶之人,其行善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当然,这种关系是从概率上而言,并非绝对。而道德品质是人的内在品质,外人无法直接获得最真实的评价信息,但是可以通过其一贯性表现来评价。

3.影响力

人们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道德要求不同。对于公众人物,由于其所处地位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及个人利益不同于普通人,人们会对其有更高的要求,而对普通人的要求则会低一些。如唐骏学历造假与一般社会成员学历造假受到的道德评判是存在差异的。

4.自由度

环境的制约越小,则行为者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事情越容易办到,道德价值越小。当环境的制约性非常强时,就像“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情况,则具有较高的道德价值。就像康德所说的“道德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价值,就是因为它做了那么大的牺牲”。我国古代的孔子和屈原之所以有那么崇高的气节和令人推崇的品格,就在于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所做的努力。

(二)行为角度

1.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Rest将行为者道德决策过程分为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意图及道德行为四阶段[3]。要对行为者做出道德行为的动机有正确的分析,需要反向解构行为者的道德决策过程。

道德认知是行为者对行为存在道德问题的认知水平[3]。行为者对道德情景的认知程度对其道德判断、道德意图和道德行为具有影响作用[4]。对行为者道德认知的评价是动机评价的第一步,行为者道德认知越强,则其承担的道德责任越大;反之亦然。

道德判断是行为者对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做道义评价[3]。对行为者道德判断的评价有助于了解行为者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究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是错误的判断导致的。前者中,行为者一般是可以得到原谅的,所谓不知者无罪;而后者的动机存在问题,当然也就会带来不道德的评价结果。

道德意图是行为者主观上选择什么样的行为[3]。行为意图通常会与行为及结果一致,但是也可能相违背。有时行为者的意图可能不好,但结果却是歪打正着,这时如果仅仅依照结果来评价是不公平且有害的,而应该推断并评价行为者的意图来综合评价行为的道德性质,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2.过程

手段是指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行为者为达到目的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每种手段成分的性质、比例、地位、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都会对手段的道德评价产生影响。

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难以直接测度。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但是通过它们能够反映和体现个体所持有的对某事物的内在态度。

3.结果

结果是指人们行为完成之后所产生的客观后果和结局。结果具有客观性、外在性、现实性的特点,它是动机的最终实现。结果因素包括目的的实现与否、结果的性质两方面。

目的的实现与否,关系到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其动机和目的的善恶而真实地给他人带来相应的善恶结果。如果目的实现,即结果就是行为者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则道德性评价就取决于行为者初始的动机;但如果预期目的没有实现,则评价还需考察其最终的结果。

结果的性质可以根据己方与他方按照损、不损、利三个维度分为损人利己、损人不损己、损人损己等九种情况。Jones关于道德强度中论述提到过后果的严重程度和集中程度[5]。在事后评价中,这些因素也有影响作用[6]。受害者受到的伤害越深,行为越恶劣,反之亦然;相反,受益者受到好处越多,行为越有益,反之亦然。另外,可以进一步探究对他方影响的内部结构:受损者的受损性质、人数比例、构成以及受益者的受损性质、人数比例、构成等情况。这些方面的考虑也会对结果的性质判断产生影响。

(三)环境角度

在历史评价和跨文化评价中,评价者若以自己所处的环境来推测、臆断行为者行为的道德性质,将产生过度推介的恶果。因此应从行为者的角度考虑分析环境因素,以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1.社会环境

在社会环境里,人们普遍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行为者或者评价者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Jones道德强度理论中也提到了社会共识对道德决策的重要作用[5]。社会共识是指多少舆论认为这种行为是善的或者是恶的,社会舆论无形地左右和影响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人们在获得信息不全面、个人意识不强的状态下,社会舆论对其判断的影响更为重大。社会环境中的价值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观、人际观、家庭观、成就观、理想观、尊严观、生活观和爱情观八个方面[7]。

2.行业环境

行业标准及行业习惯是行为者及评价者所在的行业环境。行业标准及行业习惯对在行业内建立统一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形成良性竞争和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违背行业标准和行业习惯,行为者将遭到顾客、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行业协会甚至社会舆论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惩罚。因此,行业环境对行业内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具有约束作用。

3.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氛围(尤其是伦理氛围)、伦理规范等,组织环境对行为者具有影响作用[8]。评价者对行为者做出评价的时候,需要参考行为者行为时所处的组织环境。行为者行为时所在的组织对该行为持认同观点,也可能持反对观点或者观点不鲜明。如果行为者做出了不道德的行为,而组织对其持认同观点,则对行为者承担的道德责任应当适当地分摊给组织。但这不是说行为者完全不负责任,而且当情况严重的时候,组织和行为者都将会受到同样严重的道德谴责,而不是责任分摊。

(四)评价者角度

1.评价者个人理性因素

评价者个人理性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控制点、道德经验、马基雅维利主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在西方道德判断的研究中早有论述。道德发展阶段会影响评价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及标准,控制点等其他因素会影响评价者的判断标准。

2.评价者个人感性因素

一些研究者认识到了直觉和情感的重要作用。Borg等人利用fMRI技术验证了面对时候评价情形时,评价者的大脑反应区域与情感区域相一致[9]。可见直觉及情感对道德评价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

Jones认为行为者与利害关系人的关系会影响其所做出的道德评价[5]。评价者评价时也会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作用,即会受到与行为者或收益/受害者的关系而影响其评价的公正性。

3.评价者环境因素

评价者与行为者可能处于同一环境中,他们的环境因素相同;评价者与行为者也可能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这时如果仅仅考虑行为者所处的环境,对于综合考虑评价者对行为者道德评价影响因素可能是不全面的。评价者与行为者可能处于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节点,这些都会带来环境的差异,不同的环境对其中的成员的道德判断会产生影响作用。因此,需要考虑评价者所处的环境对评价者进行道德评价的影响作用。评价者的环境因素也同样包括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组织环境三个方面。

三、模型假设

综上所述,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为、行为者、环境、评价者四个角度。其中行为角度是最主要和核心的角度,其他角度都是通过这一角度作用的。这四者与道德评价结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梁尔照.道德评价模式新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30-33.

[2] Pintrich P R,Schunk D H.Motivation in 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M].Ea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96:52.

[3] Rest,James R.Moral development: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M].New York:Praeger,1986:224.

[4] Singhapakdi,A.,C.P.Rao and S.J.Vitell.Ethical Decision Making:An Investigation of Services Marketing Professional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5(6):635-644.

[5] Thomas M.Jones.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an issue-contingent model[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2):366-395.

[6] 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7.

[7] 张卫,甄霜菊,胡绮明.广州澳门两地青少年价值观的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101-108.

[8] V ardi,Y.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d Ethical Climates on Misconduct at 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29(4):325-337.

[9] Borg,J.S.,Hynes,C.,Horn,J.V.,Grafton,S.,&Sinnott-Armstrong,W.Consequences,action,and intention as factors in moral judgments:An fMRI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6(18):803-817.

Simpl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Pattern Influencing Moral Evaluation

HUANG Yu-ting

When people are in moral evaluation,they will take into account motivation,process and result,and also the reference actors,environment and its own factors.Based on various disciplines,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ecomposition of moral evaluation,and focuses on building a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system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moral evaluation;motivation;process;result

C934

A

黄宇婷(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伦理。

猜你喜欢
评价者动机角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神奇的角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