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翻译

2012-04-08 21:5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阿基里源语图式理论

许 哲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引 言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的首创者Bartlett 认为图式是“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它是心理学对记忆进行研究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1]图式理论近年来被应用于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各个领域,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经过研究发现,图式理论不仅适用于阅读和听力,而且对翻译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因为阅读、听力和翻译都涉及到对语言文字的解码,都是作者所解码的内容与其先验或记忆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近年来把图式理论与阅读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多,通常研究者们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读者对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的激活程度,以此推想,如果能对图式知识充分激活,那是不是对翻译实践也有指导作用呢?纵观现在的研究,把图式理论运用到翻译当中去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希望能尝试分析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并能把图式翻译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更好地指导翻译教学。

(一)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理论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性理论。它是1781 年由心理学家康德提出的,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其他心理学家也纷纷对“图式”所反映的思想做出各自的论述,有的称它为“脚本”,有的又称为“框架”,还有的则称之为“文本图式”。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Minsky、Rumelhar 和Schank。[2]

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人脑中背景知识或先存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认知框架,人以图式的形式贮存记忆。语言理解是一个动态交互过程,外界输入的新信息同大脑中的“图式”联系起来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解新知识的目的。

(二)翻译过程与图式理论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语言转换,是将源语所表达的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之中。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述至关重要。从图式理论视角出发,对源语的理解就是指充分激发译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即先存知识,对源语文本进行尽可能最为准确的解码,而对目的语的表述也就是指在充分激活译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对目的语进行尽可能全面而准确的再编码,从而能更为有效地激活目的语读者大脑中先存的相关图式,达到交流的目的。[3]简而言之,翻译就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图式转换。

因此,对于一名翻译人员来说,他拥有的图式愈广泛愈丰富,他对源文的理解也就愈容易深入理解。反过来,如果译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背景知识,或过于简单,或其心理图式与文章的信息不吻合时,新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无法沟通,文章对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也是不可理解的,结果也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如“狐狸”这个词在中国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人,如我们常用“狐狸精”来指妖媚的女人。而在西方文化里,fox 还喻指a sexually attractive young person 性感迷人的年轻人,既可指年轻时髦的女郎,也可以指帅小伙。再如,走在美国的大街上,有时我们会看到一辆深红色或黑色的小汽车喷上了这样一句话:I am yellow.有些中国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汉语中,黄色除了表示颜色以外,再就是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在英语中,yellow 除了黄颜色和以煽动读者感情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报纸以外,还常用作俗语,表示懦弱的、卑怯的。另外,随着国际上通用黄色作为出租车的颜色,yellow 这个词又有了出租车的涵义。所以,这里的I am yellow 有两个意思:1.这是出租车;2.我是个胆小的人,请不要吓唬我。[4]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光是理解字面的意思是不够的,他必须具有与源语有关的图式和目标语有关的背景知识即图式,并能激发出来,确保对源语的正确解码,才能做好翻译。

另一方面,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者对源语的解码应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相关图式,尤其是注意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源语与目标语翻译意思不对等,引起歧义。如Sue is a blue stocking,recongnized by home and broad.若把人(Sue)当作蓝袜子(blue stocking)译,那就太离谱了,blue stocking 指有学问的、对于文学诗歌有强烈兴趣的妇女,即“才女、女学者”的意思。再如,He likes American Beauty.意思是“他喜欢美国蔷薇”。如果想当然地译成“美国美人”,那就要闹笑话了。还如,In the company,he is a lady’s man.我们不禁感到困惑,难道英美国家也开始允许一夫多妻了吗?其实不然,lady’s man or ladies’ man 意思是“喜欢与女人交往的男人”。当我们谈到一些笑话不入流、低俗的时候,会说那是黄色笑话,但是英语中用blue joke 来表示,中文里的“眼红”在英文中,用green-eyed 表示。译者只有挖掘词汇的真正涵义,才能使读者正确理解源语所包涵的信息,否则,就导致了信息丢失以致影响翻译的忠实程度。

(三)图式翻译的内容和功能

根据鲁梅哈特的图式理论,图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语言图式指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知识;“语境图式”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在具体情况下,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均可称为语境图式;“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类已经存在的关于先前经验的文化知识模式。[5]这三种图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文字的基础,语境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文化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

(1)“语言图式”与翻译。语言图式对翻译起了一个调整弥补的作用。人们在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时,因为阅历和视野的影响,思维被限定在一定方向和范围内,由图式所提供得背景框架,能帮助人们补充那部分缺失值,有效地理解源语的意思。这种作用在成语翻译当中最为常见。

a.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The heel of Achilles 是这句话的点睛之笔,也是读者理解的障碍。句子译为:缺乏刚毅的品质是他致命的弱点。为什么the heel of Achilles 译为致命的弱点呢?The Heel of Achilles 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 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致命的弱点”这个意思就这么被整理、总结出来了。

b.The Tempest was W.Shakespeare's swan song in 1612.Swan Song 是个古老的成语,最后杰作、绝笔的意思。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Apollo)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他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之神,后世奉他为文艺的保护神。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故常用来比喻文艺。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高歌一曲,其歌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这是它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唱歌。因此,西方各国就用这个典故来比喻某诗人,作家,作曲家临终前的一部杰作,或者是某个演员,歌唱家的最后一次表演。

(2)“语境图式”与翻译。语境图式在翻译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没有语境,就无从谈及意义,无论是源语还是目的语,译者都需要紧扣语境,反复琢磨,准确达意传神。

a.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就总体而言应该是基本对等的。然而,“说到具体的词,如果是脱离上下文的孤立的词,两种语言之间却又很少有对等的关系”。举个简单明显的例子:人人都知道hand 是“手”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I had a hand in drafting the contract.我参与了合同的起草。

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desk, will you?帮我搬一下这张桌子好吗?

We need three more hands. 我们还需要三个人手。

My watch has only two hands.我的表只有两根指针。

He had a bad hand in the game.他拿了一手滥牌。

Many young men asked for her hand when she was only sixteen.她才16 岁就有很多青年人向她求婚。

He writes an extremely good hand.他写得一手好字。

以上七个句子,英文的hand 均不可简单地用汉字“手”来表述。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hand 就是“手”,“手”即是hand,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b.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 也强调说,“一个词的词义随其所在上下文的变化,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意思”。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连贯语句关联,实际上就是一个语境,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正如英语的谚语所言:No context, no text.

After making a short test flight at 4:15 a.m,Bleriot set off half an hour later.His great f light lasted thirty seven minutes.When he landed near Dover, the first person to greet him was a local policeman.布莱里奥在上午4 时15 分作了一简短的试飞,半小时后就启程飞行。布莱里奥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飞行持续了37 分钟,他在多佛附近降落时,第一前来迎接他的是当地一名警察。在上例中,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仅就When he landed near Dover, the first person to greet him was a local policeman 这一个单句来看,land 一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既可译为“登陆”、“上岸”,也可译为“着陆”、“降落”。但是,由于前文的制约关系,land 一词在这里显然是指“降落”。

C.任何语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情景语境因素决定话语的真正意义。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 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此句中,soul mates 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和“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结合当时情景,毫无疑问,前者为本句意义,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政府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3)“文化图式”与翻译。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决定语言的深层语义。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入语词汇空缺等情况,而且译者也常常面临直译还是意译的选择。由于庞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来修饰弥补,处理此类翻译时就必须要对源语和译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源语文本的文化图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其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有助于译语读者的正确理解。

a.He has no mercury in him. 他没有精神或毫无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 最基本的意思,这句话就会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实际上,西方古代哲学家将mercury(水银)视为天地万物的元气,故mercury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神。只有了解了mercury 这一层意思之后,我们才有上述译文。

b.You can not make a Mercury of everyone.非其材不能成器。

这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一句名言。直译出来便是“你不能把任何木材都雕成风神像”。怎么“精神”或“水银”又跟神像有了瓜葛?原来在希腊神话中,Mercury 是风,相传他的神像,必须用黄杨木才能雕成,其他木是不能成功地把风神雕出来的。以上两例是神话传说决定了词的语义取向。

c.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人看到He is married,and has a lioness at home 这个句子很可能理解为“他家有一头母狮”。其实这里的“母狮”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母老虎”。有的人看到He is a wolf 首先会想到“他豺狼成性”。实际上wolf指的是追逐女人的人。

结 语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图式知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翻译既是在使用英语,也是在运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译者应当充分发挥翻译时的主动作用,充实自己的知识、文化等图式,激发大脑中先存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判断、修正,才能真正做好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薛海萍.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9-131.

[2]刘潇,李孝奎.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教育理论版),2007,(5):1-2.

[3]陈惠芬,李群,陈筱莉.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105-108.

[4]陈伟星.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5-118.

[5]陈润兰.文化图式与习语翻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6-117.

猜你喜欢
阿基里源语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阿基与乌龟之原地打转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阿基与乌龟之轻率的结论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