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2-04-09 06:18聂贻凡陈云辉董金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裂孔眼压体位

聂贻凡 陈云辉 董金凤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1],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见。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所以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术者具备熟练高超的技术外,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尤为重要[2]。为总结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临床护理经验,现将我科62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5月我科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19~60岁。行巩膜外垫压,冷凝或加压者38例,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激光光凝加硅油或惰性气体充填术者24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担心失明和术后视力不能提高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因而做好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尤为重要。耐心的心理护理则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治疗效果[3]。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文化程度、理解认知能力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予以关怀、理解和安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信任。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

2.1.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前应该绝对卧床休息,限制头部及眼部活动,保持裂孔处于最低位,减少眼球运动引起眼内玻璃体的液体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对于不同位置的视网膜脱离应采取不同的体位:颞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向患眼侧侧卧位[4],鼻侧视网膜脱离患者则向患眼对侧侧卧位,周边视网膜脱离者也取侧卧位;上方裂孔采用去枕仰卧位,下方裂孔采用半坐卧位,但如果是黄斑区裂孔,则应采取仰卧位,防止视网膜下液向周边流动而扩大脱离的范围。术前对患者进行卧位训练指导,向患者讲解术后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3 术前准备 配合医师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全身情况及专科检查。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应控制在7 mmol/L。教会患者防止咳嗽、打喷嚏的方法,如用舌尖顶压上腭或用手指掐人中,以便配合手术。术前3 d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术前1 d嘱患者洗澡、更衣,做好皮肤清洁卫生。术前当日剪眼睫毛,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检查泪道是否通畅、泪囊有无脓性分泌物、结膜有无充血,清洁消毒眼睑和眼周皮肤。术前1 h充分散瞳以便手术,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镇静剂。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渴望了解手术效果和预后,担心视网膜复位情况和视力恢复程度,术后可能出现眼压升高导致的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会出现烦躁或情绪低落,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安慰患者,满足患者的需要,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2.2.2 体位护理 眼内填充术后的卧位与手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有密切的关系。视网膜脱离术后保持正确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选择卧位的原则是裂孔必须处于高位[5]。由于惰性气体和硅油的比重较水轻,若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或硅油者,护理人员要遵医嘱严格指导和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术后取俯卧位,使气体上浮,促进视网膜功能复位。指导患者俯卧时用软绵枕垫于胸部,头降低20°~30°,将口、鼻、术眼露出,使呼吸道通畅,术眼不受压。在保持俯卧位的前提下训练患者有效地变换体位,保持颜面部与地面平行,如头低坐位、头低站位、行走时低头位、双膝跪式头低位等,1~2次/d,每日强迫体位12~16 h。告知患者保持特殊体位的时间、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并经常巡视病房,予以监督和指导,避免因体位不当或者保持时间不足影响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的发生。

2.2.3 眼部护理 手术当日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次日,敷料打开后,观察术眼有无分泌物、结膜充血情况及眼睑水肿程度。有分泌物者及时用无菌干棉块蘸取生理盐水拭净外眼。术后第1 d开始为患者滴眼药水,告知患者局部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勤洗手,勿用不洁手触碰眼睛,术后2周术眼不能进入不洁水,以免引发感染。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揉搓双眼和碰撞双眼,不能过度摇摆头部,以免视网膜脱离再次发生。

2.2.4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食用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瘦肉、鸡蛋、面条等),多吃新鲜水果(糖尿病患者除外)和蔬菜,禁辛辣、刺激、过硬食物,禁烟酒。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如出现恶心、呕吐,及时给予处理。由于患者术后食欲降低、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患者易出现便秘,指导其适量活动,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麻仁软胶囊缓泻剂及开塞露,避免用力大便导致眼内出血及眼压升高。指导患者避免头部和眼部过度活动,以免视网膜再脱离。

2.2.5 病情观察 重硅油填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高眼压。术后询问患者有无术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高眼压症状,一旦出现高眼压,需立即报告医师,及时给予降眼压处理。

2.2.6 出院指导 做好随访。后续治疗及随访非常重要,出院后应详细交代患者病情及注意事项[6]。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点眼方法、眼药水的储存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预防感染。3~6个月不能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勿碰伤术眼,避免头部震动,以防止术后眼出血和视网膜发生再次脱离。如出现眼前闪光、视物变形、黑影、眼胀眼痛、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7]。

3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本组视网膜复位率达到98.39%,说明加强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保障作用。

4 讨论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因其突然发病,手术复杂,患者心理负担重,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而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在其治疗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术前规范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使部分患者通过激光封闭裂孔而治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眼的视功能[8]。

手术后更要加强护理,按医师的要求指导患者保持特定的体位[9]。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精心的护理,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要求,保证了患者的手术疗效,减少了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拓宽了知识面,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罗 丽,蔡国华.视网膜脱离并发高度近视黄斑白孔2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14.

[2]林国群.舒适护理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9.

[3]卫俊英.玻璃体切除术后体位并发症的相关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5):473 -474.

[4]江林红,彭绍清.56例气体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心理及体位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6,19(4):317.

[5]Yoon YH,Maymor MF.Rapid enhancement of retinal adhesion by laser photocoa gulation[J].Ophthalmology,1998,95:1385 -1388.

[6]汪春归,贺竹宁.独眼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74 -2075.

[7]余桂香,仇艳莉.惰性气体填充术治疗老年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6):32 -34.

[8]李达璟.YAG倍频(532)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J].眼科,2002,12(3):160.

[9]顾金红.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4159 -4160.

猜你喜欢
裂孔眼压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裂孔在黄斑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