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化工实验实训场所的革新与整合

2012-04-18 03:22唐国钢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化工实训

唐国钢,徐 兵,王 凤,栾 丹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化工系,江苏 镇江 212003)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培养,非常适于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很有必要[2]。

化工实验实训场所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重要的教学、实训以及实习场所,它是学校推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3-4]。通过化工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培养动手能力、独立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安全意识。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和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整合资源,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化工专业人才。

1 高职院校化工实验实训场所整合的必然性

1.1 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它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去向与职业特征,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基本搭建了“专业建设与市场对接、课程建设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对化工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资源整合,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设备与技术保障。

1.2 传统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项目与内容,以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存在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操作脱节的现象。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课上的知识点,加深记忆,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然而,验证性实验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验证性实验结果的先知性导致学生的好奇心不足,探究的意识大大减弱,动手能力未得到锻炼。此外,实验任务单一,导致学生间的分工合作意识不强,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分组协作实验中充当观众的角色。整合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1.3 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许多高职院校,实验岗位处于从属地位,以致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如在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主要承担教学任务,实验员则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不涉及教学工作。这样的师资配置,实验指导教师的关注点在教学,对设备、仪器的熟悉程度不高,对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大打折扣。而实验员的关注点在仪器、设备本身,在实验教学中,就会出现断层,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改革现有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师资的配置,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共同担负着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任。二者合二为一,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准确定位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 化工实验实训场所的革新与整合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化工专业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化工实验实训及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化工实验实训场所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仿真、单元操作、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见图1)。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参与化工原理实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中级工考证中一次通过率达95%以上,受到用工单位及实习单位的好评。

图1 “教学做”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2.1 以考证为指引,整合实验实训资源

校内实验室是化工专业进行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阵地”,在实验教学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职责[6]。因此,自2007年起,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加大了化工专业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训室、DCS机房、分析仪器测试中心等实训场所。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依据高职教育目标、专业特色以及学生特点,对校内现有的实训场所进行了资源整合,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化工实训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打破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模式,精选一些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实验项目,详见表1。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化工仿真实训与化工单元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化工设备及单元操作的改进实验中。其中,化工仿真软件采用的是东方仿真化工原理仿真软件与浙江中控化工原理仿真软件,单元操作设备则是浙江中控的设备。实验中的产品可以借助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化工实训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表1 “教学做”一体化化工原理实验一览表

2.2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早在2002年就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7]。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先后与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福仕特集团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将学生的认知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安排到实习基地中完成,真正做到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无缝对接”,为地方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师为兼职教师,结合工厂实际讲授实用技术,并进行实地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教学模式,不仅能满足为地方经济服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化工类专业学生参加分析工、化工总控工、化工CAD等中级工职业技能考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化工总控工考证的考核要求贯穿于整个化工原理实验,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化工总控工考证通过率。近年来,化工总控工考证一次通过率达95%以上,二次通过率为100%。

2.3 加大开放性实验的力度

开放性实验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开放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用工单位的人才需求[8]。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化工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中级工考证等与开放性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参观、观摩等让学生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通过实际设计实验可行性方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放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此外,还可以将开放性实验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等结合起来,加大开放性实验的广度,让实验实训中心真正成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与需要,让他们参与到不同的开放性实验中去,真正的发挥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4 优化师资队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进高素质人才,组织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鼓励他们取得技师证书或考评员证书,真正建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技术与人才保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实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此外,实验师资队伍的阶梯建设还应注重提高实验教师地位和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去。

3 结束语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对化工实验实训场所进行整合与革新,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配置,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及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就业率达100%。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55-356.

[2]毕明生.高职“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职业,2009(14):49-50.

[3]陈裕清,李融,蒋丽芬.化工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2.

[4]王志魁.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5]于孙姆.“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J].福建陶研,2008(2):27-29.

[6]金华仁.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1-64.

[7]薛叙明.高职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Z1):82-84.

[8]王玉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改革[J].职教论坛,2009(17):18-19.

猜你喜欢
教学做化工实训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