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历史名人概览

2012-08-15 00:51
当代贵州 2012年18期
关键词:印江铜仁贵州

铜仁历史名人概览

明清两代,朝廷在西南改司设府后,极大地拓宽了西南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明嘉靖年间,因思南人田秋之功,贵州开始单独设科开闱,使铜仁乃至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自此,铜仁英杰贤才层出不穷。“西台四杰”、“石阡三杰”、杨芳、严寅亮、席正铭、周逸群、旷继勋……个个如璀璨明珠,闪亮铜仁历史。

李渭:黔北学风开创人

李渭,号同野,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等。任官期间,廉洁自守,尊爱百姓。李渭终身以研究、传授理学为己任,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他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无欲”,此外,他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

肖重望:印江教育奠基人

肖重望,字剑斗,印江县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十四年(1586)进士。分河南省陕州阂乡县知县,嗣后调开封府祥符县知县。二十九年(1601)升云南道巡抚。三十一年(1603)擢直隶监察御史。三十六年(1608年)告退回乡。此间,奏请治国安边五件大事:请设湖南偏沅巡抚;请设云南贵州二省总督;请设思南府同知;请设安化县学;请设印江县学。均获准办理,印江自此始设教谕。万历三十七年(1609)召回复职、迁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后在御史署病逝,神宗御赐朝棺厚殓,驰驿归葬。神宗以思南府属地前后出田西麓、李同野、肖重望、敖宗庆等四位著名学士,特敕于京城西街竖一座石坊,额曰:“西台四杰”,以示表彰。

田仰:率兵阻清的兵部尚书

田仰(1590-1651),字百源,今思南人。万历四十年(1612)贵州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二年(1614)登进士。初官山东汶上县令,历官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任浙江温处道佥事,移储广东参议,加太仆寺卿,巡抚四川、洛阳等处,总督漕运军务,进御前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崇祯元年(1628)率部讨伐四川叛党,大获全胜,名声大振。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崩于煤山。同年五月,朱由崧即位于南京,田仰受到重用,官复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十月,清兵入关,田仰领精锐数千人赴宁都阻止清兵南下,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1651年因病卒于京师。

郑逢元:明朝兵部、礼部尚书

郑逢元(1613-1689),字天虞,又字天瑜,法名天问,今贵州玉屏人。明思宗崇祯六年(1633)举人。曾任务川县教谕,湖广衡州府同知、知府,因有政绩,升监军副使,寻加参政,监滇、黔、楚、蜀、粤五省军。南明唐王时晋天虞太仆卿。南明永历年初赴桂林,监督羽林,转太常,后晋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赐尚方宝剑,继又加封为兵部尚书,总督滇、黔、楚、蜀军务。朝庭高官孙可望据黔称王,任意杀戮黎民,郑逢元大义婉劝谏言,并书《王命论》以讽之。永历居滇,特召授为礼部尚书,仍兼兵部,参与机务,永历亡后,削发于云南宝台山为僧。清康熙年间,主纂《平溪卫志》,所著诗文多散失,仅见《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八首。

黄世发:清朝“农学家”

黄世发(1658-1730),字玉书,印江县人。康熙三十六年(1696)中举人。康熙五十年(1711)天大旱,黄世发按照本地山水特点,制作了多种类型的水车,带领民众兴修小型水利,进行抗旱,并改进农田耕作方法。同年被委任为甘肃省肃宁县知县。一到任即以劝农为急务,教民植树造林,发展畜牧,积储肥料;因地制宜地改进农具,先制图式,然后督工制造,亲为试用,先进的则推广,不当的则复改进。雍正三年(1725)县内洪水成灾,适奉假回家省亲,朝廷委以就地勘报灾情。因途中受阻,抵印后又必亲自下乡调查,故延误了勘报日期,被朝廷解职,从此在家乡开垦荒地,种植桑麻,钻研农艺。雍正五年(1727),朝廷查明勘误真相,恢复其职,擢升河北直隶省营田观察使,便以农田水利广泛劝教。雍正八年(1730),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河北。

徐如澍:参编《四库全书》

徐如澍(1752-1833),字洵南,号雨凡、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四十年(1775)进士。初任武英殿四库馆分校,编修,参编《四库全书》。四十四年(1779)任四川乡试副考官、三通馆纂修。五十一年(1786)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又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沂州府知府、河南、广东道员。嘉庆四年(1799),任会试同考官,再任京畿、户科、工科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实录馆总校,顺天府府承兼提督学政,鸿胪寺卿,通政使司副使等职。十五年(1810)回籍,受聘主讲贵阳贵山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病逝。喜作诗歌、工书画,著《宝砚山房诗集》二十卷、《文集》十卷、《随笔杂记》二卷及《续修铜仁府志》若干卷。

杨芳:抗英名将

杨芳(1770-1846),字诚村,贵州松桃人。10岁入私塾,16岁应乡试,后投笔从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先后封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官至提督。乾隆六十年(1795)至嘉庆十九年(1814),多次参加镇压义军起义,先后任“后营参将”、“太协副将”、“镇总兵”等职。1815年至1825年,先后担任甘肃、直隶、湖南、固原提督。道光七年(1827),奉命率兵平息新疆叛乱,并生擒叛乱首领张格尔。因功绩突出,获准在紫禁城内骑马,被誉为“一时名将之冠”。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奉命主持广州战事,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打了两次胜仗,击毙英军200余人。1843年,获准还乡,1846年病逝。

成世瑄:两江总督 勤政楷模

成世瑄(1790-1842),清朝石阡府人,字师薛,号琨圃,亦号兰生。嘉庆九年(1804)府试第一名,院试考取生员,旋补廪生。嘉庆十八年(1813)选拔贡并乡试中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赴京会试,中第14名进士,入翰林院进修为庶吉士。与同科考中进士的张海澜、徐培琛一起被嘉庆皇帝称为贵州“石阡三杰”。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翰林院编修,供职司空署。道光二十年(1840)任江宁(今南京)布政使司,当时正值鸦片战争暴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定海,两江总督裕谦御敌阵亡,由成世瑄署理两江总督。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犯吴淞口和镇江等地,成世瑄力主抗英,并积极组织抗英斗争。因军务紧急,用度浩繁,又遇江淮洪水泛滥,无数灾民须筹措赈济,诸事纷至沓来,数月之间,每日咯血数次,仍不偷安调息。道光二十二年(1842),力尽身颓,忧劳卒于任所。善文辞、工书、能画,有《西湖监影图》留世。

严寅亮:题匾“颐和园”

严寅亮(1854-1933),名碧承,字剩庵,号弼岑,印江县人,又名“阳坡山民”、“武陵居士”,清末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授四川修补知县,次年旅京,入学国子监。光绪二十三年(1897)主讲贵阳正本书院,次年主讲铜仁铜江书院。二十九年(1903)曾在北京书“颐和园”匾额,并于园内一应楼台亭阁共写匾额十六方,楹联二十四副,为慈禧太后赏识。一生书法墨迹较多,如成都“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广州“中山公园”,贵州黔灵山“麒麟洞”、修文“阳明洞”等,与善于篆刻及国画墨竹的鄢师竹、善画螃蟹的龚延团一起被称为“黔东三绝”。光绪三十二年(1907)被任命为知县,加同知衔,分发四川。辛亥革命后,返回印江,创办正基初级小学,次年任龙里知县,一年后辞官,专心于教育。曾任教于省立贵阳师范学校、贵州国学讲习所、贵阳女子师范学校等,讲授国文、习字等课程。

席正铭:孙中山的亲密战友

席正铭(1884-1920),沿河县人。1907年考入贵州陆军小学堂,在校期间组织成立“历史研究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升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同年6月在于佑任、宋教仁的帮助下,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学生代表参与辛亥革命起义的策划工作。起义成功后,先后任湖北都督府参军、贵州宣抚使、留都督府襄赞。中华民国建立后,任职陆军部。1914年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先后担任中华革命党贵州支部长、贵州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中将参军等职。1915年被推举为中国留日陆军同学会总会长。后奉孙中山之命返回京、津等地,开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兵运活动。不久,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将参军。1919年受任黔军总司令。1920年在上任途中被谋害。孙中山听闻噩耗后痛惜不已,亲笔题词:“席正铭烈士”。黄兴题词:“男儿的一代英雄!”

周逸群:革命先驱 铜仁骄子

周逸群(1896-1931),字立凤,铜仁县城关镇人。1919年赴日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1924年赴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北伐战争时,任贺龙部队的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二十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1928年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参与领导荆江暴动。接着发动了湘鄂边武装起义。同年5月,转赴湖北沙市,重组遭敌破坏的中共鄂西特委,担任特委书记,领导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创建并领导了驰名中外的洪湖赤卫队。1930年7月,红二军建立后,周逸群任军团政委和党的前委书记,从此,洪湖苏区与湘鄂边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9月,改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5月,在视察华容县的工作途中遭敌伏击,不幸壮烈牺牲。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旷继勋:红军名将 “双百”英雄

旷继勋(1897-1933),原名大勋,号集成,思南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洪湖、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任总指挥。1929年赴上海,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直接参加了惩治流氓黄金荣和叛徒、特务白鑫的行动。1929年冬,到湖北进行兵运工作。1930年1月,在湖北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并任军长,后与贺龙、周逸群在湖北公安县会师,组建了红二军团。先后担任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军长,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2年冬任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此间直接参与和领导了第一、二次反围剿战斗,创造了很多著名战例。后由于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路线,1933年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通江县洪口场。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责任编辑/彭美玉)

猜你喜欢
印江铜仁贵州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贵州,有多美
诗书画苑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
书法为媒 打响品牌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