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田秋

2012-08-15 00:51汪育江汪汉华
当代贵州 2012年18期
关键词:乡试巡抚大户

文 Ⅰ汪育江 汪汉华

历史深处的田秋

文 Ⅰ汪育江 汪汉华

田秋一生,办了很多大事,其中以开发贵州文教为最有功劳。他在朝廷做谏官期间,以他亲赴昆明应试之苦,耳闻目睹贵州学子远赴昆明应试之辛劳向皇帝上《开发贤科以宏文教疏》。疏中生动地叙述了学子们起赴云南应试文种种困苦;“有家贫川资不敷者,有幼弱而不能徒行者,有不辛劳而返于途中者,至于长跋涉中冒瘴毒而病于途中者往往有之……”。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首科乡试,从此贵州省有了自己的乡试科场。

田秋为庆贺贵州有了自已的乡试孝科场,鼓励学子上进,为所有考生义买了首科考卷。之后,田秋为了发展贵州教育,培育贵州人才,从长计利,结合贵州山区人民多贫困的实际,他率先拿出一笔钱,并倡导士绅共同捐买了卷田。免除了应试贫困学子缺钱买卷之忧。故贵州乡试自明嘉靖十六年首科至清末废出科举制度,长达360余年,贵州应试学子从不自买试卷。

田秋在做四川做提刑按察使期间,因天灾发生饥荒,当时四川巡抚听其大户所言,说什么有灾必有乱,有乱必治乱,治乱必用兵,用兵必有粮为由,将大户粮食仓储查封。灾民借贷无门,怨声沸腾。灾民扶老携幼逃荒者,街头路边昏倒者到处可见。田秋毅然向巡抚提出开仓救民。巡抚执拗不许。田秋果断地对巡抚说;“古有奉命者便宜行事,矧我守土官乎。”为了百姓生存,一面下令揭下封皮,一面说服大户开仓,灾民有序借贷,大户慨然从之。田秋这一壮举,既保了灾民全活,又保了地方安定,士民歌颂于道,也是田秋为官爱民的一范例。

在京做谏官时,朝廷要在京郊重建一宏大的天地坛,这涉及到迁村移寨,掘冢易灵,老幼闻之,哭泣不休。田秋闻讯而至,目睹现状,其心难忍。为解除百姓苦痛,于是上疏皇帝,其由,京都本有天地坛,何虽再建,建坛本欲天地之享,天人之合,强迁村寨,轾发枯骨,活人不安,死人不宁。如以惨滁,反伤天人之和。皇帝认为田秋说得有理,于是下旨停建。这是田秋为民做的又一件好事。

(作者单位:思南乌江博物馆 责任编辑/霍庆涛)

猜你喜欢
乡试巡抚大户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一字一师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船祸
陈县令拍错马屁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总督与巡抚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