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比较·转型——《政党伦理研究》述评

2012-08-15 00:47郭智勇
关键词:执政党现代性政党

郭智勇

(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现代性·比较·转型
——《政党伦理研究》述评

郭智勇

(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中国现代化富有个性特质的历史进程及其形成的政党结构,在全球化渐入人心的今天,不断引起来自异域文化的诸多兴趣与关注,因而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现代性转型,更多地具有了域外气象,为政之善与执政合理性等伦理之思,开始受到学界重视,“政治良好的社会秩序”(罗尔斯语)与权力之善的积极意义,是当代中国社会深度转型的迫切需要,政党伦理的双重回归是政党政治的应然选择。王锋新作《政党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的诞生契合了这一需要。王锋博士执著于政党伦理研究,远赴海外,查阅大量文献,以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为观照,立足中国传统与现实,在尊重前贤基础上,勇于探究学理,已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其专著《政党伦理研究》即是其长期持之以恒的研究与总结,其中征引中外文献丰富,资料详尽,结构井然,品之新见自呈,确有独到。而其中的问题意识,无疑使该书平添了更多浓烈的时代感、历史感。

该书以现代性为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剖析了政党伦理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客观反思西方政党政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进路,深入考察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以寻求和确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理性的中国元素及其未来走向的历史必然。该书凡三章辅以引言、结语计22万字,体例简洁,既注重比较研究,又突出历史变化,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反思和探析当代中国执政党面临的道德难题及其消解:引言从部分与整体、精英与大众、理想与现实三个维度提出了政党在现代性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困境;第一章讨论现代性社会中的政党及其伦理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共性存在,并指出不同民族国家政党伦理的多元化存在;第二章研究分析西方政党伦理的宪政根基及其为政之德,凸显政党与公民、政党与公民社会、政党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之治;第三章讨论当代中国语境下,执政党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特殊地位,指出中国共产党面临道义性担当与现代化的双重挑战,执政党在宽容与取舍之间面临难以回避的道德难题;结语阐述了中西方立党之“道”与为政之“德”的根本性差异,唯有公域、私域相分离,恪守执政界域,在公民社会中完善执政的道德自觉,方能实现执政的价值超越。《政党伦理研究》一书以问题为引领,以现代性为探讨的基点,思路清晰,富有开拓意识,给当代政党伦理研究带来了清新的学术气息。

一、现代性

随着罗兹曼的《中国现代化》、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等著作传入,学界对以现代性为主题的中国社会诸问题领域的研究,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孜孜以求探寻“中国道路”,此后对这一问题的热情连续兴盛十多载,成果蔚然。从马克思的哲学视角解读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研究取向异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现代性研究,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化、传统与现代转型等问题的价值路径。

《政党伦理研究》一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现代性视角关注执政党的伦理建设,切入到了政党政治的核心问题——合法性问题,合乎法律制度的规定与合乎道德的追求,常常陷入现代性的困境。现代性是一个充满歧义并且不断催生歧义的变化过程,它是一种历史的延续,“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这将现代性与一个时间段和一个最初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它的那些主要特征却还仍然在黑暗之中藏而不露”。[1]即便如此,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个体理性构成了现代性基本要素。[2]作者认为,“作为现代性事件的政党,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与完善,政党日益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3]在作者看来,民主政治是人之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之本质的复杂性蕴含着人性善恶,故而存于政治生活中的政党与道德不可分离。[4]

现代性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也是政治生活的巨大变革。作者引入现代性的分析思路,通过对现代性社会中的政党善恶取向的分析,感慨良多。政党并不必然就是善的,政党之善仅是一种可能性,由可能走向现实就要对恶之两种可能进行限制,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目的证明手段从而不择手段。[5]作者的论述旨在阐明,现代性社会因其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承的不同,为政之“道”与立党之“德”,可以也应当有多种选择。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认为,国家是理念化的存在,是其绝对精神的外化,但现实中的国家却是个别的、特殊的存在,每一个民族国家所处的环境、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决定了国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路径,认为现代性社会民族国家的政党伦理应当有不同的样式和形态。

二、比较中的理性

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政治合理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并演绎为一种现代性困惑,这一困惑既有与传统的纠结,也有来自异域文化比较的差异。比较有助于辨明主题,有益于借鉴。作者以深化认识为主题,阐明了西方社会的政党伦理主要体现为为政之“德”,即政党如何实现良好的治理,并从政党与公民、政党与公民社会、政党与国家权力等方面,具体剖析以为借镜。

作者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现代性论域中,对西方社会政党进行了深入的解构。西方政党既出身于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统一的中介,随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党日渐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作者从李普塞特的政党工具论角度,分析西方政党在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方面,常常不能避免“部分”与“整体”的紧张和冲突,深刻揭示了作为公民自组织的西方政党,在“部分”与“最大多数人”利益表达上的紧张难以调和,因而,政党间的角色互换成为经常。作者据此予以提示,在现代性西方社会中,政党的支持者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获得多数支持的多数是一个变化的多数,如果政党不能切实履行其政治承诺,无法顾及某些社会群体的利益,而又不允许其他利益沟通渠道的存在,那么就意味着该政党将会失去这些社会群体的支持,为其他政党执掌国家公共权力留下了空间。[6]作者以此展开对西方政党伦理的反思,似有所指,寓意深刻。以有效的方式化解利益诉求的矛盾与冲突,以互竞与合作来协调现代性社会中的政党伦理,是表达社会利益选择的合理方式,无疑有益于民族和睦与社会团结。

从公共论域探讨执政党与国家的伦理关系,是作者对西方现代性社会政党伦理解析的精心安排。我们在考量执政党与国家的伦理关系的时候,尤其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西方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比之社会主义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没有导致人们通常认为的党政不分、政党干政的现象。其中的因由在于西方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有各自的运作逻辑,执政党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国家权力施加影响,但不能改变二者间的法理关系。作者以前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经验以为例证,在苏联模式中,党直接掌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并凌驾于社会之上,这就违背了西方社会自然演进形成的社会-政党-国家三者之间应有的逻辑关系。政党高居于国家、社会之上,政党由国家、社会之间紧张关系消解的中介,变为政党与社会、国家的对峙关系,引发人们对国家根本制度的不满,最终引发对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危机。[7]书中对西方现代性社会执政党与国家伦理关系的清晰梳理,对当代中国的现实观照,具有积极影响。

三、转型

该书对当代中国政党伦理的探讨其实是在执政党的语境下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获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与时俱进,实现转型,是执政党伦理建设讨论的中心话语。作者将当代中国执政党伦理的认知,放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的发展变化历程中,做连续而不间断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结合前述之西方现代性社会的比较,认为政党伦理的话语应当由革命转向经济,实现向经济伦理的转型。[8]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权力以后,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来获得和增强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因而,中西方社会面临同样的选择,共产党也要随着政党地位的变化,立足公共性,在由革命道德走向经济伦理转型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实现由“部分”向“整体”的转型。这样现代性社会的效率问题浮出水面,然而,效率仅是一种工具性价值,它应当受到公平正义的限制才有“意义”。因此,“我们最终被迫根据政治价值尺度和社会秩序调节纯粹效率概念”。[9]以效率取代其他价值追求,不仅导致公共性本质的缺失,可能更会引发执政的合法性危机。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政党伦理的转型应当回归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上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可以匡正公共效率的价值缺陷,更是对以往历史上其他政治文明的超越。“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倡导和确立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使社会主义政治真正有可能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民主政治模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价值取向上,反映了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愿望”。[10]政治文明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思维的转型,这是一种道德自觉,有了这样的自觉,对西方现代性社会形成的政治文明的借鉴与超越,势将内化为一种必然。

本书尤其关注,现代性社会的多元化特质与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的凸显,导致现代社会利益群体格局不断出新,共产党执政的道义性担当与现实多元利益的融合,成为执政伦理转型的重大课题。作者认为,应当以包容的心态扩大群众基础,而不是增大对立面,这既是现代性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共产党道义性担当的应然选择。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合理调节先富与后富的利益关系,科学发展,共享改革成果,应当成为共产党执政的道德责任。

共产党执政的使命感、道义性担当与现代性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是执政党无法回避的道德难题。一元与多元、宽容与纯洁、多样化的生活意义与政治理想,是塑造政治公民还是培养市民精神,执政党面对现代性社会乃至后现代的凡此等等,如何实现共产党执政伦理转型,这是作者未尽的话题,极富意义,为政党伦理研究的进一步拓展,留下了思想的空间。

四、结语

现代性范式立基于西方社会,以此展开分析论证,难免有套用西方价值标准之嫌,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容易消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特殊性、民族性,疏于对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历程的具体分析,从而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公正性。作者以“我”为主,很好地规避了这一迷障,全书以现代性社会的变化贯彻其中,跳出西方现代性话语世界,以问题意识洞察和求解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道德难题,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对尚处于“平原”阶段的我国政党伦理研究,是一个丰富和发展。作者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道德自觉与力推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予以并重,体现了作者在现代性视野下,对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其可为的发展前景的无限期盼,展现了研究的现实性与前瞻性。该书以现代性为分析框架,深刻揭示了政党伦理构建的内在逻辑。这一分析架构,不仅对政党伦理转型研究富有建设意义,而且拓宽了政党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视野,对化解执政党道义性担当与公民社会关系进行了理性剖析,是为政党伦理研究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之一。

政党伦理研究涉及因素较多,头绪繁杂,其中诸多关系,可能由于篇幅有限,某些方面的论证有些不足或遗漏。但是,作为国内对政党伦理研究少有的创新力作,该书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1.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306.

[3][4][5][6][7][8]王锋:《政党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13;40-41;50;78;90-91;129-130.

[9]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 韩春立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69.

[10]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6-27

2011-02-10

本文为教育部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权利制约与干群矛盾化解研究”(11YJA710057)、江苏省规划基金项目“公共权力制约与解决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研究”(项目号10DJB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郭智勇(1965-),男,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东南大学伦理所博士生,主要从事伦理学、政治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执政党现代性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