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利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广东湛江524032)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论研究
柯利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广东湛江524032)
科学的方法是推进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必然与发达地区有所区别。欠发达地区既要正视经济转型中的现实,坚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又要遵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系统分析、创新思维和以人为本等的科学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始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法论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攻坚战。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转型较慢、产业结构升级较难等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也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从经济视域论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文章汗牛充栋,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文章较少,本文试图从方法论意义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加以分析。
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推进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国的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为了避免少走弯路,在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哪些困难、推进的突破口在哪里等,这些都要求改造我们的思维模式,既要正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现实,理清我们转变的思路,又要遵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系统分析、创新思维以及以人为本等的科学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始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有:
(一)求真务实的方法
求真务实的方法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真实、全面的了解和清醒、准确的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上的统一。求真务实的方法要求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把握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探寻与尊重当地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继续解放思想,坚定转变的决心,又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探索本地可行的模式。如果在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哄而上,一味盲从,生搬硬套,必然适得其反,不仅会回到转变的原点,而且还会明显减慢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发展进程,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第一产业偏高,而第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实际问题,欠发达地区GDP总量偏小、人均收入偏少、发展相对滞后,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民生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需要化解。如果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不仅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当地政府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仅仅依靠上级财政有限的转移支付来保运转、保民生,没有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作保障,缺乏自主投资支持,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所以欠发达地区,必须把保民生、保运转,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运用求真务实的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倾斜的区域性优惠政策、相对较少的需要转变和改造成本等优势,要把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作为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主要指标,正确处理经济平稳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力争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推动经济增长相平衡。
(二)与时俱进的方法
与时俱进的方法,就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思考新问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克服故步自封,使我们的理论、思维、认识和方法手段都要在大胆探索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既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战略格局发展变化的大势。谋求绿色转型,走低碳经济之路,倡导绿色消费,这是许多国家面对金融危机后做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提出要“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而深远。虽然“环境技术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形式进行控制和垄断”[1],发达国家通过掌握核心技术重新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但低碳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正确方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文化生活方式,变革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人文价值理念和道德伦理方式,反思人类经济技术发展价值取向和人类思维方式,无疑都是把握了时代特征。“我们认识到,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2]
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大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要用发展变化的观念来看待低碳发展,必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把寻求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当成一种文化使命和价值追求,以便更好地促进欠发达地区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三)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要求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事物,追求系统整体的最佳性能,统筹各个要素的发展,以达到社会整个有机体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均衡性、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必须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侧重抑制地区发展差距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四大板块”即东部率先、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为主要载体。根据系统分析的方法,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土地节约、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施“双转移”战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带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虽然在经济增速上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区域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欠发达地区要借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推动本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破解区域经济薄弱这一瓶颈,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地经济的良性互动,补长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区经济的“短板”。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运用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系统分析方法,理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系,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缩小贫富差距,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各种具体困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挖掘各种创新潜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四)创新思维的方法
创新思维的方法,就是从多种角度进行超常性思维,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和手段,提出新思想、新假设、新见解和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思维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世界上社会主义遇到的挫折进行了深刻反思后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4]。邓小平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不发达,究其原因,当然有着其地理、气候、交通、历史等原因,但体制环境、执政理念、价值观念、科技创新等软投入落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思维创新。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就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要有新突破。由于“企业创新能力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5],必须全面启动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工程。要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回落的“磨合”期,深入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需要着手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僵化的思维模式,既要从发达地区吸收新观念,又要消除自身存在的旧观念,防控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发展政策的扭曲,对民营经济以及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给普通民众的创业、就业提供宽阔的市场空间和坚强的政策后盾。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通过欠发达地区思维以及制度创新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以人为本的方法
以人为本的方法,就是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手段中,把人的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强调人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他手段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阐明,为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目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6],马克思强调人力资源不应像不变资本一样在经济发展中被贬损,而应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益和壮大。在人类整个生产链条中,只有当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再生产,在数量上相互搭配,在质量上相互适应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把社会经济动力主体、从而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发生与处理归结到人类自身来进行解释,并从自身寻找问题的解;而且表明了对于真正人类自身需要满足和价值的注重,对异化的物本主义思想的扬弃”[7]。如果说过去人的需求向度还比较简单的话,那么,现阶段人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升级性、公平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更应注重以人为本。不仅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而且要共享政治成果、文化成果、社会成果以及生态成果。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变成创造人民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的同步提升。
欠发达地区只有把思想方法搞正确,才能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有过河的“桥”,才能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欠发达地区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仅要看GDP,更要看是否优化经济结构、是否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扩大就业规模、是否合理分配收入、是否改善人民生活、是否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否保护生态环境、是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欠发达地区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尽快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来,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先机,为科学发展、后发崛起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可靠保证。
[1]郑书前.论我国环境技术转移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其克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5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5]熊英,施璟.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0.
[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442.
[责任编辑:王咏梅]
B026
A
1008-8520(2012)05-0010-03
2012-06-15
柯利(1967-),男,广东湛江人,讲师,硕士。
·哲学与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