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以浙江省慈溪市巷城初级中学为例

2012-09-11 12:50李小红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投篮篮球教学法

李小红

(浙江省慈溪市巷城初级中学,浙江 慈溪 315324)

初中篮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以浙江省慈溪市巷城初级中学为例

李小红

(浙江省慈溪市巷城初级中学,浙江 慈溪 315324)

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对比试验法、课题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显示,比赛教学法对提高教师篮球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练习参与度都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文章又提出了4点运用建议。

初中;篮球;比赛教学法;课堂教学

1 前 言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了能使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能,多次、反复的练习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其结果会导致学生枯燥和单调心理的产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体育教师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实践的验证,认为比赛教学法在激发学生课堂练习参与度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还存在着因地、因人、因时、因内容等因素而变化性运用问题,笔者以所在学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比赛教学发的经验总结,旨在与同行们交流与共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初中篮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比赛教学法的相关文献,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献篇作为主要参考文献,通过阅读、比较与分析对比赛教学法的定义、分类、作用、实施过程、注意事项等进行研究。

2.2.2 对比教学试验法 随即抽取浙江省慈溪市巷城初级中学初一2个班,94名学生;初二年级2个班级,91人;初三2个班级,95人,共计280人,分别设置为试验班和对照班。通过同一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加以验证其优劣。本实验选择了投篮和运球上篮两个内容作为教学内容,6课时(各3课时)。

2.2.3 课堂观察法 利用课堂观察并进行相关量表的完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比赛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优缺点。

2.2.4 问卷调查法 对试验前后的对照班和试验班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等方向的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教学的相关综述

毛振明教授将体育教法界定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由表1看出看出,我们这里所要介绍的比赛教学法,应归属于表中所列的第四种类范畴。这里我们说的比赛教学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按照统一的比赛规则,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比赛骄教学法的特点上,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竞争性和激发性,即在比赛的环境中使自身处于精神高度集中与紧张状态下,参与度最大化的被激发。比赛教学法的设计原理来自运动生理学原理,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最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其原理要从神经学加以解释,即大脑在良性兴奋状态下有利于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通路形成。我们在篮球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赛教学法,恰恰是能起到提高兴奋性,使大脑达到良性兴奋状态。相关研究认为比较适合在篮球教学中进行比赛的内容和形式有篮球运球比快、篮球传球比快、篮球运球次数比赛、篮球投篮比多、篮球传球比多、篮球传球比准、投篮比准等。

表1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表2 试验前后学生调查表

3.2 试验前后学生态度、成绩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比赛教学法在试验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于对照班,在课堂参与度、学习效果上都效果明显。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是比赛教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起到了作用。由于比赛法通过比赛的竞争氛围促使了学生参与欲的提高,通过竞争提高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加强了合作的机会。从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来看,试验班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表情轻松,过程中叶充满了欢笑。而对照班却表现出不情愿、厌烦的情绪,教师要强制性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比赛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有帮助 实践证明,采用比赛形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执行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我们知道,在学习篮球过程中有没有积极性对篮球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比赛教学的运用,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的调动过程中也轻松了许多,被迫性或强迫性明显下降,师生间的对立也大大下降,其结果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4.1.2 比赛教学法对学生练习效率提高有促进作用 通过教学的验证,在篮球教学中运用比赛教学法对于学生练习效率提高大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篮球的基本动作技术掌握、对基本动作理解等。例如,我们在篮球运作的练习中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总想去投篮、打比赛,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运球比快的比赛,在比赛中设置障碍物,锻炼学生运球时对球的掌控能力。还可以让别的学生在途中进行断球,以增加学生运球过程中护球的能力。而运球能力在这些比赛中快速的被学生掌握。在篮球投篮比赛中教师可在旁进行现场指导,指出学生投篮动作中不到位的情况,以便学生迅速掌握投篮技术。

4.1.3 比赛教学法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有催化作用 自信心是学生参与知识技能学习和实践内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叶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而畏惧练习或者躲避练习。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最终会导致学生厌学的产生,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它同学,形成负面的影响。体育是一门身体参与练习为主的学科,因此一些技术掌握不得不通过实践得以掌握。如果能通过成功的快攻跑篮、投篮、盖帽、防守等,便会大大催生学生的自信心。比赛教法中教师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比赛,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大有帮助,如设计不同距离的罚球比赛。

4.1.4 比赛教学法对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效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工作效率对于体育老师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其面对的教学班级和学生相对于其它学科的老师都是非常大的。一个工作效率低的体育教师,往往就会产生工作压力大、整日忙忙碌碌,工作中也是无章法无职业幸福而言。但通过篮球比赛教学法的合理、有效的运用,不仅可以提供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工作效率提高也大有帮助。比赛法可以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激励策略,它的用处大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如何利用。

4.2 应用建议

4.2.1 合理分配,有效组织 在运用比赛教学法时,要注意课堂时间上的分配,不能全节课都运用此教学法。合理地运用方法是在运用比赛教学的同时要穿插一定时间的其他内容,如身体基本素质的练习。比赛教学法的运用时间比例上,笔者的经验是大约占据一节课的30%时间,60%时间进行比赛教学,最后10%为素质练习。这种比例的时间分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掌握,同时也能有效地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组织篮球比赛法的过程中要坚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设置原则,必要时可以利用体育骨干协助体育老师加以完成。

4.2.2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在运用比赛教学法时,我们教师要做的知己知彼。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对比赛法的实施价值给予最大化。所谓知己知彼,就是教师要对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等有一个详细的掌握。首先,在教材上我们要掌握其重点、难点是什么,怎样选择教学法加以解决。其次,在学的方面,教师要知道这些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技能掌握状况,并且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大方向是什么。这样我们根据这些掌握的信息数据,就可以选择何种比赛教学形式,设置比赛教学的评判标准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当然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就可以实现的,关键的要素就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4.2.3 分层设标,人人参与 所谓分层设标,就是对比赛评判标准给予不同层次的设定,这样有利于体现公平性。例如,一个投篮已经很准的学生和一个刚刚学会投篮的比赛,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对其达成目标适当进行调整,那么就会有效的化解这个问题了。例如,投篮距离的不同设置、分值大小的不同等。人人参与,是我们追求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目录。我的教学就是希望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教师才可以大展才华,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运用篮球比赛教学法时,教师通过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划定,激发了其参与的信心和热情,可以实现人人参与的目的。

4.2.4 突破传统,以变应变 教育学中有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观点,笔者非常赞同。比赛教学法虽然好,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起到作用或者说效果明显。它也有实用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打破“一法万能”的思维模式。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比赛教学法的运用时机的问题,之前已经论述,就不在重复。与其同时,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变化的个体。不同班级在比赛方法上也要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比赛规则,只有这样我们的比赛法才具有活力。因此,要做到以变应变。

4.2.5 重在坚持,勤总善交 一种教学法的成功运用,不是拿过来就可以立竿见影,它需要运用者积累必要的经验。比赛教学也同样,不能引起组织简单就可以对其放松,要想真正地使其发挥所特有的激励功能,还需要对其下一定的功夫。笔者认为,坚持和总结交流时其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失败,关键看我们能否坚持下去,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运用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参加的现象。如果,因此一时的问题,我们放弃了,那么我只能停留在教学的初级层面上,更深层次的我们没有实现。勤总善交,就是要勤于总结,善于交流。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感慨、想法,这时我们要给以总结。有了总结,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平台进行交流,得到其他人的指导和建议,这样我们自身才能成长的更好更快。

[ 1 ] 毛振明,于素梅. 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2 ] 杨波,江志英.浅谈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5).

[ 3 ]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4 ] 袁丽英 .论体育教学过程[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 5 ]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6 ]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7 ]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G807

A

1674-151X(2012)05-06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28

投稿日期:2012-03-22

李小红(1972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投篮篮球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投篮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今天你投篮了吗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