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莒县模式”——山东省莒县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工作侧记

2012-09-19 02:45本刊通讯员董世友
财政监督 2012年23期
关键词:莒县统一标准化

本刊通讯员 董世友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110万。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创新实施,全县财政整体实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地方财政收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生财有道,增强了我们的财政实力;理财有方,才能保证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效益。”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会议上如是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正是为提高全县财政财务整体管理水平而推行的。近几年来,莒县财政局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积极探索推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打造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莒县模式”。

“三定六统一”的“莒县模式”

财政是保运转的基础,对财务管理工作,莒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莒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执行不严格、支出随意性较大、资产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财政资金效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规范,使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单位财务工作的执行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尤为必要。基于这样一种想法,莒县财政局提出了推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实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三定六统一”。

“三定”,即定模式、定标准、定考核。针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分为自行核算单位、部门内部财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单位三种财务核算模式。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标准化考核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基础工作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及人员管理、财务收支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非税收入及票据管理以及财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行为标准、程序标准和质量标准予以明确。此外,还制定了规范的考核评价办法,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起操作性强、规范统一、科学高效的行为标准和评价机制。

“六统一”即统一财务机构及人员管理、统一财务收支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管理、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统一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统一财务制度建设。统一财务机构及人员管理,即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会计岗位设置标准及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并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实行财政部门备案制度;统一财务收支管理标准,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收支标准及资金拨付程序,强化货币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及往来款项管理,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统一会计核算管理,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簿、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规定会计凭证必须合法有效、入账及时、程序规范、粘贴整齐,并对会计报告、会计档案管理提出明确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标准;统一固定资产管理,即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审批制度,明确收支、处置程序,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统一财政票据使用管理,即进一步明确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对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验旧购新”制度,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票据登记、管理、使用、审验制度,严格领购、使用、结存和核销手续;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即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标准化模本,规定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试点先行 分步推进

“三定六统一”的管理模式确定之后,在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如何具体操作是关键。考虑到县直行政事业单位数量多、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平衡等实际情况,莒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遵循“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分步推进、全面规范”的原则分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初,召开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及培训会议,对推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试点运行。2010年下半年,选取了教育局、人口计生局等财务管理基础好、财务人员业务水平高的部分单位开展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试点。根据财务标准化工作要求,对试点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并进行考核验收。2011年3月,在教育局召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现场会,会上试点单位推广财务标准化管理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为全面推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批推进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各单位根据财务管理标准化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对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全面规范。

第四阶段:考核评价。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检查验收与组织按照“实施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对各批次财务标准化管理实施单位,由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县财政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组织对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达不到财务标准化管理要求的,递延至下一批次。并根据考核验收情况,进一步完善财务标准化相关制度,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

财务监管全覆盖

与预定目标一样,经过几年的运行,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工作已经显现出了良好成效。

如今,通过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标准化管理,对县直集中核算单位实现了财政集中核算监管;对部门内部集中核算单位实现了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双重监管;对自行核算单位,实行财务会审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县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纳入财务监管范围,覆盖全面,财政与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外部监督与内部制约相互补充的财务监管体系已经建立。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把制度作为一把尺子,经常拿出来量一量,防止管理工作出现偏差。”按照县委领导的要求,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活动都进行了整合细化,制定出统一的行为标准、程序标准和质量标准,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财务标准化涵盖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单位财务管理的标杆,使各单位对财务行为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从而及时修正财务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做到了机构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流程更加科学、核算更加规范。

此外,规范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也已建立。通过实施财务标准化,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进行考核评价,一方面便于财政部门全面掌握各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建立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考核,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了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性,规范了单位收支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莒县统一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莒县红色文化调查报告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统一数量再比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