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珠的生产工艺

2012-10-20 03:42苏桂云陈维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驴皮正品阿胶

文◎苏桂云 陈维军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选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但以驴皮为佳。现代以牛皮胶单列为一种药材,即黄明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阿胶珠是以蛤粉烫制而成。

来源、产地及采收加工

药材来源为哺乳纲奇蹄目马科动物驴的皮熬成的胶块。主产于山东等地。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加工季节,将驴皮漂洗,刮去毛,切成小块,用皂角水洗擦去油污(或在沸水中略煮),在清水中漂去腥气,置锅中分次水煎,至胶质溶尽,将前后煎出的胶液合并过滤,加入白矾(每500kg皮加白矾粉250g),静置,滤取清胶液,用文火浓缩,熬至成胶前2小时加入黄酒、冰糖及豆油(每500kg皮加黄酒3.75kg,冰糖7.5kg,豆油7.5kg),再熬至呈稠膏状,倾入凝胶槽内,自然冷凝,取出分切成块,干燥。

炮制生产工艺

北京市双桥燕京中药饮片厂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2008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生产阿胶珠,由炮制技术熟练的工人炮制阿胶。选用大小适中的地道药材作为阿胶的原料药,按最新版规范炮制,注意掌握好几个重要环节:掌握好炮制的火候;掌握好蛤粉和阿胶的配比适当投量;掌握好阿胶的烫制情况是否成珠,珠内不能有溏心。

加工时,首先将原辅料准备好后取蛤粉,每100kg阿胶丁用蛤粉30kg。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灵活状态,蛤粉温度在140℃~160℃,如果温度偏高,容易烫焦或烫实,温度偏低可能不会全部鼓起,会造成内部有溏心的问题,所以操作时要注意。在加入阿胶丁时,根据药锅的大小投入适量的阿胶丁,若过多过重,转炒中球形胶珠易被压扁,影响鼓泡,造成畸形,或受热不均匀,致内有溏心。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处理查看和观察,烫至成珠,内无溏心,将炒好的阿胶珠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入容器中,待完全晾凉后入库,放置阴凉干燥处备用。成品表面黄棕色,附有少量灰白色粉末,中空,膨松略呈海绵状,质酥,易碎。气香,味微苦者为佳。

真伪鉴别

阿胶是一种家庭常用的中成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功效,对于血虚、失血阴虚、心烦、失眠、虚痨肺燥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但因其产量少,市场供应不足,有许多不法商贩乘机制售假品阿胶,出现很多假冒现象,故须注意鉴别。现将阿胶正品、假品性状特征鉴别如下。

正品特征:为驴皮经煎煮浓缩而成的干燥胶块,呈长方形或方形胶块,黑褐色,有光泽,对光透视显琥珀色半透明状,质硬而脆,断面光亮半透明,干燥,有轻度腥味,微甘,在热水中易溶化,汁液澄清,多无溶渣,产品包装精致,上面印有商标、厂家地址、批准文号、出厂日期。

阿胶常见的伪品有杂皮胶、明胶、新阿胶,其性状各有不同。鉴别时需特别注意。

杂皮胶:为其他杂皮掺入少量驴皮加工而成。呈长方形,表面黑棕色或褐色,无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质硬不脆,易发软粘合。气腥或带异臭味,味甜。水溶液有腥气和豆油味。

明胶:为工业或医用明胶仿制,呈长方形,表面黑红色或黑色,平滑,光亮,透明。质脆易碎,断面棕黄色,具玻璃样光泽,味淡。

骨胶:多为长方块,表面棕黄色,不透明,无光泽,质坚韧,不易打碎,断面棕色,角质样,无光泽,气微臭,味淡。

新阿胶:为猪皮熬制而成,呈方块状,表面棕褐色,对光照视不透明,断面不光亮,于水中加热溶化,液面有一层脂肪油,具肉皮汤味。

阿胶为贵重药材,在防病治病上常起到重要作用,一旦使用不正规阿胶,将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故在临床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鉴别。

猜你喜欢
驴皮正品阿胶
欢迎来到2060年!
欢迎来到2060年!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阿胶的小脾气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记福牌阿胶质量保证七大措施
进口驴皮与国产驴皮制备阿胶质量的比较
阿胶没有驴皮该怪谁
完美的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