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集散市场现状调查与监管研究(上)

2012-10-20 03:42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王厚廷盛东生林泉萍李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分局商户化妆品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 王厚廷 盛东生 林泉萍 李猛

▲图1 化妆品集散市场企业规模情况

▲图2产品来源分布图

目前,由于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情况变化较快,对于化妆品监管工作,监管人员面临一定困难。化妆品集散市场是化妆品监管的风险点,也是监管的重要抓手。摸清化妆品集散市场情况,探究化妆品集散市场监管方法尤为重要和迫切。北京市东城区所辖的珠市口化妆品集散中心和木樨园商圈规模最大的百荣世贸商城是北京市最主要的化妆品集散市场,产品销售覆盖北京,辐射东北、华北地区,对该区的化妆品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全国都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通过创新监管理念、摸索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了独有的监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的监管机制必将对现实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化妆品集散市场情况研究

前不久,北京市药监局东城分局随机对化妆品集散市场240家商户中的120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106份有效问卷,约占商户总数的44.2%。根据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工作实践等积累的资料,整理得到以下情况。

1.1 东城区化妆品集散市场现状

1.1.1 市场概况 北京市东城区有世纪天鼎、美博城、百荣世贸等三个主要的化妆品集散市场,共有经营化妆品商户约240家,以从业人员不足5人的个体工商户为主(见图1)。大部分商户从市场建成开始入驻,一直经营至今,商户数每年仍以约10%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1.1.2 从业人员情况 商户主要负责人从业时间多则20年、少则1年,文化水平以初高中为主,具备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力。销售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一般周期1~3年。通过北京市药监局东城分局给企业培训记录显示,90%的商户都接受过该分局组织的法规培训。但调查显示,仅约30%的商户了解化妆品主要法规要求,其余商户对化妆品相关法规的概念较模糊。商户对这些法规学习和执行的动力不足,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等是影响法规宣传与执行效果的主要原因。

1.1.3 产品情况 集散市场商户化妆品品种繁多,商户平均经营发用、护肤、彩妆等各类品种百余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较少。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品种虽然较少,但问题率较高,监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产品绝大多数是该类化妆品。调查显示,问题化妆品的来源以广东省的生产企业为主(见图2)。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市的美容美发店、宾馆饭店、化妆品专卖店等。

1.1.4 经营情况 从2008年至今,在此次调查中的大部分商户营业额逐年提高,少数主营发用化妆品的商户营业额降低。可以看出,化妆品集散市场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产品格局面临转变。调查显示,大部分商户认同信誉和质量是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也有不少商户认为价格和营销策略是主要因素(见图3)。可以看出,在激烈的竞争下,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元素已经由最初的质量、价格竞争向多元化竞争发展。

1.2 化妆品集散市场整体发展趋势

▲图3商户选择影响销售主要因素分布图

▲图4各种违规情况占监督总户次比例图

1.2.1 需求强烈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约800亿元。目前,全国商业化妆品销售仍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远大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化妆品集散市场作为化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化妆品流通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随着产品品种不断增加、消费人群不断延伸,对化妆品集散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化妆品集散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1.2.2 集散市场转型在即 市场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模式迅速发展。化妆品连锁专营店、化妆品网店等因其便捷的购物方式与舒适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人们会逐渐的选择性价比高、使用安全、信誉优良的产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化妆品集散市场的零售份额。部分商户以开展网上销售与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维持零售市场。通过不断地进行品种选择和客户群培养,商户会更专注某品牌或某类别的产品,并通过代理或总经销的方式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美容美发等专业化妆品将受到下游美容美发行业饱和的影响,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化妆品集散市场转型在即,产品格局即将转变,未来市场将成为批量化、专业化的市场。

1.2.3 竞争激烈 进入问题凸显期 在化妆品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低端产品市场产品重复,过度竞争等问题逐渐显现。近年来,夸大宣传、盗用冒用批准文号等问题化妆品频现,化妆品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也时有发生。自2007年以来,仅北京市就查处了化妆品汞中毒事件、违法伪造进口化妆品批件等多起案件。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涉及化妆品的投诉近万件,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投诉占到六成,化妆品质量低劣成为投诉的最大问题。化妆品市场进入问题凸显期,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而这些不好的现象则在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化妆品集散市场集中体现。每天有难以计数的化妆品从集散市场流入美容美发场所、宾馆酒店、商店市场,流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可以说,化妆品集散市场的产品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市场的安全,化妆品行业的问题凸显期就是化妆品集散市场的问题凸显期。

可以看出,化妆品集散市场商户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企业规格低、市场竞争力低、企业稳定性低和安全风险高。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些商户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也将增大。作为监管部门,必须提前行动、早作准备,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2 化妆品集散市场主要问题与分析

北京市药监局东城分局采用监督、复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抽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对化妆品集散市场的监督。对化妆品集散市场年均监督检查、复查约120余户(次),覆盖率超过40%。北京市药监局东城分局通过各项日常工作,与市场建立密切联系,得到市场管理部门的支持,市场管理水平和商户法律意识得到提高,违规情况有所减少。但由于市场发展迅速、从业人员流动大等原因,监管工作始终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2.1 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1.1 商户违规比例高 通过监督检查,监管人员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购进台账不清,购进票据、产品资质不全,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情况(见图4)。盗用冒用批准文号、夸大宣传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商户寥寥无几。

2.1.2 产品安全隐患大 化妆品集散市场进货来源难以控制、储存环境及条件难以完全符合标准,产品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从北京市药监局东城分局2008年以来的化妆品集散市场抽验监控数据结果显示,近年来,化妆品集散市场抽验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有增长的趋势。2011年,在化妆品监督性抽检中,在集散市场采集的15个样品有3个批次微生物超标,不合格率约达20%,是近年来最高的。

2.1.3 问题的难以预见和反复出现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消费者因使用化妆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和产品检测出汞、砷超标等事件;监管工作中也发现,个别商户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如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在一家监督中发现后纠正的问题,在另外一家还会出现;一个问题产品被查处,改头换面又成了类似的问题产品。问题商户和问题产品重复出现、屡禁不止。随着市场发展和转型,新问题也将层出不穷。

猜你喜欢
分局商户化妆品
一分局简介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建筑史话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
浅谈商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