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二类课文教学

2012-11-19 08:08
中小学电教 2012年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课文信息技术

(辽源市西安区实验小学,吉林辽源 136201)

小学语文二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主要思想感情或深层含义。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信息技术工具可以为二类课文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包括情境的创设,明确地提出学习问题,提供自学提纲,小组学习提示等。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把学习引向深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二类课文的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教学案例。

一、“以问题为中心”是二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在一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习文本的内容,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那么掌握的学习方法,怎样在二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应用呢?二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是培养能力的最好的途径。所以,二类课文的教学必须以问题为中心,提出明确的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和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就会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极收集有关的资料,与同学积极地交流,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习的能力。实践也进一步证明,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践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符合未来教育培训项目的基本理念。

二、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习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是学习者发自内心的具有强烈的学习渴望,明确的学习意向,顽强的学习毅力,能够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敢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且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被动学习,也就是接受式学习,学习者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师成为学习的中心。学生善于主动学习,一切学习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能够根据学习目标恰当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自觉地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他们会在课堂上认真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争论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二类课文的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问题的解决不靠教师的教授而是靠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高。主动学习是主动发展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二类课文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信息技术工具是学习效果优化的工具

二类课文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主动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资料,进一步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信息收集、筛选、提炼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学生可以广泛地查阅、收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学习资料,丰富直观的感性资料,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牧场之国》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水、风、郁金香等相关的文字、音视频信息,体验田园景色的美丽迷人,将文字与画面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的把握,更能陶冶情操,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四、教师的指导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催化剂

二类课文依靠学生自己解决学习问题,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1)预习过程,要指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清楚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挖掘课文深刻内涵,掌握作者的写作脉络和应用的写作方法,发现疑难问题。

(2)通过预习检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3)梳理问题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环节教师要准确地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出一个或者几个要集中研究的问题,明确地提出研究的目标。

(4)在学生收集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紧密地结合研究的问题,筛选信息资料,正确地应用信息资料,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信息资料。

(5)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善于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观点,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6)交流反馈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

(7)知识扩展过程中,指导学生具体应用语文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总之,只有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才能提升学习效果。现在,一些二类课文教学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二类课与一类课文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还存在把教师对于课文的理解、感悟向学生灌输的现象;有的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却对其放任自流,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本没有深入地研读课文,缺乏对课文深刻的理解。二者都是缺乏恰当的指导,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的准确指导是二类课文学习效果提升的催化剂。

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案例

《丝绸之路》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二类课文,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优美的语言,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文本视频资料,生动再现丝绸之路;课后,学生利用网络交流、总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的主动阅读、研究问题、学习课文。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丝绸之路》教学流程

从这个流程图里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和课后,这也是我们此次实验的一个突破和最大收获。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课文信息技术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背课文的小偷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