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2-11-27 07:49武琴琴卜肖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美容实训岗位

武 燕,武琴琴,卜肖红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2)

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掌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医学美学知识、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医疗美容技能等在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及化妆品(代理)公司等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医疗美容技师、医疗美容咨询与设计师、美容师以及美容导师/讲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就要考虑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相关岗位要求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调研,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领域有医疗美容服务、生活美容服务。主要面向综合性医院的医疗美容科、美容专科医院、医疗美容门诊、美容连锁机构、大型美容院及化妆品(代理)公司等。在以上就业领域中,适合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有四大岗位群:美容师岗位群、医疗美容技师岗位群、美容咨询师岗位群、美容业管理营销岗位群。

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传统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

1 目标定位职业能力培养,细化能力培养方案(见表1)

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两种态度”,即爱岗敬业的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两种精神”,即团结协作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七种能力”,即美容皮肤护理的操作能力和美容护肤方案制定的能力、化妆品的选择运用能力,对常见损容性皮肤疾病的保健和配合美容医师予以诊疗的能力,文饰技术、物理化学美容技术、注射技术等应用能力,美容中医技术应用能力,美容医学临床咨询与沟通的能力,将医学美学、美容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于美容技术实践的能力,美容业管理与营销的能力。

工作态度、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专门领域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为此,以实训课程建设为依托,将培养目标细化到每节课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研究,以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表1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相对应的学习领域

2 落实能力培养方案,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建设“能力课程”;构建充满活力的实训课堂,探索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方法;采用基于职业能力有效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探索并实践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2.1 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原则,探索职业“能力课程”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遵循“体现必要性,反映综合性,突出实践性,强化操作性”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实训内容各自独立进行的教学模式,从一门或几门学科中提取出包含皮肤护理实训、身体护理实训、理化治疗实训、文饰技术实训、顾客沟通技巧实训、美容院管理实务实训等涉及专业技能的项目,组成职业“能力课程”。

如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美容皮肤科学”、“面部护理手法”、“面膜的调制与使用”、“化妆品学”等课程的实训内容综合为“皮肤护理实训”;将原来的“推拿手法”、“芳疗美容”、“反射疗法”、“美容针灸学”等课程的实训内容综合为“身体护理实训”;将原来的“激光美容”、“光子美容”、“化学剥脱术”、“美容仪器的使用”等课程的实训内容综合为“理化治疗实训”;将原来的“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医学美学”、“美容心理学”、“美容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实训内容综合为“顾客沟通技巧实训”;将原来的“美容行业管理与营销”、“化妆品学”等课程的实训内容综合为“美容院管理实务实训”。职业“能力课程”把原来学科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内容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美容技术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增强了教学与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课程”穿插在第二至四学期开设,目的是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2.2 探索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

如“皮肤护理实训”内容包括清洁护理、面部按摩手法、面膜的调制使用方法、美白护理、抗衰老的护理及皮肤分型护理几个项目。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实训项目重新安排,实行“实例选取—实例皮肤诊断分析—护理方案制订—护理方案实施—展示交流—效果评价”六段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强化皮肤护理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顾客沟通技巧实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美容咨询沟通的工作流程,将课程项目细化、序化为具体工作任务:一般接待—美学分析—美学评价—美学建议—美学设计—技术沟通—术中沟通—术后回访—撰写美容咨询报告。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答疑,学生进行实践、讨论、归纳,并在教师指导下研究、巩固、展示,突出能力培养主线,强化能力培养。

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

如“顾客沟通技巧实训”中的“医疗美容纠纷的防范”实训,模拟纠纷现场情境,学生分角色扮演美容师、美容咨询师、美容院经理、顾客。学生扮演的美容师、美容咨询师、美容院经理应对纠纷时,要遵循“积极应对,充分沟通,有章可循,重在调解”的原则,沟通方式要恰当、及时、有效,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模拟表演结束后,各角色扮演者要向大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然后,学生之间互评、讨论,教师评价。情境模拟教学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2.3 采用基于职业能力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

包括根据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设计闭卷试题,根据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设计开卷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根据学生在美容机构见习和实习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加上学生平时的听课出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见习报告等,既检查了学生对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核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提高了考核的实效性。

2.4 探索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校内职业能力训练采用单项实训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单项实训是根据医疗美容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专业技能的训练。单项技能训练包括人体美学测量技能训练,化妆基本技术训练,面部按摩基本手法训练,推拿基本手法训练,面部刮痧技能训练,芳疗基本手法训练等,侧重于基本功的练习。

(2)综合训练则是在几门相关课程结束后组织集中实训,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某项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综合训练主要放在第四学期的综合能力训练和第三学年的校外顶岗实习中进行。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为校内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提供实训基地。我校美容实训中心,包括两个美容实训室,可容纳12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训课的学习,如美容仪器室、美容准备室、美容治疗室、形象设计室和反射疗法室,配备有几十台现代化的美容仪器和设备。所有实训室从8∶00到20∶30全天开放,除统一安排的训练时间外,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提供“自助餐”式的自由练习时间,使学生自由选择时间练习。

2.5 校外职业能力训练采用“一年级现场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实训模式

(1)现场见习。一年级学生到美容机构见习一周左右,见习具体、直观的医疗美容技术工作过程,使学生感性认识医疗美容技术行业。现场见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职业感性认识,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短期实习。在经历一学年的学习后,学生到美容机构进行短期实习,观察、了解、研究美容服务工作的特点,用已学知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岗位工作能力。我们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美容机构实践。放假前,制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假期短期实习活动实施方案”,编写学生《假期实践活动手册》,使假期实践活动具体化。召开学生假期短期实习专题会议,把实习活动实施方案传达给每位学生,从假期短期实习的意义和任务、实现的目标到如何完成实习工作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评价等提出要求。假期结束后进行总结、交流、评价。

(3)顶岗实习。第三学年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能力训练,学生考核合格后进入美容机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落实在办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校外实习基地,如香港朝晖美容集团、南京宝丽莱S P A养生会所等。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展示个性与特长,增长才干;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互利互惠,形成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美容实训岗位
透视环保美容热
美容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