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2012-11-27 07:49陈清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护生新农意向

蒋 江,谢 芳,陈清波,石 芳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2012年2月27日,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杨青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2012年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住院,乡级卫生院的起付线为100元,报销比例为90%。国家政策对乡镇医疗机构的倾斜,使得乡镇医疗机构业务量增多,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的三级甲等医院明确表示不聘用中职护生,而乡镇医疗机构又缺乏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在我校每年举行的招聘会上,市、县级医疗机构招聘席前人满为患,而乡镇医疗机构招聘席前则门可罗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我校2010级、2011级护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中职护生就业真实意向和影响因素,以便对中职护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提高中职护生就业率,解决乡镇医疗机构用人困难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其中2010级护生240人,2011级护生216人。城市户籍护生25人,乡镇户籍护生70人,农村户籍护生361人。16~17岁的护生323人,18~19岁的护生104人,19岁以上的护生2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调查员分别向两个年级各3个班级发放问卷,统一解释,受试者当场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户籍等;(2)对护理专业和职业的认知;(3)对新农合和乡镇医疗机构的了解;(4)择业观及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4方面共26个题目,其中最后两题为开放性问题。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92份,回收457份,其中有效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92.7%。

1.2.2 访谈法 对接受问卷调查的部分护生进行访谈,了解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真实意向。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护理职业的认知影响学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护生对护理专业和职业的认知程度见表1。

表1 护生对护理专业和职业的认知程度[n(%)]

表1显示,我校相当一部分护生不喜欢护理专业和护理工作,而不同年级的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11级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占67.6%,而2010级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只有41.3%。护生不喜欢护理专业,更不用说到条件尚不完善的乡镇医疗机构工作。护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对护理工作任务更加了解,这也使他们产生了畏惧心理,觉得护理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又脏又累,责任大、待遇低,但护理工作相对高的就业率,又使相当数量的护生犹豫不定,相信通过引导可使他们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

2.2 不同户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见表2)

表2 不同户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调查[n(%)]

20.4 %的护生表示非常愿意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68.6%的护生表示可以考虑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不同户籍的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有差异,农村户籍护生愿意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占22.2%,比市、县户籍护生(12.0%)高出10.2%。

2.3 护生对新农合及乡镇医疗机构的了解程度(见表3)

表3 护生对新农合及乡镇医疗机构的了解程度[n(%)]

表3显示,护生对新农合和乡镇医疗机构的了解很少,对乡镇医疗机构工资待遇非常了解的护生仅占3.1%。超过68%的护生对乡镇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了解更多地局限于如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方面,而对在乡镇医疗机构工作的工资来源、职称晋升优惠政策等信息却知之甚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护生对乡镇医疗机构多属被动性了解,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信息较少关注、了解的途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

2.4 影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见表4)

表4 影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主要因素[n(%)]

表4显示,个人发展空间已成为护生就业关注的第一要素,这凸现“90后”护生更重视自我发展,较少关注社会需求的择业心理[1]。护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在最后一道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怎样的条件才能吸引您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75.9%护生选择“当乡镇医疗机构有一定规模时”,68.0%的护生选择“乡镇医疗机构的水平与城市一样时”,“在乡镇卫生机构工作的工资比在城市工作的工资高时”,以及“乡镇的生活条件跟城市一样时”。父母对护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参加调查的护生均为女生,且年龄大多小于20周岁,缺乏社会经验及阅历,对丰富的就业信息资源不会利用[1],择业时主要依赖父母等。所以,父母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

3 对策

3.1 加强职业思想和职业价值观教育,使护生勇于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

3.1.1 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学校必须加强对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并将其贯穿于护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对新入学的护生通过专题讲座、录像,宣传优秀医护人员的事迹,使学生感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每年的“5·12”护士节活动,举行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授帽仪式及文艺表演,提升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自豪感。在学科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使护生通过在校学习对护理专业更了解、更热爱,从而坚定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

3.1.2 进行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在校期间,学校应通过专题讲座和各种学习讨论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摒弃过分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实现、追求高薪待遇等思想,从我国国情和就业实际出发,把个人追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护生树立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奉献社会相统一的现代职业价值观[2],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能力的乡镇医疗机构去。

3.2 加强对护生的就业指导,使护生乐于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

3.2.1 加大对新农合和乡镇医疗机构的宣传力度 针对护生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信息的关注不够主动的现状,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使护生主动获取乡镇医疗机构就业信息,转变就业观念,使其乐于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我校经常组织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到本地及附近地区的乡镇医疗机构参观,了解新农合现状和乡镇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福利待遇、对护理人员的需求等,并及时向护生宣传介绍,使其了解乡镇医疗机构这个就业市场。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乡镇医疗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回校后举办专题班会,让护生讲述切身感受,激发护生的责任感。

3.2.2 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护生的就业观念 中职护生年龄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规划;社会阅历少,受传统观念和家长影响较大,对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值过高。因此,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更好的规划,主动地、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努力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对在校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注意调适护生的就业心理,引导护生理性就业,帮助护生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使之与社会需求协调同步,降低就业层次。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3]。

3.3 提高护生综合能力,使护生敢于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

3.3.1 强化培训,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 围绕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注重实用性,教学具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生执业资格考试的辅导,为护生及时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夯实护理基本操作,培养实用型人才,使护生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资格和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人际沟通、心理学、营养学等课程,使护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及时自我调节,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

3.3.2 建立乡镇护理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到就业单位的平稳过渡 学校应改变现有的一站式实习模式,采用分段的实习方法[3],在乡镇医疗机构建立实训基地,让护生在二级以上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轮转实习。在专业分科严格的综合医院实习,护生可以了解到各专科所需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在乡镇医疗机构实习,护生可以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同时使护生对乡镇医疗机构有更多的了解,为护生顺利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提供平台。

[1]张笛.对南京市医学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1A):2848-2849.

[2]蔡惠州.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16-18.

[3]戚林.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与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17-19.■

猜你喜欢
护生新农意向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