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2-11-27 07:49李秀娟徐思羽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频度头孢菌素金额

张 民,李秀娟,徐思羽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前,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在挽救无数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因为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升高、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等现象日趋严重,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使得抗感染治疗面临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为此,国家卫生部先后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及《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并于 2011年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此,某院根据各方要求制定了相应措施,于2011年6月开始通过与临床科室签订责任书,开展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以举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讲座等形式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为了解该院开展此项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和行政干预效果,本文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前后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提升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原始资料来源于某院HIS系统,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对2011年1—10月全院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种类、剂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此次调查的抗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药、外用抗菌药、中药抗菌药。

1.2 分析方法

分别采用金额统计法和用药频度统计法进行汇总、分析。

1.2.1 金额统计法 采用的价格均为零售价,通过统计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所占比例等进行分析。

1.2.2 限定日剂量(DDD) 限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以及药品说明书为参考,确定药物的DDD值。

1.2.3 用药频度统计法 以DDD值为标准计算DDDs。DDDs=某药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DDDs后,再进行加和,即为该药的DDDs;同类药物的DDDs相加,即为此类药物的总DDDs。

2 结果

2.1 开展专项整治前后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DDDs(见表1)

表1 某院2011年1—10月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DDDs

2.2 开展专项整治前后用药频度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注射剂(见表 2)

调查发现,抗菌药物的使用以注射给药方式为主,口服使用较少,因此本研究仅对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作统计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1)表1显示,该院2011年1—10月抗菌药物使用以β-内酰胺类为主,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的83.86%,占总DDDs的66.96%,与邢茂等[1,2]报道基本一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少和可选品种多等优点,因此临床使用率较高。表1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最高,占比最大,为59.88%,DDDs占 37.60%。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为 38.97%、16.95%,所占比例较高;第三代头孢菌素分别占16.03%、12.60%,单纯从占比看较第二代头孢菌素高。考虑实际可供临床选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品种较少,且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个别品种被纳入到“38号文”,可作为术后预防用药,因此第三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较高具有一定合理性。氟喹诺酮类销售金额和DDDs占比分别为2.61%、4.97%,低于邢茂、乔志俭等[1~4]的报道。根据《指导原则》、“38号文”和专项整治的要求,术后预防用药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作为术后预防用药,氨基糖苷类因为有一定的耳、肾毒性,临床使用较为慎重,因此这两类药物销售金额占比较低。

表2 某院2011年1—10月抗菌药物注射剂DDDs前10位

(2)由表2可以看出,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7种为β-内酰胺类,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有两种,分别位居第1、3位;第三代头孢菌素有3种,分别位居第2、4、9位。排名第1的头孢硫脒在开展专项整治之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指导原则》和“38号文”要求,术后预防用药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单纯从类别看使用较为合理,但是“38号文”规定的可作为术后预防用药的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在此处并未看到,说明临床在选择具体品种上可能还存在不妥之处,提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干预。

(3)DDDs排名第3位的头孢噻吩钠因其有一定的肾毒性,《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目录》将其划为特殊使用级别,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后此药使用频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排名第7位的依替米星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耳、肾毒性,以前常作为术后预防用药,1—6月使用频度较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经药师多次干预和进行专题讲座,7—10月其DDDs明显下降;排名第9、10位的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在6月之后DDDs也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医院行政干预和药学部门针对临床多次进行的合理用药讲座等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DDDs排名第2位的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半衰期长、用药频次少等优点,《指导原则》和“38号文”将其作为结、直肠手术,人工植入物骨科手术等的预防用药,而该院开展的手术以此类居多,因此该药使用率较高,且1—10月DDDs基本稳定,说明该药在临床具有一定的优势。

(5)排名第6位的左氧氟沙星在开展专项整治前常作为术后预防用药。由于氟喹诺酮类在我国临床普遍应用,同时畜牧业、渔业等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性不断增高[1]。卫生部“38号文”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严格控制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医院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7—8月呈下降趋势,但进入9月后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增加,作为治疗性应用该药DDDs有上升态势,应引起注意。

(6)排名第4的头孢他啶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6月DDDs下降之后7—9月又呈上升趋势,说明该药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排名第五的奥硝唑为抗厌氧菌药,如用于术后预防用药,存在选药级别过高的问题,应根据“38号文”要求以甲硝唑为首选。此处可作为进一步进行行政干预的一个切入点。

综上所述,从某院2011年1—10月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看,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抗菌药物的使用也日趋合理。但在临床抗菌药物具体品种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下一步应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干预,如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宣教,制定针对不同科室和医生的更为具体的奖惩措施,在HIS系统中增加抗菌药物使用权限限制等,使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规范,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1]邢茂,陈琳,张喆,等.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2):112-114.

[2]宋新文,许琼,汪洋,等.我院住院部2009年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27-128.

[3]乔志俭,刘静,田毅萍.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114-116.

[4]李文霞,郭永福,杨树声.我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139-140.■

猜你喜欢
频度头孢菌素金额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立案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