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者意也”的两点体会

2013-02-19 20:03苗瑞恒刘晓梦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009级针灸推拿班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格物医者体悟

★ 苗瑞恒 刘晓梦 (.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学院009级针灸推拿班 南昌 330004)

对“医者意也”的两点体会

★ 苗瑞恒1刘晓梦2(1.江西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学院2009级针灸推拿班 南昌 330004)

直觉体悟和逻辑认知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常见方式。正确的把握直觉体悟和避免认知偏差,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直觉体悟;执着;认知偏差;格物;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意,说文解字:“意,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凭“心”而医是一种高明的境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意”划分为两个层次:无逻辑、无意识地推理而了解事物——直觉思维体悟;经过逻辑分析、有意识地推理而了解事物——逻辑思维认知。由于直觉体悟“难以名状”的特点,研究者常执着于“虚无缥缈的感受”而陷入研究的误区;逻辑思维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原则有积极的意义。但诸如“成见效应”的“认知偏差”常影响人们逻辑思维的正常发挥。正确把握直觉体悟在于放下执着,而避免认知的偏差可以通过“格物”的修养。

1 直觉体悟的把握

直觉体悟作为人体的一种本能知觉,其产生机理至今缺乏合理解释。爱因斯坦在对数十年的科研经历以及那令人惊叹的相对论创造过程进行反思时,道出了直觉问题上的名言:“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1]可见正确把握直觉体悟意义重大。

1.1 直觉体悟的含义

直觉思维是以现实中人的具体感性为中心的感性领悟方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联系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领悟和具体的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具有严格和精确的逻辑模式,但依赖各种思维手段的巧妙组合,是在人的下意识或潜意识思维水平上瞬间实现的大量逻辑思维手段和以往社会及个人的所知的高度浓缩和凝聚,其特点在于它的敏锐性、瞬间性、洞察性与不确定性。[2]通过直觉思维获得的认知常被称作“直觉认知”或者“直觉体悟”。

1.2 直觉体悟的意义

直觉体悟在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学者周守忠的《历代名医蒙求》记载了一则医生张文仲凭“直觉”治病的医案:洛州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以问善医张文仲,经夜思之,乃得一法。即取《本草》令读之,皆应;至其所畏者,即不言。仲乃录取药,合和为丸,服之应时而愈。[3]在理学上:历史上著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佛学上: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开悟”:因沸水溅手,致将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轻快平生,有如大梦初醒。当下作一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从三个不同领域“直觉体悟”案例可以看出,张文仲的灵光一闪在医学史上留下了神来之笔;阳明先生、虚云大师的开悟则使他们达到了智慧的顶峰。如果当代中医界能在直觉体悟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对中医事业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

1.3 中医直觉体悟研究的尴尬处境

尽管直觉体悟意义非凡,古往今来对其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不在少数。温病学派的吴鞠通在《医医病书·医字论》中说:“古云:‘医者意也’,不通之至。医岂可以意而为之哉?凡有巧思者,艺也,非意也。”肯定了行医的技巧性而否定了中医的直觉性。清代李鸿章说:“中医以意进逻病机,凭虚构象,非实测而得其真也。”直接把中医直觉说成是臆测的虚象。《走出自设的神秘——文化与中医相关性研究的误区及对中医在当代发展的反思》一文更是提出:“在“道”莫可名状的形而上的基础上,道家轻视言语表达强调直觉思维,摆脱欲望持心静寂方能“玄览”,庄子更是提出“心斋”、“坐忘”等方法,于是中医学也多谈内炼、内视,似乎中医的五脏六腑、经络等功能结构都由内视而得。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仍大倡此说,这种故弄玄虚实在是不利于中医的长久发展,只会加深人们认为中医是玄学的偏见。”[4]对于各方的质疑,中医直觉体悟的研究处境尴尬。除了“医道同源”,中医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吸收着儒、释诸家的文化。由于中医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尽终天年,不同于道家以成仙为目的,佛家以圆满为追求,儒家以齐天下为归宿,所以中医直觉体悟的内涵无非是儒释道三家的杂糅。反观儒释道三家,历来就是“悟道者多,得道者少”,因此,中医本就不精于直觉体悟的研究,而为人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1.4 中医直觉的把握在于放下执着

因此,如何把握甚至运用中医的直觉体悟,对于中医事业的振兴和消除人们对中医的误解,有着深远的意义。既然中医的直觉体悟内涵托生于儒释道,不如溯本追源,看看诸家先贤的说法。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唐代高僧慧能大师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虽未明言,但是也暗合老君的说法,“不得真道,为有妄心”。妄心,在笔者看来就是执着,执着于直觉体悟的感受是执着,执着于体悟后的效益(如名利)也是执着。吕祖百字碑有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所以,不管先贤留下了多少获得直觉体悟的法门,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不迷”、“不执著”,才是把握直觉体悟的要诀。

2 认知偏差的避免

逻辑认知通过逻辑思维的方式获得。逻辑思维本身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但由于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人们的逻辑思维常受制于这“无形的枷锁”,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在这些被人们忽视“认知偏差”当中,“成见效应”的危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成见效应的含义

“成见效应”通常又称作“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由于初始的判断是以点概面的主观臆断(亦可称为成见),所以之后的逻辑演绎结果通常也是片面的、错误的。

2.2 成见的弊端

成见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现象,但是其弊端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理查·费曼曾经在1974年,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毕业典礼演说中叙述“草包族科学”:从过往的经验,我们学到了如何应付一些自我欺骗的情况。密立根做了个油滴实验,量出了电子的带电量,得到一个今天我们知道是不大对的答案。他的资料有点偏差,因为他用了个不准确的空气粘滞系数数值。于是,把在密立根之后、测量电子带电量的资料整理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后人不断重复密立根的实验,并修整他的结果。但是大家不是一下子就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而是每一个人都比前一个人稍微高一点点,最后,到了一个更大的数值才稳定下来。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开始就发现新数值应该较高?这件事令许多相关的科学家脸红,因为显然很多人的做事方式是:当他们获得一个比密立根数值更高的结果时,他们以为一定哪里出了错,拼命寻找,并且找到了实验有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当他们获得的结果跟密立根的相仿时,便不会那么用心去检讨。即使科学这样严谨的领域里,成见也是难以避免。

如果说科学上的误差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那么直接的话,那么下面两则王孟英的医案可以很好地说明成见有时可以危及生命。医案一:翁氏,娩后发热,前医发散,后医主生化汤加减,病益剧。请孟英诊之,脉软滑微数,曰:素体阴亏,热自内生;新产血去,是以发热。惟谵妄昏瞀,最是吓医之证。渴喜热饮,宛似虚寒之据,宜劫风寒而表散,疑瘀血以攻通,帖帖炮姜,人人桃、桂,阴愈受劫,病乃日加。幸痰饮内盛津液未至涸竭。予蠲饮六神汤去橘半,加西洋参、生地、花粉、竹茹、知母、生白芍为剂,数日而瘳。[5]医案二:一人患晨泄有年,累治不应,春间尤甚。孟英按其脉曰:“汝虽苦泄,而泻后反觉舒畅乎?”曰:“诚然。苟不泄泻,又胀闷减食矣。而服四神,桂、附之药,其泻必加,此何故也?”曰:“此非温升补涩之证,乃肝强脾弱,木土相凌。”处一方令其常服,数帖即安,后竟无恙。方用白术、薏苡仁、黄连、枳实、桂枝、木瓜、芍药、白蒺藜、橘皮而已。这两则医案,一则是囿于“生化汤化瘀生新,乃产后第一方,有病能治,无病能防”的成见,不加辨证而妄投;一则是囿于“四神丸专治五更泻”,累治不应还不思己误。如果没有遇到王孟英这般高明的医生,一个急症、一个虚泻,后果不堪设想。

2.3 破除成见的办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成见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曰:“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南怀瑾先生将“辟”解释为“偏差,甚至病癖”。[6]并指出这五个问题“是最容易构成心理偏差的大方向”。这正与“成见”的内涵不谋而合。上面的例子,或出于“畏敬”,或出于“傲惰”,而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偏差,都是出于主观臆断的成见。《大学》中提出了问题,也给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除了“成见”之外“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因素对“认知差误”进行了补充。说明一切行为的失常,始于“心不得其正”,即内心认知的差误。而“正心”的要点在“格物”。格物就是“格去心中物欲”。阳明先生说过:“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7]讲的就是格物的功夫。通过“格物”达到“本体明了”之时,心自然得其正,成见之囿便也不复存在了。而大学的学问不止于格物,格物的目的在于达到“内圣外王”的修养。“内圣”即“尽人之性”;“外王”即“尽物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内明,“尽物之性”可以外用,从而最终达到“易”之所谓:“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境界。如能达此境界,可以为“大医”矣。

3 结语

医者意也,“有意”的认知和无意的“直觉”,二者缺少哪一个,都难以成为高明的医生。其实无论通过不断修养内心达到“明心见性”,亦或是无执无着,合于自然,或许都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到达“行医合于道”的境界。

[1]朱荣贤.直觉思维的能量——从爱因斯坦、费米的发现反思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97.

[2]邢玉瑞.医者意也——关于《思考中医》的思考之二(续一)[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11.

[3]刘鹏.《历代名医蒙求》校注及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4]刘鹏.走出自设的神秘——文化与中医相关性研究的误区及对中医在当代发展的反思[J].中医研究,2006,19(8):2.

[5]刘桂珍.王孟英匡谬案选评[J].中医药研究,1999,15(4):6 -7.

[6]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95.

[7]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303.

R 2-09

A

2012-09-04)

猜你喜欢
格物医者体悟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我是医者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非常医者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
——兼与朱子之比较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