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3-03-04 05:12王天乐龚沈初唐军华
重庆医学 2013年27期
关键词:低剂量体位结肠

朱 丽,王天乐,龚沈初,崔 磊,唐军华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226001)

目前,低剂量CT结肠成像(CTC)作为一种无创的、安全的检查方法,已逐步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低剂量CTC不仅具有与电子肠镜相似的诊断敏感性[1-2],也能发现较多的结肠外病变(ECFs)。对于这些偶发病变其临床价值如何,以往文献报道存在一定争议,有学者认为ECFs的检出扩大了CTC的诊断范围[3]。也有报道称这些偶发的肠外病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患者额外的医疗支出[4]。本文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ECFs的发病率及其重要性,旨在探讨低剂量CTC检查对腹部ECFs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158例行低剂量CTC检查的患者资料,并从图像存档与传输(PACS)系统中调阅所有图像,其中男98例,女60例,年龄15~90岁,中位年龄61岁,收集所有ECFs。按照年龄分组,其中老年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83例,非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75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1d低渣饮食,口服缓泻剂,直至腹部排出清水样便为止;检查前经肛管注入适量气体,行双体位(俯卧位、仰卧位)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俯卧位30mAs,仰卧位50mAs、螺距1.4、准直0.6mm、层厚5 mm、卷积核B20f。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扫描结束将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机器SMMW,对全腹部图像常规行冠状位MPR重建,重建层厚3mm,重建间隔5mm,包括仰卧位以及俯卧位两个位置。

1.2.2 腹部ECFs的分级判定方法 由两名主治以上医师共同阅片,对腹部ECFs进行统计并分级,分级方法参照文献[5],E1级:正常或发育变异;E2级:临床无相关症状的病变,如肝脏、肾脏的单纯囊肿,胆囊结石等;E3级: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不具有典型特征的病变,但须进一步检查明确,如肾脏复杂囊肿等;E4级为潜在的重要发现,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的病变,如卵巢肿块、肾脏肿块、动脉瘤等。

1.2.3 辐射剂量统计 记录CT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出每1次扫描的有效剂量(E):E=k·DLP(k为换算因子,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腹部平均值0.015mSv·mGy-1·cm-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E1~E4级病变的总体发病率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58例患者中共有90例(57.1%)患者存在ECFs,其中老年组54例(65.1%),非老年组36例(48%)。

腹病ECFs E1级69例,其中正常67例,副脾2例,E2级病变83例(图1A),E3级病变8例(图1B),E4级病变8例(图1C);老年组与非老年组E1~E4级病变的分布情况见表1;老年组的7例E4级病变分别是膀胱癌1例、脾动脉瘤1例、脊索瘤1例、胰尾部胰腺癌1例、肝脏转移3例(结肠癌肝脏转移2例,胰腺癌肝转移1例);非老年组的1例E4级病例为肾癌,其中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的E4级病例均经过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本组病例中老年组E2~E4级ECFs的发病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尤其是对于有重要临床意义的E4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0.05)。

图1 腹部ECFs CTC图像

低剂量CTC检查时CTDIvol值分别为仰卧位(120kv,50 mAs)3.83mGy,俯卧位(120kv,30mAs)2.30mGy,因此其CTDIvol之和(两个体位)为6.13mGy,DLP之和为251~376 mGy。根据公式推算出有效剂量E为3.91~5.64mSv,平均4.62mSv。

表1 老年组、非老年组E1~E4级肠外病变情况

3 讨 论

3.1 腹部ECFs检出的意义 由于低剂量CTC为整个腹部的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因此检查中能发现较多的ECFs,文献报道CTC筛查发现的ECFs,约占63.0%(315/500)[6]。本组病例发病率为57.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另外文献也报道CTC发现的ECFs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7]。本组病例中老年组的发病率为65.1%(54/83),而非老年组发病率仅为48%(36/75)。本组病例中E4级病例共8例,占5.06%(8/158),其中老年组就占了7例,含胰腺癌、膀胱癌、脊索瘤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病变,虽然在后续的检查中患者增加了一定的医疗支出,但这些偶发的肿瘤均没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且多数处于病变的早期,从而患者可以得到早期的治疗,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认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CTC检查不仅对患者病变的检出、治疗,同时对疾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献[8]报道在1项肺癌筛查中发现的7例肾脏肿瘤中就有6例处在肾癌早期,而在具有一定临床症状后检出的肾脏肿瘤,只有55%的患者处于病变早期。因此在CTC的检查以及诊断中,不仅要注重结肠病变的观察,也应对腹部实质性脏器以及骨骼系统进行仔细观察,尽量发现结肠外脏器的潜在病变,做到尽早明确诊断,尽早处理。

3.2 低剂量CTC对腹部ECFs的诊断能力 低剂量CTC检查其量子噪声有所增加,图像分辨率有所下降,图像质量能否满足诊断要求,这是检查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的扫描方案采用的是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俯卧位30mAs,仰卧位50mAs。王天乐[9]报道,管电流采用30mAs对ECFs的观察有一定限制,但采用50mAs其图像质量可以满足ECFs的诊断要求。低剂量CTC通常不使用对比剂且扫描剂量低于常规腹腔及盆腔扫描,因此在显示ECFs及其特征的能力上有一定限制,但通过仔细观察,腹部ECFs大多能被发现。

另外,低剂量CTC采用的是双体位扫描,其主要意义在于通过体位的变换对肠腔内病变做出鉴别诊断,但作者意外地发现,其对ECFs也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文献报道肾盏憩室伴结石通常易误认为肾脏囊肿合并钙化,而通过改变体位则很容易区分[10]。本组病例中也发现1例肾盏憩室伴结石的病例,通过改变体位,结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3 低剂量CTC的辐射防护价值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范围广,而且是容积扫描,目前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随之而产生的受检人群的辐射剂量也相应增多。在越来越注重辐射防护的今天,如何减少辐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损伤,这也是目前大家研究的一个重点。早期常规剂量CTC受检者的有效辐射剂量较大,每个体位最高可达11.7mSv[11]。2008年Liedenbaum等[12]回顾性分析34家机构CTC筛查辐射剂量,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其中位剂量为5.7mSv。本组病例采用的低剂量CTC扫描方案,其平均有效剂量仅为4.62mSv,远远低于常规剂量CTC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风险,其扫描方案符合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健康权益。Brenner等[13]报道,1次有效剂量接近于5mSv的CTC检查对于50岁以上患者潜在致癌风险仅为0.14%(1/700),其检查利益远大于辐射危害。

3.4 本组研究的不足 本组病例研究中,病例的分组其主观性相对较大,对于没有显著特征的E1~E2级病例,不能排除组内含有不典型潜在恶性病变可能,而导致分组的偏倚,但从目前随访结果看,作者认为的E1~E2级病例中,还没有发现恶性病变的征象,当然这与的随访时间不够长可能也有关系。

总之,低剂量CTC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发现结肠自身的病变,同时对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腹部ECFs亦有相当高的诊断价值,大大提高了CTC的诊断效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腹部ECFs的发病率也逐步增高,因此在临床CTC检查中,还应注重腹部实质性脏器以及骨骼系统的病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1]Kim DH,Pickhardt PJ,Taylor AJ,et al.CT colonography versus colonoscopy for the detection of advanced neoplasia[J].N Engl J Med,2007,357(14):1403-1432.

[2]Pickhardt PJ,Choi JR,Hwang I 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colonoscopy to screen for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asymptomatic adults[J].N Engl JMed,2003,349(23):2191-2200.

[3]Xiong T,McEvoy K,Morton DG,et al.Resource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al extracolonic findings from CT colonography:a study in a symptomatic population[J].Br J Radiol,2006,79(5):948-961.

[4]Berland LL,Berland NW.Whole body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J].Radiol Clin North Am,2004,42(3):699-710.

[5]Zalis ME,Barish MA,Choi JR,et al.Working Group on Virtual Colonoscopy.CT colonography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 consensus proposal[J].Radiology,2005,236(1):3-9.

[6]Judy Y,Naveen NK,Suchitra G,et al.Extracolonic abnormalities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at CT colonography in a male population[J].Radiol,2005,236(2):519-526.

[7]Tom S,Elizabeth C,Belinda L,et al.Extracolonic findings at CT colonography:a review of 258consecutive cases[J].J Med,2011,55(2):149-152.

[8]Cristiano R,Lorenzo P,Marina M,et al.Extrapulmonary malignancies detected at lung cancer screening[J].Radiol,2011,261(1):293-299.

[9]王天乐.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1):1692-1696.

[10]O′Connor SD,Pickhardt PJ,Kim DH,et al.Incidental finding of renal masses at unenhanced CT:prevalence and analysis of features for guiding management[J].AJR,2011,197(1):139-145.

[11]Jensch S,van Gelder RE,Venema HW,et al.Effective rradiation doses in CT colonography:results of an inventory among research institution[J].Eur Radiol,2006,16(5):981-987.

[12]Liedenbaum MH,Venema HW,Stoker J.Radiation dose in CT colonography:trends in tim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aily practice and screening protocols[J].Eur Radiol,2008,18(10):2222-2230.

[13]Brenner DJ,Georgsson MA.Mass screening with CT colonography:should the radiation exposure be of concern[J].Gastroenterol,2005,129(1):328-337.

猜你喜欢
低剂量体位结肠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