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勇,胡命宝,邓 楠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 淮南 232038)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和医学类相关专业高职生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纽带。目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因而过去许多悬而未决的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得以阐明,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前沿学科,本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日新月异,其课程知识点抽象、难懂、难学[1,2]。为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我们对本课程进行了改革,并对教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选取我校医学系护理专业2011级1、2班共108名学生为测试对象。1班作为对照组(56人),2班作为实验组(52人)。对两组学生入校成绩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生源素质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如下教学改革。
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学习网站,并利用这些网站及时更新理论知识,补充前沿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小木虫、中国免疫学信息网、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程网、生物通及国内外综合性大学的相关教学网站。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Pub med查找文献。让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每组6~8人,并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文献讨论和汇报。小组汇报所选文献由教师推荐或学生自由选择,每组学生在研讨文献后推举两人进行文献汇报,一个讲背景,一个讲结果,由教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同时教师对文献重点内容给予讲解,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加大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对临床上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在验证过程中将分散的验证性实验融合为一个大实验。如将实验中ELISA,we stern blotting等实验整合成系统的综合性实验。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个或多个综合的复杂实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由于本校的实验条件以及课时的限制,采用学习兴趣小组与兄弟院校(如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各科研小组交流的方式,利用课外时间观摩和参与其他小组科学实验。这对小组成员的兴趣培养,提出科学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也可参与附属医院的工作,如讲授到“细菌”内容时,带学生观摩教学医院的细菌培养过程,使教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易懂。
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制度。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突出对知识认知、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创新思维的考核。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理论考核模式,建立了一套适应整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将理论与实验考核相结合,成绩分成两部分:(1)分数评价。成绩组成:理论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20%)和实验成绩(20%)。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组卷,任课教师不参与;阅卷由教研室教师统一标准,统一批阅,实行教考分离。为使试卷命题科学化、制度化,建立相关的试题库。试题库中的试题要难易适中,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要求,题型灵活多样。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比如病原生物学的形态观察考核:在10分钟内写出多媒体课件显示的10张图片的名称、形态描述或染色特点。以此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创新能力的考核。此考核由外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家负责,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结果由外校教师综合评估。考核结果分为A(优秀)、B(良好)和C(一般)3个层次。
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小组内学生课堂上思维活跃,对本课程学习兴趣浓厚。主要体现在能提出一些较为前沿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解决,而多数经查阅文献后尚不能解决的,待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研究。
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懂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渐有了感性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教学医院的交流,增长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加了见识,知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以及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课程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校外专家的评估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良好及以上(A+B)占74.3%,而对照组占39.4%,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没有选择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医学教学的需要。我们改革的目的是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为此成立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自主学习,热爱学习,享受学习,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兴趣小组讨论课题的指导,达到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升华。兴趣小组的建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于兴趣小组,我们加大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我校教学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实验方案无法付诸于实践,所以我们利用兄弟院校及附属医院的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应用理论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充分感受和体验到科研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了评估。无论是在考试成绩还是创新能力方面,实验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教改的成效。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4]。
同时,改革对教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以往教师讲授容易理解的内容较多,而对难点或是自己不太清楚的内容则一带而过,改革后教师必须精读学生汇报的文献内容并给予点评。其产生的效果是促进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根据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臧伟进,王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37-39.
[2]刘文华,任慧英,温建新,等.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教书育人,2009,12(14):86-88.
[3]覃金霞.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4-18.
[4]陈辉,赵冬,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新模式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