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的思考和实践

2013-04-01 20:17邱燕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热点大学生课程

邱燕萍

(常州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江苏 常州 213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①指出:“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在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出现。回应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有效引导,是理论服务现实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1]。

一、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的重要性

(一)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是高校“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矛盾集中、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关联性大,无论是解释起来还是解决起来,难度都很大[1]。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提高其政治辨别能力,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青年学生思想和政治上的成熟。

(二)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着力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②对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了更加全面的规定,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时准确把握动态”。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展示国内外热点的平台众多,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中除了主流声音以外,还夹杂着各式各样的“解读”,有些信息对青年学生形成了负面冲击。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各种思潮的碰撞,由于受学识、思维方法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往往不能全面深入正确地看问题,甚至还会对一些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模糊认识。怎样使他们对形势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学生加强对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三)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功能的重要环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对学生的一生起着统帅作用。所以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有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往往比较困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一般表现为综合性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都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很难仅靠某个学科的知识就能解读,必须在对相关课程的理论进行有机整合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认知,这对学生来讲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块跳板:学生通过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或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探究,将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与当今强调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具有多重的价值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学校开设“国内外热点问题分析”公共选修课程,探索在规范、可控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用心传递正能量,使学生掌握正确看待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的方法,以增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

二、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过程中要正视的几个问题

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往往对学习抱有单一的工具化取向。在中学时他们围绕升学转;进入大学后在就业的压力下又围绕专业转,虽然他们经常上网,但对新闻的关注却不够;即使一些学生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往往停留在现象或感性层面且容易观点偏激。

从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教师承担任务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国内外热点问题分析”选修课程的诸多专题相对独立、内容跨度大、涉及领域广且变化快,这对习惯于以课程内在体系为基础驾驭教学的教师而言有着巨大的挑战,难以做到“博”与“精”。

从公共选修课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存在着课时少与专题内容多的矛盾,一般在讲授以外较难有充裕的时间用于互动和讨论,这对于实现课程开设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提升觉悟的要求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的实效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两个实际,优化课程内容资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永恒主题和不尽追求。在教学目标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必须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和热点分析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接轨社会,扣紧时代,另一方面要接轨学生,直面与学生个人发展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作为认识和分析工具,对重大话题进行分析和评论,引导学生厘清思路,把握热点难点问题背后的本质以及发展趋势,加深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

(二)实行团队教学,优化课程教师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也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实践证明,唯物辩证法中“通过改变事物结构的方式来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的原理在教学中同样适用,因此在师资条件既定的基础上,可以打破以往教师“各自为政”的做法,将传统的“以一当十”(一人讲一门课)调整为“以十当一”(十人讲一门课),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教师而言,解决了课程内容跨度大与个人全程承担有困难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教师专注于相关专题的研究,深化和拓展专题内容;对学生而言,则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它对认识过程及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2]1998年《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刊发了《北大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做法和体会》的文章,亮点之一就是学校选聘了来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12位教授“组团”,分工合作,专题授课,共同完成课程讲授,并把这一做法作为“邓小平理论”课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通过团队运作建立合作性的教学文化,用分工换能效,可以产生“1加1大于2”的倍增效应,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思维特色,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运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课程实践资源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多种路径的有机统一,现代教育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因此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必须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相结合,“教”的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的质量上。

利用计算机指导学习是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其特点是“通过计算机与使用其他终端学习的学友展开讨论,使教学过程变为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过程,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个别指导和交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3]。

通过建立虚拟课堂“天空教室”,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展示课程内容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一些被教师在课堂中“挤占”了的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可以在这里得到补偿: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学习组织和指导者”即教师的引领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在线围绕同一话题“帖来帖往”、共同探究,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在这里,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讨论、思考的乐趣,不正确的观点可以得到甄别,质疑的问题有人解惑,独到的见解可以实现共享,最终达到澄明观点、拓展思路的效果。通过“人机对话”既可以实现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较难实现的指导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统一的集约、综合效应,同时又可以取得学校与社会之间立体式的传导交流。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

[1] 李亚彬.切实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N].光明日报,2012-07-02(02).

[2] 章明明,冯清梅,韩劢.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93.

[3] 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年:课程与教学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4.

猜你喜欢
热点大学生课程
热点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结合热点做演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