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正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吗?——对深圳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思考

2013-05-14 07:30高声敢肖承蔚
城市观察 2013年4期
关键词:消费性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

◎ 高声敢 肖承蔚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发布的《国际城市蓝皮书》中对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提出了警告。蓝皮书认为,北京和上海两地在人均GDP从1万美元进入到2万美元的阶段,如果服务业发展过快,可能会因为“鲍莫尔病”,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比较慢导致整体经济放慢,而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

2012年,深圳市人均GDP达到1.95万美元,接近2万美元。从2004至2012年,深圳市的一个经济现象十分显著: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深圳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处于稳步上升,而GDP增长率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见图1)。毋庸置疑,深圳市人均GDP将在2013年突破2万美元大关,但是中国社科院对北京和上海的警告不得不引起重视和思考: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后,深圳市GDP增长率会不会因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而出现停滞不前?

图1 1979-2012年深圳市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GDP增长率(%)

二、“鲍莫尔病”的由来及对深圳市经济发展的验证

“鲍莫尔病”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于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制造业是“技术进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而服务业是“停滞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因此,当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名义工资都会上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产出从而对冲了名义工资的增长,而服务业由于劳动生产率较低,名义工资的上涨将使得服务业生产成本提高。为了经济均衡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实际产出比例应保持不变,那么劳动力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相对较低的生产率将导致整体经济增长受阻,出现经济增长率下降,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

深圳市经济发展是否已出现“鲍莫尔病”,是否正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呢?根据威廉·鲍莫尔的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深圳市经济发展进行验证:第一,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否相对制造业(这里指第二产业)低;第二,劳动力是否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第三,服务业成本是否较高。

1.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深圳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制造业较低吗?从表1来看,无论是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还是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比重与就业人数比重的比值)都表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比较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难发现:深圳市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对于深圳市而言并不存在。事实上,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年提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假设时,未曾想到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可以通过参与技术进步来提高整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表1 2004-2011年深圳市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2.服务业就业比重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11年期间,深圳市服务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10.24%。从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来看,深圳市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从2004年的34.29%上升到2011年的49.87%,增加了15.58个百分点。从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值来看,深圳市在该比值上由2004年的1.356下降到1.004。

2004-2011年深圳市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率、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以及二三产业人数比值充分表明,深圳市第二产业相对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由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

图2 2004-2011年深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2003年=100)

3.服务业成本变动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11年,深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均呈现上涨态势,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成本都在提高。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说明,服务业成本过高的现象并没有发生。其原因也是由于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使得整体服务业价格指数偏低。

三、生产性服务业地位及国外城市发展经验

通过对深圳市2004-2011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就业人数变动以及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深圳市劳动力正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但结合其他两个指标来看,深圳市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鲍莫尔病”,近期不大可能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演进理论表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演进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社科院提出“服务业发展过快,可能会因为‘鲍莫尔病’而落入后中等收入陷阱”的警告则是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内部产业发展顺序,即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缓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其原因在于:第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经济系统中就会涌现出专门提供诸如财会、营销、咨询、物流等服务的独立市场主体。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是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从企业内部向市场之中的自然扩展。伴随这一趋势,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会得到优化、核心竞争力会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会得以提高,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整体经济的创新力与竞争力随之提升。第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分工细化,以“微笑曲线”为代表的分工模式成为主导。“微笑曲线”的两端即生产的上下游阶段,是以研发、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这些阶段的附加值较高。生产性服务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一纽带,制造业逐渐“服务化”,服务业逐渐“机械化、自动化”,两大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放在服务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巴黎、伦敦和旧金山等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也表明这个观点。

表2 服务业就业人员变动趋势(2004-2011)

(一)巴黎: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005年法国政府开始打造竞争产业群,其中2011年巴黎投入了34.57亿欧元发展信息与通讯、航空、生命科学、汽车等九个产业群。在九个产业集群中,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投入最大,占九个产业集群投入总额的40.5%。在2009-2011年的三年间,该产业群的企业数量增加了101家,受政府补贴的企业增加了131家,总投资增长了23.81%,其中财政投入增长了43.17%。

通过打造与生产性服务业对接的高端制造业以及对生产性服务产业群的大力扶持,2011年巴黎通讯和金融业在法国的区位商指数分别达到2.3和1.7,已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2011年深圳市两行业在全国的区位商指数分别为1.34和1.38)。与此同时,高端产业群的发展也吸引了高端人才的集聚。2008年巴黎就业人数中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员占28.3%,中级技能人员占25.5%,分别比法国平均水平高15.3和0.9个百分点。到2010年,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员的比例达到29.9%,中级技能人员占26.0%,巴黎全市就业人员中40%拥有高等学历(2011年深圳市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约占20%)。

表3 2009年和2011年巴黎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发展比较

(二)伦敦:劳动力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

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是伦敦市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就业人数比从1998年的37.47%上升到2007年的43%(2011年深圳市该行业就业人数比重约为15.78%)。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见图3),金融中介、交通仓储通讯从事的人员较多,在2007年伦敦407.8万就业人员中分别有32.58和30.28万人从事这两个行业(2011年深圳市764.5万就业人员中从事金融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员分别为14.24和29.44万人)。

(三)旧金山:消费性服务业劳动成本低

若以劳动力年平均工资来代表劳动力成本,从2011年旧金山市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高出平均成本的60.43%,消费性服务业低于平均成本的42.37%,两者相差102.8个百分点(2011年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高出平均成本的28.31%,消费性服务业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11.33%,两者仅差39.64个百分点)。从2002-2011年服务业劳动成本的变化来看,巴黎市2002-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劳动成本增长幅度是消费性服务业的3.16倍(2002-2011年深圳市的这一比值为1.47)。旧金山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显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横向比较,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远高于消费性服务业;二是纵向比较,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幅度远大于消费性服务业。旧金山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高有助于吸引劳动力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更有利于高端人才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而生产性服务业高生产效率又能够对冲由劳动力成本带来的服务业成本上升,促进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3 2007年伦敦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就业人数比重

表4 旧金山市生产与消费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变化比较

四、政策建议

深圳市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决定深圳市能否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能否走出经济增长低谷期,也是实现深圳市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此,深圳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合理规划服务业的结构发展

树立“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缓消费性服务业”的服务业发展理念,在统筹协调、制度管理、政策支持、行政管理、资金保障、人才供给、土地供应等方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根据深圳市六大行政区和光明等四个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夯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石

继续加强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高端产业集聚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人才促进高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发展留住高端人才”,进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术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

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继续加强对金融、物流、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以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物流等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接,深入调研破除对接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促进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入融合。

(四)抑制消费性服务业成本快速上升

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消费性服务行业,如教育、医疗卫生等,激活消费性服务行业市场活力,不断降低消费性服务业劳动力成本。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缓解深圳市教育、医疗卫生等消费性服务业的供需缺口压力。

(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

加强对深圳市经济各部门“投入-产出”中服务投入的统计,建立全面准确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统计体系。重点跟踪监测大中型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加强这些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情况的统计监测,及时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决策制定提供充足依据。

[1]顾乃华,夏杰长.生产性服务业崛起背景下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再检验——基于中国 236 个样本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贸研究, 2010, 21(006): 14-22.

[2]邱小欢.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特征分析: 对鲍莫尔 “成本病” 的检验[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06): 52-57.

[3]王耀中,陈洁.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研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2 (6): 123-129.

[4]靖学青.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1 (6): 36-42.

[5]卿前龙,陈昭,胡跃红.服务业:“鲍莫尔病”还是经济发动机?——美国的经验数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 2009, 5: 77-81.

猜你喜欢
消费性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
由“消费性”阅读走向“生产性”阅读
——“习作单元”阅读文的教学指向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