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减轻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受

2013-05-30 07:35王本慧
当代医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全麻插管呼吸机

王本慧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气管内的麻醉和抢救患者技术。史鸿燕等[1]报道全麻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焦虑、窒息等不适感受,易引起吐管、脱管、自行拔管等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全麻清醒拔管后,也会因该项操作技术带来恐惧害怕等长期的心理阴影[1]。笔者在2009年2月-2011年9月对62 例常规手术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112 例,男70 例,女42 例,平均年龄51.07 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0 例、初中至中专52 例、大专及以上40例。将112 例确定要进行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62 例和对照组50 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手术,颈部、喉部手术除外。拔管时间在术毕后(2.05±0.43)h,拔管时机为清醒状态,生命体征平稳,符合拔管指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麻醉中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在该项研究前对已经完成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预调查,以确定该项研究的调查内容,然后根据预调查结果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术前对全麻气管插管的了解情况,以及清醒后插管中的感受及需求、拔管后的感受及影响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12 份,发放时间均为全麻清醒拔管后,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回收有效问卷112 份,有效率为100%。

1.3 护理干预过程及内容 干预组患者从麻醉科会诊将选择全麻行气管插管时到手术结束拔出气管插管后全程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1 术前干预 由于患者对麻醉的认知度不同,有些患者担心麻醉中出现意外或者其他的并发症,而对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对由于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容易导致的后遗症也有较多的顾虑;有些患者对气管插管的了解比较少,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因素,都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2]。要求责任护士熟记每一位患者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全麻知识的了解度。根据掌握情况首先对该患者进行全麻及该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全麻的目的及安全性,全麻的过程,如何配合,拔管的过程,清醒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异样感觉,如何配合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样让患者对全麻有一定了解,同时拉近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距离;每周二、五组织将行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观看幻灯,展示全麻的目的、气管插管的过程、相关器械(如气管插管)、吸痰的操作、清醒后应该如何配合呼吸机及吸痰、拔管的过程。让患者全方位了解整个过程,减轻顾虑。同时口含牙垫进行呼吸配合训练,有利于清醒后与呼吸机配合,减少对抗。

1.3.2 术中干预 手术室护士热情接待患者,调节室内温度,介绍手术室环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士熟练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插管,插管时动作轻柔,防止动作粗暴引起粘膜损伤而造成拔管后咽喉疼痛。

1.3.3 术后干预 患者术毕转入麻醉恢复室或ICU,调节室内合适温度,保暖,常规约束双手。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心电监测,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若患者出现手足躁动或挣扎动作,分析躁动原因,如果是伤口疼痛引起,及时、良好地进行术后镇痛,术后伤口疼痛不仅使患者难受,且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而增加心脏做功;应避免训斥或强行制止,可以利用中间清醒阶段唤醒患者,患者神志清醒后进行说服引导,运用手势或写字板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求与不适,告知患者现在手术已经完毕,需配合呼吸机辅助呼吸,告知可能预计拔管时间,使患者安静,减少刺激、消除引起躁动的因素:包括减少或即时拔除有创性的各种导管和引流管刺激。多数患者对经口插管的刺激难以忍受,患者躁动时又容易导致导管脱出,因此,当患者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在指令下能睁眼、有吞咽咳嗽反射动作后,即可协助医生吸净气管内、口腔内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轻柔,减少气道刺激;轻柔的拔除气管导管,给予面罩吸氧,密切观察患者拔管后的情况[3]。

1.4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由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心理感受,分为6 项内容,分别为拔管后有无咽痛、有无恐惧、有无焦虑、有无孤独、有无不安全感、有无绝望。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采取问答式方法,回答结果由护士在相应栏内打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不良心理感受发生情况见表1。对照组中有恐惧、焦虑、不安全感感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咽痛、孤独感及绝望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不良心理感受发生情况[n(%)]

3 讨论

全麻因具有安全性高、适应证广、麻醉效果容易管理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气管插管作为全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操作技术,由于插管对喉部和气道的刺激及损伤,以及患者清醒后因活动受限、不能正常交谈、对环境陌生、吸痰刺激等原因,容易出现不良心理感受。本研究干预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上述不良感受发生几率明显降低。在手术前通过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麻及手术相关知识的介绍,让患者了解全麻的过程,认识相关器械的作用,回答患者的疑问及顾虑,这样会减少患者的焦虑,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麻醉时及术后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在麻醉时通过再次向患者对插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患者对气管插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插管时动作轻柔可减轻口咽部的损伤,避免拔管后咽部疼痛;术毕患者清醒后通过不同方式告知患者手术已经结束,了解患者不适及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安慰患者,告知患者需要如何配合才能尽快而顺利拔管。吸痰及拔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减轻损伤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通过插管前、插管中、拔管前各个可能引起患者不适环节的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史鸿燕,肖菊青.全麻后带气管插管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3):331-332.

[2]梁琳琳.气管插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医药版),2010,10(1):59-60.

[3]吴继翠.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113.

猜你喜欢
全麻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