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

2013-07-24 07:56汪增相
学理论·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汪增相

摘 要:《世界古代史(下)》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世界通史》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做到:第一,要能够从通史的高度统筹教学内容;第二,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方法;第三,要能够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90-03

《世界古代史(下)》(又称《世界中世纪史》、《世界中古史》、《世界通史(中古部分)》等),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上接《世界古代史(上)》(又称《世界上古史》),下启《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通史》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自1994年从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分配到阜阳师范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并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课程的教学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思考,也有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经验。下文对此做一粗浅论述。

一、从通史的高度统筹教学内容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通史意识,站在世界通史全局的高度对教学内容做出统筹安排。

首先,要根据《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目的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所谓世界历史,其实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原始的社会形态不断向高级、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过程,以及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彼此孤立到逐步开放、不断交往,并最终成为统一联合的整体世界的(“地球村”)的横向过程。《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两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换句话说,《世界通史》大课程就是要说明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且一体化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作为《世界通史》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自然要服务于这个目的。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了解并把握这个目的,而且要根据这个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或教学主线——即课程不仅要说明人类社会在中世纪阶段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要讲清此阶段各区域、各文明间相互交往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中世纪史,而非国别中世纪史或区域中世纪史的简单综合。

其次,要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师备课时,要将中古(中世纪)阶段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给以恰如其分地定位。唯有如此,才能较科学地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将一些低级趣味的人物、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讲特讲,而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置之不顾或讲之甚少。

最后,要对中世纪时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进行贯通的考察。中世纪时的一些历史事件,通常有上古历史传统的影响,而对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而言又往往成为新的传统力量。同样,中世纪的许多文化现象,也往往有其上古的渊源,并对后世具有重大历史影响。教师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时,就需要进行贯通的考察,而不能将眼光局限在中世纪阶段。这样做不仅可以大致说清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以历史发展的整体映象,而且有助于与《世界通史》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符合课程本身的承上启下性。如讲述阿拉伯人的扩张,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列举出上古时期中亚、西亚和北非、东南欧这些地区所出现的跨洲际性大帝国,让学生理解阿拉伯帝国的出现,不仅仅是阿拉伯人武力扩张的结果,也有上古这些地区走向统一的历史传统的影响,且是这些地区走向统一过程的更高阶段。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适当了解阿拉伯扩张对近现代世界(尤其是西亚、北非)民族、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又如,讲述中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上古阶段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一回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中世纪时印度种姓制度所发生的变化(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对近现代以来印度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要作适当介绍)。此外,对于像印度教、天主教等中世纪其他重要文化现象,也都要做必要地贯通考察。当然,既然讲述的是中世纪史,教师在授课中还是要以这些事件和文化现象在中世纪阶段的情况作为主要内容,避免因涉及上古或近现代内容过多而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世界古代史(下)》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出发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也只能是居于“主导”的地位——主要任务是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既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由《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课程内容不仅头绪复杂且年代久远(讲述的是人类在中世纪阶段的发展史)、时间跨度长(约1500年)、地域跨度较大(涉及世界亚欧非美四大洲),但教学时间很短(仅一学期约40-50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给学生和自己正确定位,并选择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下努力自学看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下六种方法:发讲义、做综述、开书目、讲信息、做比较、搞讨论,应该说较为符合上述要求,是可以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加以采用的。

所谓“发讲义”,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讲义或教案在课程开始时发给学生(笔者的做法是将讲义挂在“网络硬盘”上,并把提取码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去下载)。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对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思考,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或课下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则可以借此在课堂上对讲义或教案中的一般内容不讲或略讲,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重难点上,放在对学生的答疑解惑上。当然,实行了这种做法后,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前做非常充足的准备,且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还要想到如下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其一,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并指出教师讲义或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字表述的不当、史实的出入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当众向发现问题的学生表示感谢并加以改正。其二,学生有可能会对教师讲义或教案中以及课堂上表述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有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下(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耐心地与学生展开讨论,直到双方能够达到一致。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一致并不一定是学生接受了教师观点,如果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发现学生的观点更有道理,教师也应虚心地加以接受。

所谓“做综述”,不仅是指课程“绪论”部分对世界历史在中世纪阶段发展情况的概括介绍,也指课程各章开头对相关地区在特定时期历史发展大势所做的总体叙述。绪论部分的“综述”相当于课程学习的总纲,而各章的“综述”则涉及的是本章学习所要关注的重点。做这种“综述”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较为明析的线索,并培养学生总揽历史全局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开书目”,是指教师授课时应开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或在具体讲授每一章时,列出与其内容有关的重要参考书目)。要说明的是,教师“开”书目,不能简单地开出一个书单就了事,而是有较高的要求:第一,要自己先阅读过所开的书籍,并能够向学生推介其中的重点书籍;第二,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获取这些书籍的途径(图书馆、相关网站等);第三,要对学生提出阅读任务,明确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书目中的几本书在课下作重点阅读,并要求学生看书时做读书笔记(可以采取适当方式检查并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不过,由于是学生是大一新生,教师要对学生作读书笔记给予一定的指导,要告诉学生读书笔记不应只是简单地摘抄,而应当能反映自己读书时的心得、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所谓“讲信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要就一些与《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有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向学生适当介绍学术界的观点。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课后有重点、带着问题看书,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和初步研究世界中世纪史的兴趣。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在平时多留心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以便在上课时根据课程需要随时提取出来。

所谓“做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将同一事物做古今的比较,或者将一些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目的是找出其异同。《世界古代史(下)》课程内容涉及中世纪时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和美洲大陆上的诸多文明,教师在授课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尤其是进行中外的比较,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拿来进行比较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这里仅以几个差异性比较为例,加以说明。如在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中国和西欧都遭到的游牧、半游牧民族的巨大冲击,但中华文明传统并没有出现如西方那样的大断裂;又如,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虽是受中国影响而发生的,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显然也是学习或者说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产物,但与中国封建制度相比,其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又如,印度封建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土地经营体制,既不同于西方的庄园制度,也不完全相同于中国的个体家庭经营体制,而是“村社”的形式;又如,西欧和东欧在中世纪后期都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但这种发展在西欧造成了农奴的解放,而在东欧却导致农奴制度的强化;又如,在英法两国,城市的发展推进了两国王权的强化和国家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城市的发展却造成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又如,中国和西欧在中世纪后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作这种差异性比较,而且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做这样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在这些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以思考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深化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

至于“搞讨论”,也就是“讨论法”,在《世界古代史(下)》的教学中可以与“比较法”配合起来加以运用。例如,教师在做了上述各种差异性比较并让学生在课下思考差异的成因之后,就可以适时地搞一些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觉得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讨论无法深入开展,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寝室为单位分组继续讨论,并作好讨论记录。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居于引导者的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而自己则要耐心倾听,并在适当的时候发表意见供学生参考。教师应该认识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今天的教师已经不是教学领域的绝对权威,在讨论中教师固然可以启发学生,但学生的一些思想火花也会引起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可能会修正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除上述几种方法外,如提问法、练习法等,也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可以适当地采用。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下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并要鼓励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见解。教师可以在下课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课下辅导的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维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整合起来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电脑上播放,并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自2000年始至今,一直坚持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PPT)上课。以笔者的经验看来,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至少有如下两大好处:第一,便于教学资源的展示。《世界古代史(下)》与其他历史学课程的教学一样,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和相关的历史图片的展示,讲述当时的国名、地名也离不开历史地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却可以在讲到相关问题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调出事先准备好的文献资料或图片,操作十分便捷。第二,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但总学时却非常有限(仅40-50学时)。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和史料、图片(包括历史地图)的展示往往要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却可以将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其他过去需要板书的一些重要文字信息在课件上事先设计好,并将相关史料和图片也在课件上链接好,上课时只要点击出来就行了,这无疑会大大节约教学时间,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有利于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世界古代史(下)》的课任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势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改善。

不过,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熟悉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构成,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系统的开关、屏幕的升降、声音的调节、视频的播放等。否则,就有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要能够自制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应该自己动手,最好不要假手他人。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熟悉课程的内容、结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最知道课程有哪些重要文字信息需要板书,最了解在何处需要使用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不过,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除了要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外,还应该认识到:制作课件前要认真准备好课程需要的相关材料(讲义或教案、史料、图片、历史地图、视频等);课件内容不应该是讲义内容的翻版,而应该重点反映课程的结构、重难点、课程相关内容所需要的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课件的界面必须做到简洁大方且固定不变,不应搞得花里胡哨,以致喧宾夺主;课件文字的色彩要根据课件界面情况而定,应与界面形成明显反差,以突出文字本身,但一般情况下,一个课件使用的文字色彩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标题、一般内容、重点内容各一色),且要固定下来,否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课件画面的切换、文字的出现和图片的展示等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动画,但要简单些,且最好不要有声音,以免分散了学生课堂注意力。

第三,要避免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教师上课既要能够使用多媒体,但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要能够将两种手段配合起来并达到最优化,更要能够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出现多媒体设备故障而又不能及时修好的情况下使用传统手段正常上课。教师在思想上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就能将课上好,以致授课时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激情,只是非常死板地点击课件和念课件的内容。此外,教师授课时也不能为课件所束缚,眼睛只是紧盯电脑屏幕,而要注意学生的课堂状况,要对学生的课堂情绪做出及时的反映,否则课堂就会真正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不能形成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马克■.大学历史教学浅谈[J].历史教学,2001,(1).

[3]谢振治.历史教学应突出文明史的视角:高校世界上古中古史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