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

2013-08-15 00:49
大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编程教学质量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适时地迎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得到了迅猛发展。鉴于高职教育的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为了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探究并建立科学合理且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体系迫在眉睫。

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相辅相成,而实施高职院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自身特色。本文以《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例,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整且行之有效的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体系。

1 借鉴企业工作过程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模式,合理应用于课程实践教学中

高职教育倡导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践课程教学而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尤为重要。通过对中软国际、联盟科技、华都宏软、光网电讯等多家信息技术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会同多名项目技术专员进行研讨座谈,以“工学结合”、“项目质量评价”为切入点,汲取了多家企业基于软件工程过程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动态网站建设的工作过程模式及质量跟踪评价机制,遴选出其中契合高职特色,并适用于《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的部分,从质量跟踪与评价的全新角度来解读“工学结合”及“仿真教育”模式,从而启迪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规划设计出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方案,进而科学合理地应用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

2 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具体实施方案

《JSP网络编程》课程是一门集Java技术、静态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Web动态网站开发建设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基于JSP动态网站建设的分析设计、编程开发、拓展应变、测试集成的能力,以及规范、严谨、互助的团队协作能力,显而易见,实践教学环节贯穿该课程始末,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例,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方案融入其中,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参照企业实际项目分工评价标准,根据角色细化出学生具体评价内容

引入企业实际动态网站建设过程的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机制,参照企业项目团队人员分工情况,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将学生分组,每组推选1人为组长,即该组课程设计负责人,协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质量跟踪和监督评价。这样,每组学生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高效的《JSP网络编程》课程设计团队。团队成员可根据个人能力和意向选择“团队角色”,具体“团队角色”包括:

(1)动态网站设计人员(1人):进行网站需求分析,规划具体网站功能,设计页面名称及显示内容,提交完整的需求分析及网站设计报告。

(2)动态网站主开发人员(2人):搭建网站框架,编写JSP动态网站主体代码,开发人员之间功能模块分工明确,有完整的功能代码注释标记。

(3)网站美工及资源提供人员(1人):收集资源图片、文本信息等,把握网站美工风格、色调,美化网站。

(4)数据库设计开发人员(1人):进行网站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完成动态网站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5)网站测试人员(1人):监控网站开发进度,对每节课所完成的网站开发内容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并提出改进意见。

(6)动态网站推广展示人员(1人):网站应用推广,详细介绍网站内容,进行网站展示,需要制作演示文稿描述过程。另外,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过程中,试讲一段教材内容。

可根据课程具体情况修改角色内容和人数。每个“团队角色”成员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并参照企业实际项目团队人员分工评价标准,根据角色细化出各个学生具体评价内容,制定合理详细的“学生角色扮演评分表”和“课程设计网站评分表”。

2.2 积极采用“学生演示”的教学方法, 进行多方共同评议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境中教学网的“学生演示”功能项,将各组学生课程设计阶段性成果、最终成品直观地展现在实践教学课堂上,由各组动态网站推广展示人员(团队角色之一)制作演示文稿,进行公开汇报展示,详尽描述课程设计动态网站的开发过程,每个团队成员所完成的角色任务情况等。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听课教师、教学督导(教务处、督导处)、企业项目技术专员,会同任课教师,以制定的“学生角色扮演评分表”和“课程设计网站评分表”为标准,进行多方共同打分评议。在“评”中改,在“议”中学,通过多方评价,一方面开阔了思路和眼界,能够更客观及时地发现问题,准确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教师“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之间的沟通,营造出了浓厚的实践课程学习氛围。

2.3 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科学合理地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PDCA循环方法

课程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借鉴其中标准的软件工程过程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在《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PDCA循环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文件控制和记录控制。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质量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它适用于所有过程,是过程管理中的通用模型。PDCA分别代表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处置)。四阶段依次循环作用,不断提升。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PDCA循环方法,即策划-要先进行详尽的策划安排,根据整体及阶段性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资源;实施-依据策划方案,按部就班,认真实施执行;检查-对实施执行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定期评价课程阶段性教学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处置-针对评价结果,分析及总结形成原因,积累经验,巩固成绩,对遗留和欠缺问题重新进行策划,进而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阶段,从而能有效地优化课程教学成果,持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

2.4 建立细致完善的整体和阶段性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方案

一方面从整体把握实践教学效果,细化课程节次安排,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准备充分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发动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开展课程座谈会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协作,积极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完成优质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每阶段课程实践内容进行有效地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课程每阶段伊始,各组需要制定详尽的“课程设计计划表”,并于每节次实践课程之后,按时填写“课程设计跟踪记录表”以量化课程设计完成程度,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质进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和阶段性评价依据“课程设计网站评分表”,由学生、教师、企业专员等多方共同评价完成。

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一定要做到“写所需,做所写,评所做”。本着以深化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核心的《JSP网络编程》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实施方案,可推广至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相关综合性开发实训类课程的建设,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

[1]刘元林,孟庆强,潘莉,胡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

[2]敬代和,周玉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3]尹平,许聚常,张慧颖.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评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编程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