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的适应与选择——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2013-08-15 00:45朱剑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0期
关键词:林纾译者译文

朱剑虹

朱剑虹/湖南警察学院讲师,硕士(湖南长沙4100138)。

林纾(1852-1942),近代翻译家,名齐严复,翻译西洋小说一百八十余种,计一千数万字[1]121,其《黑奴吁天录》启人深思,影响深远。但是,林先生不通西文,翻译全借他人之口,落笔转译成文言文,期间多有增、删、漏、改之处。中国译界对林纾的翻译虽从文学、文化、话语、操纵理论、目的论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但基本都是围绕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注重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很少关注翻译过程和译者的主体中心性。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过程中作出的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明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发挥了主导作用。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

古今中外译界不乏“适应”与“选择”的述介。尤金·奈达(Eugene Nida)在他的《翻译新视角》中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2]7。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也曾指出 “翻译理论关心的就是选择与决定,而不是源发语篇或者目的语篇的运作原理”[3]19。简言之,翻译就是适应和选择。

胡庚申教授(2004)所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环境入手,论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适用于翻译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构建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译文生成的过程就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总和。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适应和适应性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4]11-12。

适应与选择是翻译过程的实质,亦是译者的一种本能。翻译由于“适者生存”,“适者长存”,译者需要对“需要”、“能力”、“环境”等“内”和“外”因素进行适应与选择,不断追求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二、译者对内的适应与选择

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对内包括对需要和能力的适应与选择。

(一)译者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译者从事翻译活动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社会需求和精神追求。林纾一生清贫,但从教二十余年解决温饱之需不成问题。林纾译书时代,外国列强凭借武力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清政府软弱无能,甲午战争全线崩溃导致民族危机。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爱国文人,林纾最初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报效国家,但是七次失败的经历迫使他放弃了这条道路。作为维新运动的拥护者,林纾“尤不甘屈虎视眈眈诸强邻之下”,他认为:“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惟有译书”[5]133。因此,林纾适应中国现实环境,选择译书救国。

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 提出“小说界革命”,他认为中国传统小说 “地位低微……西洋小说却是文学的正宗……译印域外小说,便是小说革命的第一步,也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了”[6]3-4。可见,Uncle Tom’s Cabin进入林纾的译著视线合情合理,它惊醒国人的危机感,激起国人的爱国之心。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既是迎合了时代的现实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审美和文化需求,既是林纾爱国情怀的寄托,又是反帝保种思想的表达。

(二)译者对能力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为了译品“整合适应选择度”的目的,译者总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译那些自己无把握的或把握不大的作品;尽量选择那些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相匹配的作品翻译。[7]104

林纾自幼饱读诗书,嗜书如命,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他尊桐城派,专力于古文,成就显著,在文学界声誉颇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林纾所处的封建社会,中央大国的意识根深蒂固。出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敬崇,他以“古文家”立场着手译欧洲小说,翻译《黑奴吁天录》时,也遵循 “开场、伏脉、接笋、结穴”的“古文家义法”。另外,林纾用桐城派嫡传的文言文行文吸引当时中上阶层的兴趣,因此,林纾将转译的文字表述的形式定为文言就不难理解,这正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三、译者对外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对外的适应与选择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转换。

(一)对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

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8]8。晚清时期的文人教育仍然是以文言文为主,文言文的翻译更容易吸引士大夫阶层的眼球。另外,林纾用文言文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已经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国人对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力。林纾“虽译西书,未尝不绳以古文义法也”。他的翻译多用四六骈语、词句对仗、语言优美。如 “but then there came evil times.”[9]362译为 “孰知日丽春浓之际,即为水流花谢之期。 ”[10]174将“Still waters run deepest.”[11]299译为 “凡极深之水,阴冷到底,转无风涛。浅濑恶溪,一望见底,而雷喷雪溅之声,转嘈嘈震耳。”[12]146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林纾并非严格遵照文言文法,他的翻译既保留了义法、意境,又适当运用白话文散文体,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易读性。

(二)对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13]8。中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译者在进行源语言转换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关注双语的文化内涵平衡,关注译入语文化中读者的接受状态,避免从译语文化出发曲解原文。林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使译文符合中国大众的欣赏习惯,他将原文改译成中国式章回体小说,将西方文化意象和价值标准进行中国化改造。例如将“Evil rolls Eva’mind like dew off a cabbage-leaf.”[14]247译为“此女盖出水新荷耳。骤雨密点,不能有一星之驻。如吾夜娃尘污何得遽侵。”[15]117白菜叶(cabbage-leaf)译成了新荷,符合中国文化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意象。如将“cabbage-leaf”译为“白菜”,中国读者难以响应共鸣,因为在中国白菜只是一种毫无象征意义的普通蔬菜,与夜娃不受环境影响的良好品质无法等同。此外,林纾删除了与封建礼教思想相违背的部分以及冗笔、赘笔和无关紧要的插笔。原为四十四章的《Uncle Tom’s Cabin》翻译成《黑奴吁天录》仅剩9万2千字(黄继忠译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为34万字)。在第四章中原有十多页对黑奴的生活和唱赞美诗的细致描写,经林纾翻译后仅剩一页,只保留了奴隶贩子买下汤姆的情节。

(三)对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转换是指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6]8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为了确保原文的意图在译文中的恰当体现,译者不但要考虑原文的语法含义文化含义,更要注重其内在交际意义。在《黑奴吁天录》跋中林纾指出:“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17]206。很明显,林纾希望通过翻译《黑奴吁天录》警醒国民,激发热情,救国保种。为了有效地激起读者的抗敌情绪,林纾删减了黑奴感到幸福快乐的场景。例如,原文第四章有关乔治教汤姆叔叔学习,黑奴们举行宗教晚会的描写多达12页,但林纾的翻译却只留下了寥寥几句“解而培夫妇仁爱,克鲁夫妇亦欢聚,有天伦之乐。汤姆常受学于主人之子名乔治者,所以稍能读书。乔治亦甚昵之,不以常奴齿。一日傍晚,汤姆为邻人延饮,宾主歌呼,方极酣嬉,而丧败意致之事至矣。”[18]13。原文第四十三章有一段哲而治的书信,表明他渴求自由、平等,确定前往非洲的利比亚,投身于建立文明的国家。林纾为警醒国人国难当头,将此段改译为“须知有国之人与无国者,其人民苦乐之况,何啻霄壤。吾今会念同种之羁绊于美洲,禽狎兽侮,无可致力,脱吾能立一国度,然后可以公法公理,向众论申,不致坐听白人夷灭吾种,盖欲振刷国民之气,悉力保种,以祛外侮。吾志致死不懈矣!”[19]203读者从译文当中更加容易体会到保国的紧迫感和重要性,从而感同身受,团结起来。

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林译 《黑奴吁天录》的成功之道在于他对个人需求、社会需求、自身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做出了恰当的适应和正确的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描述、分析和解释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途径,我们可以借助生态翻译学知识评价翻译和指导翻译实践。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Beeby,A.,D.Ensinger&M.Presas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C]//Barcelona.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8

[3]Newmark,P.App roaches to Translation [M].Ox ford:Pergamon,1982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福康.中国翻译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王宏志.导言:教育与消闲——近代翻译小说略论[A].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13][1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9][11][14]Hamer Beecher Stowe.Uncle Tom’s Cabin [M].New York:Bantan Books Inc,1981:362

[10][12][15][17][18][19]斯陀夫人著.林纾,魏易译.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林纾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