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3-08-15 00:50□文/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文/赵 欣

(河北银行总行 河北·石家庄)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宏观职能,又有着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人们总会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而且还没有形成对流动性监管的自觉意识。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只注重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良好表现,对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视度不高,对资产管理策略和负债管理策略的完善不积极,这使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其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造成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获取主动负债的能力。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在批发和零售业务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处于劣势地位,就产品种类、质量和资金的安全性而言,与外资银行很难抗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受到冲击的可能性逐步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日趋走弱和国外市场复苏乏力,银行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开始进入集中爆发期。同时,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金融环境和银行系统正在与世界市场对接,而国外银行因为流动性风险而破产的案例也有可能在我国银行身上上演,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加大。根据有关国内外监管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结合对国内外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分析和借鉴,监管机构和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

(一)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因流动性风险而倒闭的银行很少,绝大部分银行从上到下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就显得较为薄弱。管理层不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没有按要求建立起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更不用说加大投入建立流动性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在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仅仅以满足银监会的监管目标为主要任务。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沟通力度,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同时,提出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要求银行在软硬件上予以满足。

(二)完善银行监管策略。商业银行根据不同指标的有效程度,设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管策略。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门应在总体上把握其流动性风险状况,重点关注特定指标异常情况下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状况,在经济形势趋弱时,同时关注特定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变动情况。

(三)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根本在于银行自身,银行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者,能否积极有效地实施流动性管理办法是防止流动性风险爆发的决定因素。

1、提高全体员工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警惕性。针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意识不仅要灌输到银行的管理层,更应普及到银行的全体员工,需要银行全体员工对银行流动性风险有较强的意识。

2、保持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流动性风险可能对银行乃至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就显得特别重要,期间难免出现权力和利益等方面的冲突,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保持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3、实施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随着业务机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均存在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需把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所有要素都考虑在内,实施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三、近期国内银行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去年国内银行集中爆发了各类银行风险,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的案件不断发生,银行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压力逐渐加大。近期国内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根据我国银监会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要求,银行须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流动性风险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框架。

(二)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员工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形成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识,而且能够提高员工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开展培训可以选择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测评各类风险案件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针对国内发生的“上海钢贸企业信贷断链案”、各地频发的票据案、“杭州担保圈案”、“上市公司高额负债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案”和“房产企业资金紧张案”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案件进行综合性测评,不定期的开展各项压力测试,根据测评结果调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同时,商业银行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上报风险水平以赢得政策支持。

(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作为保持资金稳定的主要任务。我国商业银行经常在每月末、每季度末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巨额短期资金来“冲时点”,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大额资金的不正常流动不仅会增大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而且也会对银行造成灾难性的冲击。事实上,“冲时点”的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了银行在流动性风险防范方面的不足,这种被动式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无疑可能放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想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应成为商业银行近期开展流动性管理的主要任务。

[1]邓方园.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

[2]李雪,张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研究[J].商,2012.9.

[3]周莉莉,陈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经济问题探讨,2010.5.

猜你喜欢
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