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2013-08-15 00:50陈胜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旅行社线路经营

□文/陈胜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管理课程。该课程以诸多管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注重实践,也是重要的职业拓展课程,具有涉及知识广、运用能力强、辐射岗位多的特点,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旅行社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课程目标主要有:

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旅行社管理的总体认识、旅行社管理者的知识和观念要求、旅行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旅行社管理的宏观背景等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念;能够开发设计旅行社产品并为不同的产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促销组合;能够客观分析旅行社管理的宏观环境;能够准确预测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管理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和正视自我;增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意识。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利用在高校执教多年的经验以及通过对在其他高校任教的同学朋友的访谈发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1、教材建设滞后。当前,关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材众多,但是内容编排上区别不大,且过于强调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忽略了“旅行社”这一主体,与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脱节,不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些高校选用教材内容陈旧,出版时间久远,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早已不适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适应我国旅行社的发展需要。

2、注重课程讲授,忽略实践培训。当前很多院校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知识本位”模式,注重向学生灌输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大部分高校没有固定的旅行社实习基地,甚至也没有校内旅行社实训室,但单纯地依靠课堂讲授很难使学生做到让知识在融会贯通中实现举一反三。

3、专业层次混淆不清。旅游管理专业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而一般来说,各层次均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不同的培养层次应有不同的培养要求。目前,这种差异在该课程中难以得到充分反映,普遍情况是:专科课程是本科课程的平面压缩,而研究生课程是本科课程的重点重复。更为甚者,有些高校在教材选用、学时分配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差异,导致出现了“高职高专学不懂,本科学不透,研究生学不到”的局面。

(二)课程教学实施方面

1、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招聘的教师是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有着比较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旅行社实践工作的经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我国旅行社的日益壮大,任教教师的知识体系愈来愈不适应,在课堂讲授中很难将旅行社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搬到课堂进行讨论分析,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动态也将越来越脱节。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将越来越不适应旅行社的发展。

2、教学方法老套。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教学现象仍广泛存在,这种单纯的课堂讲授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走神或做其他事情。这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压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1、学生考核方式老化单一。在该课程的考核上,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依赖于期末的笔试成绩。

2、课程评价失真。多数高校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缺失评价环节,同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大部分高校仅仅停留在期中或期末时学生对老师的评教上,而学生或因个人情绪或碍于情面等而草率填写,导致出现课程评价失真的现状。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选用合适的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材料和依据,也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水平。目前,多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材或以管理学的体系编写或内容过于陈旧,基本上不能与旅行社行业动态与时俱进。因此,高校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应注重旅行社的知识特色,既要有关于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要有旅行社企业业务操作知识。条件许可的高校还可以考虑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地旅行社业发展动态,纵观我国及世界旅行社业发展趋势编写教材,以适应旅行社发展的需要。

2、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是学生所学专业整体的规划,即学校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包括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细节(如学分多少,开哪些课,多少学分,开在哪个学期、实践教学安排等)。因此,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之前有一定的先修课程,如《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等,这样,学生对旅行社方向的知识在认知、接受和掌握方面才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加强课程教学实施

1、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旅行社实践操作经验。高校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走出去。现有教师挂职旅行社企业或者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指导教师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同时深入旅行社企业学习和熟悉旅行社业务操作,了解旅行社行业动态。

(2)请进来。在知名旅行社企业中挑选具有健康管理理念、辉煌经营业绩、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行社管理专业人士作为学校外聘教师或客座专家,定期为学生进行讲演或授课,以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管理视野。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目前,多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如:教师在讲授旅行社线路设计时,将“以本地大学生为目标市场设计某地三日游”作为一个项目下达给学生,特别说明该项目必须有目标市场旅游需求分析、线路主题特色与名称、吃住行游购娱及报价等子项目,且每一子项目有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采取学生自由分组组合、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该线路设计。此项目提交的方式授课展示线路,每一组学生选出代表上台演示,其余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并要求设计组解答,若设计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则在班上展开讨论,最后将不同小组的设计线路进行对比,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旅行社产品开发的设计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2)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并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旅行社的产品开发”一章中,选用知名旅行社的几条常规旅游线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旅行社产品开发的设计原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指出这几条线路的优势与劣势,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swot 方法分析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前景。

(3)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旅行社日常经营过程中销售部、接待部、计调部等角色操作日常业务,将课堂变成旅行社的工作场所,也可以利用校内模拟旅行社,让其模拟整个旅行社的日常经营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如:分组设计旅游线路,要求学生设计一条三日游以上线路:线路必须具体化,线路各连接点及沿途的常规景点、空间移动、距离、交通方式及各消费项目价格均有具体说明,有特定的消费群体,有明确的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重点掌握计调工作的职责范围,充分理解计调人员的素质要求,以便在课程学习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学会重视对资料、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4)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0 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在西方国家形成一种广为流传的人本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关系,并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重“教”而忽略“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组织课堂教学,至于学生是否接受、学生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均被忽视。对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来说,应更注重如何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讲课”的形式实现“教师”和“学生”身份互换,使学生在“讲授”准备和过程中提高解决旅行社运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课程教学评价

1、丰富学生考核方式。当前本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是以笔试为单一的考核方式。应该丰富学生考核方式,比如:采取笔试+情景模拟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综合旅游线路设计、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及个人考勤等给予学生最后成绩,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线路设计+平时表现等方式。

2、构建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有利于了解课程的优势与劣势,也有利于掌握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目前,西方比较流行的几种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CIPP课程评价模式、CSE 评价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和应答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适应课程,因此,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建议高校构建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1]何忠诚,王励.对高校旅行社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1.8.

[2]方田红,王计平.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酒店管理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3.3.

[3]李中晶,张健,华国梅.“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1.

[4]张振家.“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

[5]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旅行社线路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