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镇社区弱势群体间接体育行为现状调查*

2013-10-26 07:53郭可雷李小妮徐春艳薛海涛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消费社区

郭可雷,李小妮,徐春艳,薛海涛,周 珂,刘 阳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系,陕西 咸阳 712000;2.西安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3.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

社区体育正日益被确定为发展社会体育的主要形式[1],随着社区体育的飞速发展,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凡是与体育有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为体育行为[2],有关体育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仍存在对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多体现在直接体育行为上,对间接体育行为关注不够。基于以上现状以及城乡一体化战略背景,通过对陕西省城镇社区弱势间接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旨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丰富社会体育理论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西安、渭南、延安、汉中、宝鸡5个地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县城和2个乡镇,在每个县城和乡镇中各随机抽取100名,共计1500名社区弱势群体为调查对象。

1.2 主要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陕西省29个县城和91个乡镇的1500名社区弱势群体为调查对象,遵循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原理,设计调查问卷。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并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选聘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8级、09级和10级、居住在陕西省县城和乡镇、在校的本科女生作为调研员,在暑假期间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入户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40份,回收率96.0%,其中有效问卷1386份,有效率96.3%。调查问卷实施时间为2012年7~8月。

1.2.2 访谈法

对相关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社区体育组织负责人等进行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excel等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与归类处理。

2 城镇社区弱势群体的间接体育行为

间接体育行为指人们通过间接的手段或方式同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主要包括体育健身消费、消费支出项目以及对体育运动开展的愿望等。

2.1 体育消费情况

表1显示,弱势群体的健身消费总体偏低,年均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人群占调查人数的41.3%,而400元以上的只有8.7%;每个家庭拥有健身器材的数量以1~2件为最多,占了总数的近一半,同时有18.8%的家庭健身器材一件没有,这部分人群的体育活动主要以不需要器材的散步、跑步、做操等为主。这可能与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较低以及主要利用免费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有关,调查显示,一些社会性弱势群体在体育消费方面几乎为零。体育健身消费开支主要用于:体育服装鞋帽(为26.9%)、体育器材(占24.9%)、购买体育报刊(为19.2%)、体育场地租赁(占15.5%)、“购买比赛门票”(9.8%)和其它(占3.7%)。说明弱势群体的体育消费开支以实物消费为主,主要用以购买运动装备和体育器材,反映居民对运动装备的需求放在首位,而体育健身所需要的器材放在第二位,符合体育健身的一般需求,而场租支出较低则与弱势群体体育消费能力弱、体育消费观念落后且与社区健身环境的改善有关。

表1 体育消费情况 (%)

2.2 解决问题的愿望

如表2所示,在“您认为参加健身活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的选项中,“有时间”(59.6%)、“有人指导”(51.7%)、“有经济条件”(41.2%)位居前三位。城镇化进程使得城镇的社会性弱势群体激增,这一群体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平时多为生活拼搏。体育锻炼既要有时间作保证,更要有经济作基础,实践也表明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区域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方。

2000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现状,居民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有场地器材(24.6%)、有时间(22.8%)、有经济条件(15.3%),陕西省城镇弱势群体与此状况基本吻合。只是城镇弱势群体对体育的消费较低,体育锻炼场所多选择不收费的场所,所以对场地器材的需求不如锻炼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需求高[3]。

表2 健身活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2.3 体育运动开展的愿望

在“您对体育运动开展的愿望”的调查中,主要从被调查者的角度来审视弱势群体实施体育行为的需求,包括健全政策法规、建立指导站、提供社会支持、开放设施场地等。目的在于从反向的视角深入探究弱势群体体育行为需求[4]。

从表3可知,调查对象第一位的愿望是“建立健身场所”。弱势群体多在不收费的体育场所进行身体锻炼活动,说明公益性体育设施场地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加公共性体育场所存在向往,他们渴望能就近有更多健身场可以锻炼。第二层次愿望是“开放场馆”。开放场馆与建立健身场所是相一致的,已经建立的场馆更多的向社会免费开放,实际上等于增加了健身场所。第三位的愿望是“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这表明弱势群体对科学健身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专人指导是制约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尤其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由于缺少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手段,更需要有专门的人指导。这些愿望体现弱势群体自身的体育消费观念和经济条件,仍然是制约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义务性和公益性支持仍然是目前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重要方式[5]。

表3 体育运动开展的愿望 (%)

2.4 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

从表4可知,被调查者认为部分弱势群体没有参加体育健身的位于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没有兴趣(占55.7%)、不懂锻炼方法,不知如何进行锻炼(占46.2%),工作负担重,身心已经很疲劳(占36.0%)。除此之外,缺少余暇时间(占35.6%)、经济实力不足(占32.4%)、年轻时就不喜欢体育活动(占28.1%)等也是弱势群体未进行体育锻炼的深层原因。因而,加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培养弱势群体科学的体育态度和观念,并传授一定的体育技能,是目前转变弱势群体中非体育人口的重要举措[6]。

表4 没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弱势群体的健身消费总体偏低,每个家庭拥有健身器材的数量以1~2件居多,体育消费开支以实物消费为主。认为参加健身活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位居前三位的是:有时间、有人指导、有经济条件;对体育运动开展的愿望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建立健身场所、开放场馆和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认为部分弱势群体没有参加体育健身的位于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没有兴趣;不懂锻炼方法不知如何进行锻炼;工作负担重,身心已经很疲劳。

3.2 建议

(1)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机构,切实保障优抚对象、低收入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体育服务需求。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积极推进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发社区体育服务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范围,吸纳更多人员从事社区体育服务工作。加强各类体育高等学校社区服务相关学科建设,为社区体育服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根据社区居民构成,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和带动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大学生、有一定体育锻炼基础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

(3)完善社区体育服务设施网络。按照服务管理方便、人口规模适度、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社区居民自愿的要求,以市辖区、县级市为单位,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规划社区体育服务设施的数量、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功能划分。

(4)完善社区体育服务机制。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着力理顺社区内外权责关系,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协作机制、社区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优化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制度环境。

[1]郑春梅,石振国.山东省城镇居民身体锻炼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0(8):6-8.

[2]刘一民.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79-81.

[3]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7):33-35.

[4]吴燕波,翁锡全,龚小玲.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34-37.

[5]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9.

[6]杭兰平,杭孝平.对西安市主要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4(4):56-58.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消费社区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社区大作战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新消费ABC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