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

2013-10-26 07:53田归林周道平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聋哑湘西体育锻炼

田归林,周道平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课堂体育活动是学生在学校体育课教学时间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它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是中小学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身体自尊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度,是整体自尊中最早萌芽的部分,是自尊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的物质属性都是通过身体自尊整合到整体自尊中,它对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聋哑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小学阶段更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以及身体自尊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形成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身体自尊意识对其终身体育锻炼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对成功的期望,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和面对障碍的持久程度,提高个体对身体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使其身体自尊得到显著性提高,并进而提高其自尊水平(Brou 1982)[1]。本文通过对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为科学地指导聋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提高身体自尊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目前湘西州设有的3所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在校聋哑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计164人,男生92人,女生72人,发放问卷164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学生年龄范围为7~18岁。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编制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的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2.2 心理测量法

针对聋哑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使用段艳平(2000)[2]研制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作为身体自尊水平测量工具,该量表由78个条目组成,以5级李科特记分,由健康、身体吸引力、运动技能、外貌、身体活动、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协调、身体自我价值、整体自尊12个分量表组成,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介于0.52—0.79之间,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内容效度。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湘西州聋哑学生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调查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适当地参加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项目,可以较好地矫正聋哑学生的心理偏差,对提高聋哑学生身体自尊和促进心理康复具有巨大改善作用。如参加羽毛球运动有利于促进聋哑学生的运动技能、速度和力量等身体自尊维度的发展,进而促进聋哑学生自尊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篮球运动是依靠集体的战术配合和个人的技战术素养及身体素质而获取胜利的,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帮助聋哑学生改变孤僻性格,融入到班集体和主流社会。在对聋哑学生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调查中发现,田径、篮球、体育游戏、乒乓球和羽毛球是聋哑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所占比例分别为38.1%、35.6%、30%、29.4%、28.8%,见表1。这些运动项目除了对场地要求不高外,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安全性,能够较好地满足聋哑学生锻炼身体和愉悦心理的需要。

表1 聋哑学生选择的锻炼项目情况

表2 聋哑学生身体自尊总体情况 (n=160)

2.2 湘西州聋哑学生的身体自尊

对聋哑学生身体自尊的调查结果显示,湘西州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包含健康、外貌、运动技能、身体吸引力、身体活动、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协调、身体自我价值、整体自尊等指标的分值均在各分量表的平均分之上,健康、运动技能和整体自尊得分高于其平均分20分,其他9个维度得分也均高于其平均分15分。表明湘西州聋哑学生身体自尊总体状况基本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即湘西州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对身体自我方面总体相对具有较高的满意感、愉悦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对保持健康、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吸引力等的自信心相对较强;具有相对良好的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详见表2。

2.3 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的关系

对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的内容与身体自尊进行均值比较分析,主要对聋哑学生体育参与项目的前五位进行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到,选择以田径为主要锻炼内容的聋哑学生在身体吸引力、速度、耐力和身体自我价值四个维度指标的得分最高,以篮球为主要锻炼内容的学生力量维度指标的得分最高,以体育游戏为主要锻炼内容的学生在健康、运动技能、身体活动、外貌和整体自尊五个维度指标的得分最高,以乒乓球为主要锻炼内容的学生在协调维度指标的得分最高,以羽毛球为主要锻炼内容的学生在柔韧维度指标的得分最高。由此可知,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的不同,会对身体自尊各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同样身体自尊水平高低不同的学生,选择的锻炼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总之,不同的身体锻炼内容均能促进身体自尊的发展。

表3 课堂体育参与的项目与身体自尊均值比较结果

综上所述,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通过合理安排适宜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的内容,可以促进聋哑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自尊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强聋哑学生的身体自尊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改变被动的体育锻炼观念,从内心深处滋生出对体育锻炼的强烈欲望和实际行为,不断地重复和强化体育锻炼行为,逐渐形成固定化的行为方式。

[1]段艳平.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

[2]徐晓剑.体育教学中评价信息对初中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俊.不同运动干预对儿童身体自尊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聋哑湘西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两个好朋友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