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金瓶梅》评点的美学价值

2013-11-16 02:46贺根民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世情金瓶梅评点

贺根民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奇书杰构,开启了中国小说史上全力关注平凡现实人生的创作之先河,所标举的世情艺术风范引领后世小说家去深刻体察世俗生活。崇祯本评点者、张竹坡和文龙作为《金瓶梅》文本的忠实读者和“度人金针”的导读者,细心挖掘小说文本的艺术造诣,发申文本的微言大义,营造了基于文本读者与作者审美体验的共构效应,在凸显文本的审美趣味之时,也拓展了文本艺术的存在空间。

一、增加古典小说的理论厚度

《金瓶梅》评点话语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瓶梅》,从街谈巷语的琐屑之言到案头把玩的精细之作,小说创作的雅俗之辨客观形成了小说审美趣味的多元化。《金瓶梅》评点者点评小说文本的世情艺术风貌,强化小说反映的人情世态,特别是强调入世与为众角色摹神的关系。他们对小说文本世情说的认定,增添了小说类型说的厚度,至此,小说创作取材世情便成为小说家乐于采纳的模式和途径。历经《金瓶梅》评点者的不懈鼓荡,市井风范文字就成为迥异于英雄将相的别样文字而焕发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金瓶梅》评点者精细归纳小说技法,为小说创作提供一系列可供操作和效仿的范式。《金瓶梅》评点者注重小说中“各色人等”的分析,突出千百人合成一传的结构特质,并侧重通过具体情境来刻画人物性格。作为一部暴露社会积弊的揭丑作品,作者集中鞭挞了世俗社会中各色复杂的丑恶人物。《金瓶梅》评点者尽力展现妍媸并存的现实存在,厘清人物的各自性格,扭转千人一面的类型化塑造窠臼。崇祯本评点者的市井风貌之论、张竹坡的典型理论言说、文龙的化丑为美探究,推动了中国古代人物塑造理论的发展。恶非全恶,善非全善,道德意义上善恶可以转化和凝结为艺术上的不朽。历经《金瓶梅》评点者的慧心点拨,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切传统写法进一步给打破了。

强烈的个性气质涵茹。《金瓶梅》评点是文人生命情结的具象反映,接续怨毒著书的传统,《金瓶梅》评点者认可作者的泄愤心理,并视之为创作的动力和触媒,有力廓清了《金瓶梅》接受史上的“淫书说”恶谥。抒发不平心志,切近了传统文人沉淀日久的叛逆情结。诗文领域的发愤著书说在小说批评领域得以很好地传承。深厚的个人遭际以“泄愤说”得以舒张,冲破了儒家的“诗教”传统,也弥补了“劝惩说”的单一和刻板所带来的弊端。“泄愤说”的牵引,诱使文人去体察真情实感,去表现郁勃的生命意识,促使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熟。同时,他们尽量给予小说文本以文学性的阐释,凸显《金瓶梅》评点美学的思想闪光。

二、彰显小说思维的东方模式

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方式之一,它远绍经文评、史注评,近接诗文评,虽为晚出,却以博取杂收的姿态形成古代小说批评的主导形态,它显示了中国文论思维的精细化趋向。小说评点具有古籍注释的色彩,饱含评点者的主体创造精神。明清小说评点不仅数量可观,亦经典名作不断。小说评点家的苦心经营,打造了小说批评的民族化模式。叶朗先生曾评论:“正是这些第一流的代表性的小说评点著作,组成了一座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真正宝库,否定小说评点,就等于把我国古典美学遗产中很有价值的一大宗财富抛弃掉了。”以张竹坡为代表的《金瓶梅》评点话语,完全可以跻身于第一流的小说评点之列,它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民族化模式系统中继往开来的文化重镇,他们所建构的《金瓶梅》话语体系表现了独具东方色彩的理论素养,凸显了世情小说理论的言说方式。

《金瓶梅》评点话语虽不乏张竹坡《第一奇书非淫书论》之类相对系统的专题论文批评形式,而更多地呈现为独具东方神韵的即兴感悟式批评,残丛小语式的批评方式(像眉批、夹批、旁批)对等了传统文人即心体物、随意发挥的思维习惯。在一定层次上说,这些即事发挥的评点话语是《金瓶梅》评点者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鉴赏的零星思考,却因为回评、夹批、眉批和旁批等形式的细微解读,精细研读又不乏整体把握,从而建构相对完整的阐释体系。《金瓶梅》评点融批评和欣赏为一体,其评点话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他们以关注文法的方式来引导读者去把握作品意旨,张竹坡《读法》(一○四)载:“《金瓶梅》是大手笔,却是极细的心思做出来的。”批评寓于鉴赏之中,文本欣赏和理论发挥自然结合,增强《金瓶梅》评点的艺术趣味。这样,或对人物形象的攻讦谈论,或就小说情节的设置和梳理,或对小说技法的归纳和引导,形式自由,直接感悟,评点者往往在激赏文本价值之中,凸显了自由灵活的批评风貌。

受制于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文化模式,《金瓶梅》评点话语蕴含相当丰富的道德、政治话语,显示宗法传统影响下的中国文论的政教中心论模式,小说评点者的道德自律表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乃至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德本精神。而小说理论家的批评天职,促使《金瓶梅》评点不斤斤于道德意义的崇高,更多地就文本鉴赏去获取精神愉悦和审美自得。张竹坡《读法》载:

读《金瓶》,必须置唾壶于侧,庶便于击(九四);读《金瓶》,必须列宝剑于右,或可划空泄愤(九五);读《金瓶》,必须悬明镜于前,庶能圆满照见(九六);读《金瓶》,必置大白于左,庶可痛饮,以消此世情之恶(九七)。

涵泳默会,即事漫兴,强烈的情感灌注,小说评点成为《金瓶梅》评点者灵气流动的审美创造活动,也彰显了中国小说评点旺盛的生命力。

三、穿越时空的对话:走向世界

《金瓶梅》评点具有强烈的文本依附色彩和读者参与意识,它引导人们去关注文本,加强基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这种批评理念的运用与英美“新批评”及读者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将《金瓶梅》评点放置于世界文学的视野中考察,并不刻意追求或突出某一观点之于西方文论古已有之的陈规,但《金瓶梅》评点话语暗合西方文论或美学的某一流派的思想或观点倒是不争的事实。

“新批评”是20世纪肇始于英国的一个批评流派,瑞恰慈的“细读法”是其重要方法。文本细读方法强调文本首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克林思·布鲁克斯推动了其传播,在《形式主义批评家》一文云:“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立足文本,结合文人心理做细致入微的挖掘,是《金瓶梅》评点者自始至终的审美追求。张竹坡《读法》(三八)云:“一百回是一回,必须放开眼光作一回读,乃知其起尽处。”视一百回世情奇书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其《读法》(七○)又论:“读《金瓶》,当知其用意处。夫会得其处处所以用意处,方许他读《金瓶梅》,方许他自言读文字也。”《金瓶梅》评点者对小说文本字词、人物名字寓意、物象神理、结构设置、题旨价值的多方探究,突出了文本的复义色彩,形成与传统文学批评大异其趣的精细路径,其批评实绩类似英美的“新批评”,彰显了《金瓶梅》评点美学的当代价值。相较而论,迥异于“新批评”视文本为一个狭窄、封闭的自足存在,《金瓶梅》评点话语不乏社会、政治的阐释和推演,这又近似新历史主义批评,显示文本阐释多元路径的文化诗学。

较之于形式主义批评如“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忽视文本与作者、读者的关系,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德国接受美学和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强化了文学活动中的读者诉求,凸显文学批评的读者中心趋向,尽力展现批评实践中的读者精神。伊格尔顿认为:“每一部文学原文的构成都意识到它的潜在的读者,都包含着它写作对象的形象。”依据接受美学观点,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阅读意义上才获得真正的生命。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文本意义的阐发者和创造者。汉斯·罗伯特·尧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载:“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的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金瓶梅》评点者对文本的分析,特别是有关题旨的言说,非淫书说和世情文字的认定就彰显了读者的参与意识。张竹坡《读法》(五六)云:“今有读书者看《金瓶》,无论其父母师傅禁止之,即其自己亦不敢对人读。不知真正读书者,方能看《金瓶梅》,其避人读者,乃真正看淫书也。”《金瓶梅》评点者强调读者积极地去体验文本艺术和参与创造:“作《金瓶梅》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设身处地体悟人物心理,兼顾了读者审美体验和作者心志才具的发挥。要而言之,世界文学视野下的《金瓶梅》美学考察,我们属意突出《金瓶梅》美学体系的开放特征,它启示我们在挖掘和吸收本土文化资源之时,也应当凸显和加重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金瓶梅》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美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尽管其文本接受和传播出现众说纷纭、毁誉兼得的局面,但我们若将其放置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长河乃至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的脉络中去认识和考察,《金瓶梅》以别样的世情写心模式打破了帝王将相的传统叙事,无疑标举了崭新的审美原则和创作范式。崇祯本评点者、张竹坡和文龙的《金瓶梅》评点涉及到小说文本题旨、艺术创造、人物塑造、小说技法等广泛领域,提出过许多深刻和合理的美学思想。崇祯本评点者、张竹坡和文龙三人在《金瓶梅》评点领域中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求,为他们赢得了文学批评大师的称号。三人之于《金瓶梅》,正如李贽、叶昼、金圣叹之于《水浒传》,毛纶、毛宗岗父子之于《三国演义》,脂砚斋之于《红楼梦》,他们互映互照,密不可分。他们展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中国气派,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增添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厚度和光彩。《金瓶梅》评点者从作品本身出发,借题发挥,物我双会,引领读者去深刻体验文本意旨,强化小说文本的阅读趣味,凸显了小说评点的东方神韵,客观上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近代转换。

[1]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

[3]赵毅衡.“新批评”文集[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英)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陆梅林.读者反应批评[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世情金瓶梅评点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书评点讯
图说世情
相濡以沫半世情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一世情深,榴花深处照宫闱
图说世情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