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

2013-11-20 08:30凯里市州人民医院针灸科贵州凯里55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骨性骨关节炎关节炎

秦 云 (凯里市州人民医院针灸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日益增高〔1〕。KOA不仅为患者带来疼痛,同时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发病原因多为年龄、肥胖、遗传、膝关节创伤等〔2〕。KOA发病主要为膝关节软骨发生退变,出现骨质增生、滑膜炎、关节囊牵张、韧带与肌腱组织受刺激、软骨下骨折等,导致肌肉挛缩,多压迫邻近神经,晶状物沉积及软骨碎片刺激均可引起急性炎症的发生〔3〕。临床表现为深部定位不确定的疼痛。本研究观察温针灸治疗KOA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KOA患者120例,男59例,女61例,年龄61~77岁,平均(69.4±7.2)岁。病程3个月至21年,平均(10±8.7)年。右膝发病16例,左膝发病12例,双膝发病92例;关节畸形28例,关节功能障碍92例;X线膝关节正位、侧位片检查结果显示,有骨刺形成102例,关节间隙变窄患者98例;既往患有膝关节及周围外伤史87例,痛风史67例,高血压史98例,糖尿病史65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40例,三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协会1986年推荐的关于KOA的诊断标准:①就诊前1个月存在膝关节疼痛超过14 d;②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片检查显示骨端边缘有骨刺形成;④膝关节有广泛压痛伴肿胀;⑤晨僵低于30 min。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即可诊断〔4〕。均自愿接受治疗与检查14 d,治疗前1个月与治疗中均未使用激素药物治疗。排除合并心脑血管及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研究期间均进行相同的包括尽量休息、饮食指导及避免负重活动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指导。①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卧位,取足三里穴、侧血海穴、三阴交穴、内膝眼穴、大肠俞穴、肾俞穴、脾俞穴等穴位,常规消毒上述穴位处皮肤,之后使用0.35 mm×50 mm环球牌毫针对穴位进行直刺,得气之后使用长艾柱(2 cm长)套于针柄点燃进行温针灸,每个穴位2壮为宜,针灸时间约40 min,1次/d,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2个疗程。②对照A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9)0.3 g,bid,连用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③对照B组对其进行评估之后嘱回家等待治疗通知,等待2 w内不接受任何针灸、药物及物理治疗,2 w后接受温针灸治疗。

1.4 疗效评价 采用KOA自评量表(WOMAC)于治疗前后及随访2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估。

1.5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参照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痊愈:疗效指数≥80%;显效:50%≤疗效指数<80%;有效:25%≤疗效指数<50%;无效:疗效指数<25%〔5〕。

1.6 治疗安全性评价 均于开始治疗后2 w进行安全性评价,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根据下列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6〕:Ⅰ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Ⅱ级:较安全,有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无需特殊处理;Ⅲ级: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患者出现中等程度不良反应,但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治疗;Ⅳ级:不安全,不良反应较明显,难以继续疗程,终止治疗。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随访2个月时,观察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A组(P<0.01)。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s,n=40)

与治疗前相比:1)P<0.01;与对照B组相比:2)P<0.01;与对照A组相比:3)P<0.01

个月观察组 44.5±9.6 22.1±10.41)2) 26.4±8.73)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2对照A组 45.1±9.3 23.7±10.61)2) 35.6±9.2对照B组 45.3±9.4 36.8±9.91)-

2.2 两治疗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A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见表2。

表2 两治疗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n(%),n=40〕

2.3 三组患者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B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安全性均为Ⅰ级,对照A组有6例(15.0%)患者出现胃部不适,但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坚持治疗,安全性为Ⅲ级,其他34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为Ⅰ级,对照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与对照B组(P<0.05)。

3 讨论

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性关节炎(OA)发病率约为5%,其中KOA占9.56%,而60岁以上人群中,OA发病率约为20%,其中KOA占78.5%〔7〕。该病是因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滑膜炎、关节囊牵张、肌腱组织级关节附近韧带受到刺激、软骨下骨折等均可导致邻近神经受压、关节肌肉痉挛等,同时因软骨碎片的刺激、晶体沉积等因素均可导致炎症的发生,进而可导致定位不确定的深部疼痛〔8〕。该病早期可仅表现为活动后局部疼痛,后期则可表现为静息痛和夜间痛,同时膝关节可有僵硬、变形、肿胀等。现代医学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及封闭治疗为主,但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所需费用较高,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疗效高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OA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KOA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因老年患者肝肾亏虚、劳累过度从而造成筋骨不固、筋骨失养、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关节筋骨,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而发病〔9〕。目前中医对KOA的治疗方法较多,针刺、推拿、艾灸、中药熏蒸等均能够在有效镇痛的基础上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封闭、手术等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10〕。本研究说明采用温针灸治疗可取得与西医治疗相似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则是温针灸更好。温针灸治疗通过艾灸的热力对人体穴位进行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祈祷治病、防病的作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祛湿逐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及防病保健等功效〔11〕。本方法用于KOA的治疗,正对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对足三里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内膝眼穴、大肠俞穴、肾俞穴、脾俞穴等穴位分属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上述穴位施以温针灸分别能够起到祛风湿、止痹痛、利关节、运化脾血、化血为气、健脾利湿、强壮筋骨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肿痛、肢体乏力等症状体征,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12〕。

1 袁 锋,尹 峰.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6):858-61.

2 Peixoto JG,Dias JM,Dias RC,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sures of muscular performance,proprioceptive acuity,and aging in elderly women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1;53(2):253-7.

3 谭静雅,杨南平.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2;27(12):44-8.

4 丁明晖,李 燕,张 宏.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效果〔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21-4,334.

5 王建国,何丽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3):191.

6 刘欣伟,王攀峰,张春才,等.应用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2):1115-6.

7 张建新,王和鸣,吴超英,等.泉州市中老年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2):4-5.

8 何仁豪,史晨辉.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与microRNA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1):1045-7.

9 刘峻承,鲁 丽.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10):1950-1.

10 武永利,张跃全,牛子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2):199-200.

11 丁明晖,张 宏,李 燕.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8):603-7.

12 王 雷,韩江余.温针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4):752-3.

猜你喜欢
骨性骨关节炎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