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2013-11-27 04:00李越峰吴平安刘峰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药品

李越峰,吴平安,李 芸,刘峰林,李 硕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从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法律学、经济学等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药事实践的基本规律、药政管理体制、药事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对药品研制、开发、生产、经营及使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等内容。其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及其运行机制有个全面的认识,便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其能使学生从社会、经济、法律、管理等角度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1-2]。众多文献也显示,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团队精神、与人交往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特点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责任,并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单位的实用型人才。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营销等专业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药品研发、申报及注册、药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等一系列药事管理工作。只有掌握和了解了相关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知识后,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好并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该门课程内容多、文字叙述多、政策法规性强、实践性强,药品管理法规部分用语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进行以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药事管理学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它是研究现代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反映药学科学与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等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3]。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药品管理的体制及机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并能运用药事管理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药学人员工作实践技能与知识的需要[4]。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药事管理学科在我国的药学教育发展中起步较晚,教学方法与形式仍处在摸索阶段,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1.1 理论讲授枯燥乏味

本学科属于管理学科,法规条文多,内容较单一,实践性强,有些专业术语比较抽象,使得药学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药事管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离开社会实际的药事管理学教学犹如无本之木,而现行的药事管理教学没有机会走出课堂。学生很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学生与教师交流少

单纯的课堂授课形式,使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有效交流,而通过讨论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设计和思路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同小组的互相讨论,达到“教”、“评”结合的效果。

2 PBL教学法

2.1 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药事管理与法规学科的特点与PBL理念不谋而合。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书本理论。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开放性思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如在讲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时,设定一个情景模式,即让学生完成一个新药研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选题、选择组方、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或企业标准、药效或功效研究、毒理学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产品的申报、中试投产、技术转让、寻求保护等工作。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前将该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提出来,并进行情景设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解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教学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PBL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PBL的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自学解疑—师生互动—讲授评价—归纳总结,教学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基于PBL的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流程

3 CBL教学法

由于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现实的一些药事管理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上该课程的一些法规、概念等内容比较枯燥,会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药事管理的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时,“反应停药物毒害事件”就很具有典型性,其造成1万多名畸形胎儿;在讲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时,通过对“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等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记忆;在讲假药时,“梅花K”黄柏胶囊假药案例就比较新,也很典型,是一种制售现代假药的违法行为,对于学生理解和判断新形势下制售假药的违法行为很有帮助。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教学,举例教学多停留在对概念和原理举例说明的层面上,教师准备素材,学生被动接受。而案例教学则强调教师引导、启发和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中来,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1 教学案例的搜集与整理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原则,即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难易性。我们专门就药事管理学的案例来源做了梳理:(1)专业报纸杂志,如《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和《中国药事》等;(2)权威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等多个法制类节目,可以下载相应的视频短片用于案例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3)从当地的药监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单位获得一手案例,该类案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从而使教学能做到关注身边事、关注行内事,以小见大;(4)利用发达的网络,获得丰富的各类案例资料、数据与图片,尤其是在教学课件中穿插一些相关知识点的实物或者漫画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能使学生很容易记住知识。

3.2 案例教学实践示例

以药品不良反应内容教学为例,这部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种类、监测意义、报告范围与时限,药品生产者、经营者,医疗机构与患者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药品不良反应主管部门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与处理等内容,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这部分内容我们安排了8个学时,分5个环节进行:(1)精心准备了一段时长为30分钟的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精短视频,在视频中切入本部分的教学知识点,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聚焦到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上,通过视频使学生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有准确的认识。(2)分组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讨论,然后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讨论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事先精心设计好,譬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范畴有哪些,应向哪个部门上报,上报时限有何规定,如何强化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使学生能积极自觉地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等内容,组内讨论限时为10分钟。(3)小组内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陈述本组观点,每组用时5分钟左右。陈述期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要妄加评论或打断学生的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力。(4)各组之间若有不同观点,可以加时进行辩论,各自陈述理由,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否则课堂本应传授的知识点容易被淡化,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就此分散。(5)教师应注意节奏,驾驭好课堂,系统性地对各组观点进行梳理点评。

4 讨论

4.1 PBL教学法

教师在采用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而我们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应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旨在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在学生讨论期间,指导教师不仅应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提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要善于控制讨论场面,传授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文献检索方法和写作技巧,掌握教学进度、深度和广度。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评分。

4.2 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信息。CBL教学法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解决,在讨论中可以随时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点,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CBL教学法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而且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

5 结语

研究表明,PBL与CBL教学法相结合对于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同时,药事管理学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的特点,遵循课程学习规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该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方法。

[1]Bosse HM,Huwendiek S,Skelin S,et al.Interactive film scenes for tutor trai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J].BMCMed Educ,2010(1):52.

[2]Mc Parland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59-867.

[3]吴蓬.药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江海燕.药事管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5]曾勇.在PBL课程中指导自导学习、终身学习技能发展的理论框架[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41-44.■

猜你喜欢
药事管理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浅谈管理学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