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锌变化特点及与蛋白水平相关性探讨

2013-11-27 04:00柳渊洁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白蛋白血症病例

柳渊洁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低蛋白血症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锌在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免疫力、维持人体正常食欲等功效。然而,有研究认为血清锌降低是疾病中的一种应激反应,随着疾病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1-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锌(Zn)浓度与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浓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和住院治疗的患者。正常对照组为身体健康,无心、肝、肾及代谢性疾病者50例,年龄22~79岁(平均52.3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病例组为由临床医师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的患者50例,年龄17~86岁(平均54.2岁),其中男32例,女18例。

1.2 方法及仪器

(1)标本采集:所有受试者均空腹11~15 h,于早晨8点采集静脉血3mL,静置30min,3 500 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均无溶血。(2)实验仪器及试剂:血清锌和蛋白采用奥林巴斯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分析方法及参考值:血清锌(Zn)测定采用比色法,正常参考值为10~22.9μmol/L;血清蛋白测定采用比色法,总蛋白(TP)参考值为 62~85 g/L、白蛋白(Alb)为 35~53 g/L、球蛋白(Glb)为 15~35 g/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Zn、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比较(见表 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Zn及蛋白质水平比较()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Zn及蛋白质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Zn(μmol/L) TP(g/L) Alb(g/L) Glb(g/L)对照组病例组50 50 F P 1.5 1.7 10.8 1.65 52.3 54.2 2.6 0.76 17.0±2.7 8.4±1.8 342.7 0.00 75.2±5.6 59.1±5.5 213.2 0.00 44.9±5.0 31.3±4.5 205.3 0.00 30.3±7.7 27.8±4.2 4.3 0.04

表1显示,两组性别比、年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之间血清Zn、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段血清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比较(见表2)

将对照组和病例组以年龄5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年龄段血清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比较()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年龄段血清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比较()

组别 例数 Zn TP Alb Glb病例组A(年龄>50岁)B(年龄≤50岁)P对照组C(年龄>50岁)D(年龄≤50岁)P 31 19 32 18 8.3±1.7 8.6±2.1 0.512 17.1±2.9 16.7±2.4 0.671 58.2±6.1 60.6±4.0 0.135 74.9±5.7 75.9±5.5 0.539 30.6±5.0 32.6±3.3 0.154 45.1±4.7 44.7±5.5 0.771 27.6±4.0 28.0±4.6 0.810 29.8±7.8 31.2±7.6 0.444

由表2可知,在病例组中,A组(年龄>50岁)与B组(年龄≤50岁)之间血清Zn、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理,在对照组中,各个项目差异同样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与血清锌之间相关性分析(见表3、表4)

从表3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正常对照组血清Zn浓度与TP、Glb水平之间含量平行,呈正相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浓度与Alb之间呈负相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照组血清Zn与蛋白质的相关性

表4 病例组血清Zn与蛋白质相关性

从表4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低蛋白血症组血清Zn浓度与TP、Alb水平之间含量平行,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TP=45.342+1.631×Zn(R=0.550)、Alb=17.748+1.612×Zn(R=0.660);血清 Zn浓度与Glb之间呈负相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病例组不同年龄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与血清Zn相关性分析(见表5)

表5 病例组不同年龄段血清Zn与蛋白质相关性

从表5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在低蛋白血症组中,A组血清Zn浓度与TP、Alb水平之间含量平行,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TP=41.547+1.998×Zn(R=0.570)、Alb=12.614+2.159×Zn(R=0.746);血清 Zn浓度与Glb之间呈负相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Zn浓度与TP、Alb水平之间含量平行,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TP=51.056+1.108×Zn(R=0.569)、Alb=24.872+0.894×Zn(R=0.559),血清Zn浓度与Glb之间呈正相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锌是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在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微量元素。锌是体内许多重要酶的金属成分,含锌酶参与分子间脱水,为血红蛋白合成时不可缺少的一种酶,能直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铁的利用率;同时锌缺乏使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影响铁的转运;锌还能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保护红细胞免遭某些溶血素的作用,因此,锌缺乏必然发生贫血[3]。锌对味蕾细胞的迅速再生起重要作用,缺锌使味觉减退、唾液酶减少、味蕾功能障碍,出现厌食、摄食减少,而导致或加重缺铁性贫血。另外,锌与巨噬细胞的释放、白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杀菌等作用有关,缺锌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正常成人含锌约2~2.5 g,每日需锌10~15mg。体内锌以视网膜、前列腺及胰腺中浓度最高。锌主要在小肠吸收,食物锌的吸收率为20%~30%,主要经粪、尿等途径排泄。锌吸收入血后与金属蛋白载体结合而运至门静脉,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利用,主要参与各种含锌酶的合成。

有研究表明[1],血清中锌的30%~40%与α-巨球蛋白牢固结合,60%~70%与白蛋白疏松结合[3-4]。由此可以推测,低蛋白血症患者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是血清Zn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Zn低还与患者饮食习惯、食欲状况、肠道吸收及临床用药等因素有关。这与本研究得到的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Zn、TP、Alb、Glb及A/G低于对照组,且总蛋白与白蛋白的含量与血清Zn浓度呈正相关的结论相吻合。在病例组和正常组的不同年龄段的研究对象中,血清Zn浓度、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有研究表明,在儿童低蛋白血症患者治疗后血清Zn比治疗前明显增高,说明及时观察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Zn的丢失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对临床疗效观察也具有一定的意义[5]。

[1]元容泰,池永学.肾小球疾病血清锌、铜的观察[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5,18(4):249-250.

[2]金志涓,钱立群.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铁及白蛋白的测定[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21(3):159-160.

[3]Low W I.Plasma zinc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J].Br heart J,1976,3(8):1339.

[4]Cousins R J.Hormonal regulation of zincmetabolism in liver cells.Trace elements inman and animals-TEMA5[J].CAB,1985(3):84.

[5]阚淑月,杨建春,于桂兰,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6):848-849.■

猜你喜欢
白蛋白血症病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病例”和“病历”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