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1)

2014-01-01 02:26赵蕴珍马连娣
护理研究 2014年32期
关键词:技能型培养目标中等职业

赵蕴珍,田 野,马连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201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奠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学校具有百年的护理教育历史和30余年的职业教育历史。学校自2012年起招收天津市武清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对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培养目标比较分析,对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构建、整体设计,完成护理专业中职和高职教学层次间的衔接与递进。

1 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1.1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医疗卫生保健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护理保健工作的初、中级实用技能型人才[1]。

1.2 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具有“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仁爱关怀”的护理人文素质;具有良好护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跨文化护理和评判性思维等通用能力。主要面向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以及涉外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及咨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2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虽然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均是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但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很大差别。中职教育以培养中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比较,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比较

3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中等职业护理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2]。文化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薄弱是中职护理教育的短板。因此,将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文化基础课的深化、专业理论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以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3]。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本实施模式为“1+2”。通过1年的在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运用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而后进行为期2年专科护理能力的顶岗实习,为今后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4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教育展望

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关键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是实现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理论课程体系有效对接的基础。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能力,高职阶段应精细化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探索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后的专科化方向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1] 童玲,杨书楠.中职护理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技能操作方法[J].职业技术,2012,141(5):33-34.

[2] 李树白,吴军,马金花.我国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研究进展[J].大学教育,2013,14(7):23-25.

[3] 李晓松.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2012,18(9):1075-1077.

猜你喜欢
技能型培养目标中等职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