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力等级测试构想

2014-02-04 21:04汉语能力标准研制课题组
中国考试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语言文字学历

《汉语能力标准》研制课题组

汉语能力等级测试构想

《汉语能力标准》研制课题组

汉语能力测试评价的对象是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评价侧重于汉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本文讨论了《汉语能力标准》《汉语能力测试大纲》和评价系统的研制思路。不同语言水平层次的人群语言运用活动的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在汉语能力测试中应该针对不同语言能力水平层次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运用任务。根据研究,我们在《汉语能力标准》中从低到高设六个等级,分为汉语能力总体描述和分级描述两部分。汉语能力总体描述是对不同级别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概括描述。分级描述则分别对各个级别的汉语口语理解能力、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汉语书面语理解能力、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进行具体描述。

汉语能力;测试;方法;工具

1 汉语能力测试研究的基本思路

关于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等级测试,从来没有见到过相应的参考材料,不像外语的等级考试和面向外国学生的汉语等级考试,可以在已有先例的基础上发展,这项工作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过来。

研究汉语能力测试,先要深入了解国内外各类语言能力测试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的新思路、新方法,摸清本课题的特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研究测试工具的开发。

课题组梳理了欧美和部分亚洲国家语言能力测试的资料,这对开展这项工作很有帮助。关于我们需要研究开发的这项测试,课题组认为有这么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应用性”“适应性”和“综合性”。

这项测试面向职场人群,重在考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同于面向在校学生的语文考试,它不检测“识记”的情况,不测试语言文字的学理知识,应该特别注重“应用性”,突出考察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试题设计应该突出任务型、生活化、情景化的特点。不同语言能力等级的人群语言运用活动的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应该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等级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运用任务。

这项测试的考察目标应该能较广泛地覆盖各类人群,并且充分考虑时代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尽可能满足当前社会各类职业人群展示语言能力的需要,注意时代与国情的特点。在测试方式上,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测试技术,让应试者主要通过电脑来答题,采用“机考”的方式。因为需要考察书写技能,所以应该安排少量题目要求参测者用纸笔书写。

所谓“综合性”是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考察应试者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一测试对普通话语音和汉字书写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这种要求结合在对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评估之中。

在理清一些基本思路上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进一步考虑测试工具的开发。

首先是要研制一个《汉语能力标准》,这是测试评价的最基本工具。课题组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语言测试评价的材料,如《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等,努力吸收国际国内语言能力测试的新思想、新方法;同时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观察条件,物色调研对象,对他们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基本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梳理“语言文字运用个例描述”,为汉语能力等级的划分和各个等级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描述作准备。《汉语能力标准》对各个等级汉语应用能力的描述,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其次是研究《汉语能力测试大纲》等命题工具。要在确定不同语言能力等级的任务特征之后,根据命题和评价的要求,明确所要考察的角度、要素和方式方法,如,关于阅读能力的考察,要研究某一能力等级要求“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什么(结果)”“读到什么程度”;关于写作能力的考察,要研究“写什么”“怎么写”“写出什么(结果)”“写到什么程度”,等等。从命题角度看,要把握各个等级试题材料和话题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研究命题指向,研究用什么方法能够实现考察的目标;从评价角度看,要注意应试者理解或表达的正确程度,表达目标的实现程度(效果)以及连贯性、互动性和熟练自如的程度。

最后要研究评价系统,包括评分标准和评语系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评估,要设法提取人们在语言信息及相关非语言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中若干环节的表现及特征来考察,在评价体系中预设各级语言运用能力表现的“能”和隐含的“不能”,检测信息感知、传递、贮存、加工到信息输出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全部过程。

在有关思路的研讨过程中,还有必要为各个等级尝试编制多套试题,并进行试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题设计思路和命题基本原则,分析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考察点与试题设计编制技术。通过反复试测和理论与实验的研究,调整《汉语能力标准》,修正测试模型和评价系统。

2 关于汉语能力等级划分和《汉语能力标准》设计

研制《汉语能力标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汉语能力等级的划分:要不要分等级?究竟分几个等级合适?起始的等级从哪里开始?划分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描述各个等级的汉语能力水平?

课题组里讨论过几种设想,比如,设立三个等级,以接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的公民作为起始点的参照对象,级与级之间密度不能太大,否则各个能力等级很难描述清楚。也有意见认为,设计的起点太低,用于实际测试的意义不大,只有语言能力层次比较高的人才会有参加测试的需要,建议以高中毕业生或者大学毕业生作为起始点的参考对象。后来考虑,用于了解我们国家公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和未来,衡量的起始点有必要放低一点,即使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层次较低的人参加测试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汉语能力标准》中设立若干个等级,对应汉语能力水平的某几个层次,还是有其价值的。根据这样一种构想,《汉语能力标准》先设定六个等级。接下来试着进行等级划分,看是否能大体划分清楚,如果搞不成,再尝试走另外的道路。

划分汉语能力等级,“学历”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不过必须考虑到,语言能力和学历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存在完全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学历不高的人可以通过自学使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远高于其学历所要求的水平;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学历教育包含多门学科,不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所以某些人学历虽然较高,但语言应用能力有可能远低于具有该学历的人群的一般水平。以高中毕业生这一群体为例,其中有的人语言能力可能和初中生相差无几,而有的人则完全可以达到大学中文专业学生的水平。而且,如果将学历和汉语言文字能力等级完全对应起来,凭学历证书就可以证明语言能力水平,也就根本不需要汉语能力测试了。

“职业”也是划分汉语能力等级的一个参考因素。不少职业都对从业者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有些领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并没有准入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没有专门的要求。因此这些职业人群的绝大部分人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能不太强。但由于就业因素复杂,即使在从业准入门槛较低的职业中,也会有一些在语言应用能力某个方面比较突出的从业者。

在参考学历和职业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分析,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以人们完成语言运用任务时的表现,作为对汉语能力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例如,某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哪些场合、面对哪些话题能参与交流,参与交流的深度如何;在能参与的语言活动中,交流的场合和话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如“听”和“读”的材料中,所用词语涉及的知识领域分布如何,词语所指是抽象问题还是具体事物;组织语言的功力和语言的基本格调如何,是否能选取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选词用语是否和交流场合相切合。又如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是否正确、全面,表达是否严密、流畅,反应是否敏捷,是否能用恰当的措辞和语气语调传达其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采用的词语、表达方式、文体是否切合题旨情境,是否适合交流对象的社会角色和文化背景,是否能为实现其表达意图而采用合适的技能和策略等。

为了便于了解汉语能力等级的划分,我们还是借助与“学历”对应的方法来作一个介绍:一级对应于“初小”水平(相当于小学四年级),二级对应于小学毕业水平(相当于从前的“高小”),三、四、五级分别对应于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非中文专业)的水平。以上依凭“学历对应”这一因素,大体上将汉语能力水平五个等级勾勒出来。此外,联系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大学有关专业毕业生学业专长的因素,设立“六级”,这一级别的设置,更多的是参照语言文字应用业务专长的因素。

在《汉语能力标准》中划分六个等级,是基于语言应用能力差异“自然”区分与凸显特征人为设计相结合的原则。在对不同类型语言应用能力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列出一些“区别性特征”将自然特征和人为设计的区别特征结合起来,“塑造”等级和等级差。特征源于参照对象群,加工后加以提炼,再摆脱具体参照对象的束缚。

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完成语言运用任务时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语言运用活动的范围,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哪些场合、面对哪些话题能参与交流,参与交流的深度如何;在能参与的语言活动中,交流的场合和话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等。

二是语言运用中所能理解和所能表达的语言的特征,如“听”和“读”的材料中,所用词语涉及的知识领域分布如何,词语所指是抽象问题还是具体事物;组织语言的功力和语言的基本格调如何,是否能选取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选词用语是否和交流场合相切合等。

三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技能、方法和策略,如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是否正确、全面,表达是否严密、流畅,反应是否敏捷,是否能用恰当的措辞和语气语调传达其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采用的词语、表达方式、文体是否切合题旨情境,是否适合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是否能为实现其表达意图而采用合适的技能和策略等。

《汉语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级的划分,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不从语言文字学理知识方面进行考察。

该《标准》在划分汉语能力等级时,对普通话音准程度和汉字书写水平不作专项考察,这两方面的要求,将结合到对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评估中去。有关专业人士需要显示这两方面的专项能力水平,应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该《标准》尝试在描述汉语应用能力各等级特征时,结合考虑学历和职业的情况,目的是在研制《汉语能力标准》、设计《汉语能力测试大纲》和编制试题时,增加一些辅助性的参照因素,以便更加直观、便捷地把握各能力等级人群语言运用的特点、范围和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学历和职业作为主要划分标准。同时,以学历和职业的状况作为辅助参照因素,也只是对某个群体一般情况的估评,不可能顾及各语言能力等级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特殊表现。

下面我们尝试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各级人群的综合特征做一个大致的描述。

一级:能参与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及与其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流对象之间的简单社交活动。其语言的积累、知识与经验的储备、思考的空间、感兴趣的话题等基本上围绕家庭生活展开。以口语为基本交流途径,所听、所说基本上属于关于具体人、事、物的记叙性话语,说话大致采用生活圈内的惯常用语,也可以在不太长的片段中基本连贯地讲述事情的经过,描述人和物的性质状况,能说说自己对这些性状、经过的感觉;能阅读记叙事实和经过、描述性状、说明用途的简短材料,如故事、简单的商品介绍、社区通知;能写对词汇量要求不高的短信、便条等。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小学中年级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一般从事简单家务、一般手工劳动等。

二级:能关注本地社会特别是与其自身生活相关的事务,能参与工作和学习圈里的小型社交活动。以口语为基本交流途径,但在其生活领域中有一定的阅读要求和少量书面表达要求。能阅读叙述具体人、事、物和描述性状、说明用途与事由的语言材料,如简单的小说、社会新闻、体育娱乐消息、日用品的使用说明等,能对人、事、物等做简单直观的评价。能写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文,如请假条、简单的书信等。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一般从事家务、手工劳动和比较简单的技术操作工作。

三级:能参与和自身生活、文化娱乐活动、学习和工作相关的事务与社会活动,能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并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语言交流以口语为主,也能运用书面语。口语表达比较连贯,能使用书面语比较顺利地完成对具体人、事、物的完整叙述,也能对事理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表达中主要用日常语言(不一定能采用相关领域里比较专门的术语)。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一般从事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略有要求的初级技术工作。

四级:语言积累较丰富,阅读面较宽,能思考地方、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并发表一些片段式的个人见解,能初步使用相关领域的专门词语。对语言运用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感性素材积累和理性思考。具有独立主持小规模群体活动的语言能力,能以口语和书面语对人、事、物的内在关系作连贯的叙述和分析,表达较有条理。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一般从事对语言文字能力有一定要求的普通技术工作。

五级:能参与较广泛的社会活动,熟悉自己专业领域的语汇,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有较广泛的关注和理性思考,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表达策略意识,选用词语与表达方式能考虑到文化背景和交流沟通的策略;对所关注领域的语汇也有较准确的理解,并能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思维流畅,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条理较清楚。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一般从事对语言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非语言文字专业的工作。

六级:词语积累、语言运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都比较丰富,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有广泛的关注和比较系统的思考,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有较多的理解和较好的感悟力,对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注重对词语的推敲;对文学作品(包括文言和白话)有较强的鉴赏力,能用口语和书面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

学历参照:具有相当于本科及以上的文化水平。

职业参照:能适应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门工作。

3 汉语能力标准(试验稿)

汉语能力是指使用汉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实践能力。

《汉语能力标准》从低到高设为六个等级:一级为入门级,二级为基础级,三级为普及级,四级为通用级,五级为提高级,六级为专业级。

《汉语能力标准》是对汉语使用者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的通用评价标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能力评价系统,包括对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对象是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评价侧重于汉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

《汉语能力标准》分为汉语能力总体描述和分级描述两部分。汉语能力总体描述是对不同级别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概括描述。分级描述则分别对各个级别的汉语口语理解能力、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汉语书面语理解能力、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进行具体描述。

[1]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上海市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

[5]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编,国家语委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指导用书[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8.

[6]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7]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吴四伍)

Designing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 Research Group

The evaluation obj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are the people who use Chinese as a basic language in their life,study and work.This evaluation focuses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Outlin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Peopl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differ in their activity scopes of language using,so we should design different tasks in language using for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we design six grad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Standard from low to high.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is Standard,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and the hierarchical description.The former is a summary descrip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hinese application ability.The latter gives a description respectively for each level of the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spoken language,oral expression ability,the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written language,and written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Test;Selection;Tool

G405

A

1005-8427(2014)12-0032-6

本文系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国民语言文字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ZDA125-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语言文字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