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

2014-02-04 21:04范伟玲
中国考试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标命题试题

范伟玲

FAN Weiling

云在青天水在瓶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

范伟玲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容、题型和能力考查方式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试从试卷构成、材料来源、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对高考语文试题的考查内容、命题技术、考查效果及改革方向等作简要评述。

高考;语文;述评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对考试内容与考查形式改革及能力考查的要求,命题组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命题组在汲取历年高考命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题型和能力考查方式的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试题坚持以考生为本,材料新鲜活泼,形式新颖灵活,总体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能力,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坚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核心,既突出语文作为母语的学科特点,也顺应全球视野下的语言考试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体现人文素养,切合考生实际,既有利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成长发展,也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突显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要求,既有利于推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回归语文考试的本色,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又向前迈出了极为坚实的一步。

1 从试卷构成看考查核心

努力展现语文学科是“精神”和“文化”载体的本色,突出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向,有意识地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2014年18套语文试卷的突出特点。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还是古诗文阅读鉴赏,不管是现代文阅读鉴赏还是写作,都在实现选拔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时代、社会、生活、文化是试卷构成与考查的四个关键词。试题极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所选材料注重文本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优秀的思想品格和优良的传统美德,内容都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能在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的同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18道作文试题都采用了具有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思辨性、防套性的材料作文题型,材料分叙述性材料、论述性材料和文学类作品三种类型,材料源于生活,贴近时代,关注发展,催人向上。试题的考查功能体现贴近社会人生和考生实际的设计理念,通过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创造性,引起联想与想象,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立意,鼓励考生多角度、多向度、多维度进行思考,多层面、多层次、多层级进行阐发;有利于有创意地构思,有创意地表达;维护考生多元思维的特点和独立自主的阐释精神。如全国课标甲I卷“山羊过独木桥”中关于规则、创新、合作等内容,不仅呼应改革创新的时代主题,也是对青年一代遵循守则、团队合作等的一种激励。上海卷的“穿越沙漠自由与不自由”、福建卷的“空谷悬崖与栈道桥梁”,材料言简意赅,有利于调动考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更由于内含富于哲理性思考,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都具有积极导向。北京卷“老规矩”旧题新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天津卷的“智慧芯片”、广东卷的“黑白胶片”、辽宁卷的“祖孙对话”,可以引发考生对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相互关系的深入辩证的思考;大纲全国卷“农民工老王的故事”、湖南卷“最美乡镇干部的故事”、重庆卷“游客与房东的故事”通过平凡人、平凡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从材料来源看命题技术

2014年的语文试卷选用的材料丰富多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命题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特别是全国课标卷更是显出其独特的创新优势。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文本,绝大多数材料内涵丰富,思辨性和审美性较强,在生命、生活、社会等方面能引发考生积极的思考,内容无不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如李泽厚《美的历程》、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梁漱溟的《朝话》、宗白华的《艺术与中国社会》等。在试题结构和内容上,今年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继续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如全国课标卷在玻尔、邓叔群的传记后,增加了传主自己的文章或别人对传主的评述,不仅增多了阅读的角度,拓展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传主与其生平不再是平面化的内容,而是更丰富、更立体地展现出来。

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试题的语料同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像全国课标卷医疗质量、家庭关系、舌尖上的中国、中学生暑期考察等一些语用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全国课标卷成语考查题形式略有变化;仿写题继续改为图文转换题,并将材料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不仅避免了形式的僵化,也体现了在试题设计方面的新探索。

全国课标卷古诗文阅读更是体现出创新求实的理念,其中名篇名句默写首次通过对内容理解的形式呈现,破除了死记硬背、僵化训练的学习与考试观念,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学科素养;文言文阅读中人物性格分析题改为断句题,既避免了与文章内容概括分析题的重复,又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考查。北京卷的“一题三考”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上,也注意选取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正面内容,突出中华传统美德。材料中的人物形象或恪尽职守、关注民生;或不畏权贵、刚直敢言;或为官清正、严于律己;……这些形象弘扬了敬业正义、清廉修为等主流价值观。如全国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为《旧唐书·于休烈传》、全国课标II卷为《明史·韩文传》体现了接近现实生活的理念,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文学类阅读依然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侧重选择经典纯正、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的文本,语言平实自然,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引人向善。例如,四川卷郁达夫的《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山东卷黄裳的《浣花草堂》、江苏卷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之死》等。

3 从考查结果看考查三度

2014年语文高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形式灵活多样,风格厚重大气。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尤其突出对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在考查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上依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为高校选拔新生发挥了积极、正向、良性的作用,同时也显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以某省数据为例说明):

(1)从总体情况来看,总分高分少。145分以上0人,141~145分为6人,136~140分为114人、累积比例 0.04%,131~135分为 1 118人、累积比例0.41%,126~130分为6 347人、累积比例2.54%,120~125分为19 551人、累积比例9.09%。也就是说优秀率不到10%。

(2)从知识结构考查来看,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文学类阅读得分率整体偏低,其中现代文阅读平均分为4.06,得分率为45.09%;文言文阅读平均分为24.90,得分率为69.15%;阅读平均分为4.06,得分率为45.09%。

4 从能力结构考查看

理解与分析综合类试题得分率较低。1~4题理解类题目平均分为5.56,得分率为46.35%;5、6、18分析综合类题目平均分为43.88,得分率为66.48%。

5 从存在问题看改革方向

(1)有的试题考查内容的设计与《考试大纲》尚有一定距离,部分试卷知识性试题考查死记硬背的倾向较重,无形之中纵容了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考查形式不够灵活,固步自封,个别省份以教材为本的“本本主义”倾向严重。

(2)选做题的难度平衡存在问题,这势必会影响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会对语文教学和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从必做和选做题的选做情况来看,文学类阅读选做率极低,有的省份不到1%。山东卷取消了选做题,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加强高考命题、评卷的一体化研究。命题、评卷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完成命题任务的同时,语文命题工作要与评卷工作对接,精心设计参考答案、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完美实现命题意图,科学控制评分误差、防止分数过度趋中。

FAN Weiling

(责任编辑 吴四伍)

Clouds in the Blue Sky and Water inside the Bottle:Comments on Chinese Test Papers of 2014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Chinese Test Papers of 2014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ve made valuable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s in the testing of content,format and competence.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and analysis on the testing content,testing techniques,testing validity as well as the reform trends from the four aspects:testing format,material sources,testing result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Chinese;Comments

G405

A

1005-8427(2014)12-0006-3

猜你喜欢
课标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