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及其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4-02-10 01:03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外语交际

常 利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62)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迎接并应对21世纪的挑战,1996年,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发并出版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Preparingforthe21stCentury)。1999年,该书重新出版,并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inthe21stCentury)。《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出台不但推动了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主要内容

《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外语教育的5项目标,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联系)、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 (社区)。由于每项目标的首字母都是C,故该标准简称“5C标准”,该标准的教育目标简称“5C目标”。除了5项目标之外,《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还对各项目标分别进行阐述,提出了5C目标对应的11项标准(见表1)。

表1 《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教育目标及其标准

续表1

GoalsStandardsConnections:ConnectwithOtherDisciplinesandAcquireInformationStandard1:Studentsdemonstratean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racticesandperspectivesoftheculturesstudied.Standard2:Studentsdemon⁃stratean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roductsandperspectivesoftheculturesstudied.Comparisons:DevelopInsightintotheNatureofLanguageandCul⁃ture Standard1:Studentsdemonstrateunderstandingofthenatureoflanguagethroughcomparisonsofthelanguagestudiedandtheirown.Standard2:Studentsdemon⁃strateunderstandingoftheconceptoftheculturethroughcomparisonsofthecul⁃turestudiedandtheirown.Communities:ParticipateinMulti⁃lingualCommunitiesatHomeandAroundtheWorldStandard1:Studentsusethelanguagebothwithinandbeyondtheschoolsetting.Standard2:Studentsshowevidenceofbecominglifelonglearnersbyusingthelanguageforpersonalenjoymentandenrichment.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些具体的标准可以帮助理解各项主要目标的内涵,并突出各项主要目标的不同侧重点。如“交际”目标是由语言沟通、理解诠释、表达演示三个模块组成,强调通过语言学习进行人际交往;“文化”目标分别体现在文化习俗和文化产物两个主要方面;“联系”目标体现在巩固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获取信息并识别独特见解两个主要方面;“比较”目标体现在语言比较和文化比较两个方面;“社区”目标体现在学以致用和学无止境两个方面。在这5项目标中,“交际”目标是核心。《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5项目标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为了实现上述5项目标并落实具体的教学课堂内容,《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拓展和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这些具体的要求共有7项,即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文化内容(Cultural Contents)、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其他学科的内容(Contents from Other Subjects)、严谨的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和技术(Technology)。外语教学5项目标的实现,与这7项教学内容是密切相连的。通过这7项要求,语言学习者最后不仅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高,更能够在个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有所发展。

二、《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主要特征

《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新外语教学的理论,代表了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其指导思想是:“语言和交际是人类经验的核心。美国必须培养学生能够在多元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有学生必须在继续保持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掌握至少一门现代外语或古典外语。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也必须有机会提高他们的母语水平。”通过分析和研究《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该标准主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交际性

根据交际语言教学的原理,交际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外语使用能力是外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外语交际的能力并提出,尽管语法和词汇是交际的必要工具,但获得有意义和得体的交际能力是当今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简洁明了地表述了成功交际的原则:“knowing how,when,and why,to say what to whom”,即要求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何时”“为何”及“对谁说什么”等内容上,而不是集中在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形式上。《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5项目标围绕语言交际能力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外语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也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科学性

《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第一章《原理陈述》(Statement of Philosophy)中指出了制定这一标准的理论基础,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理论。制定该标准依据的三个理论假设分别是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假设(The Assumption about Language and Culture),关于语言和文化学习者的假设(The Assumption about Learner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关于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假设(The Assumption about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指出,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无法脱离孕育该语言的文化土壤。它强调通过让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理解和洞察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元文化中了解和交流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运用外语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7年国家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做了如下描述:“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与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培养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分析和评价《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有助于我们从中借鉴有效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以学生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教师是英语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学生是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大学英语教学呈现“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状态。虽然很多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在用英语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无法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这与《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的“交际”目标不谋而合。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需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应该能利用英语获取不同文化的知识和信息并认知不同的观点,能将英语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丰富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二)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模式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密切相关、相互促进。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知识的训练和课文的讲解上,忽略了文化知识的讲授。《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5项目标中的“文化”目标及7项要求中的“文化内容”(Cultural Contents)都提到了跨文化的重要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教学目标阐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跨文化教育的目标,即增强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又要在课堂中融入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传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度发达,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包含生动形象的跨文化知识的素材。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识别、理解和判断的能力;生动形象的视频可以使文化资源的呈现具有无限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文化学习空间。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7项要求之一就是“学习策略”,即让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获得成功。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类型传授适合的策略,使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提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就说明,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可以把课堂当成学生表演的舞台,把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则做好导演的角色,对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学生正确地掌握和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

[1]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M].Allen Press Inc.,Kansas,1999.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 乐琼.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8).

[4] 李磊.基于5C标准的美国基础外语教育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3).

[5] 李育.英语学习策略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外语界,2008(4).

[6] 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J].外语界,2001(5).

[7] 章兼中.美国《迎接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6(1).

[8] 周文娟.从美国5C外语目标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2(5).

[9] 周晓玲,张燕.高校应重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5(6).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外语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