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2014-03-18 21:25赵海善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工作班主任

赵海善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0113)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赵海善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0113)

本文在总结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以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学生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1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院作为一所由7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高职院校,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办学规模呈上升态势,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生源结构、学生素质及其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学院过渡时期教师和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与学生规模的不适应,以及受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动荡,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广泛的爱好、开拓创新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为支撑,以强化学生管理为手段,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2 强化管理,多管齐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自古凡事守法度而稳,循秩序而顺。”管理理念对管理学生至关重要,学校有什么样的学生管理理念,就会在学生中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管理态度和管理方法。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坚持走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

一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细则,完善了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工作、班风建设、学生操行学分、学生“三自”管理等20多项制度,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是坚持开展校纪校规、法律宣传、反毒品教育等,增强了学生的“免疫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交友态度、就业态度、人生态度更加积极,形成了尊师重教、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是为了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坚持平时与学生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以诚相待,在沟通中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

四是为活跃校园第二课堂,坚持定期举办橱窗板报、墙报、演讲赛、书画展、手工艺品展、操作技术竞赛等活动,创办了《鸡峰天使》《实穗》《团讯》等切合学生实际的报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五是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通报表扬、广播板报宣传,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不断进步。同时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于违纪受到处分的学生,坚持“重点治理”与教育转化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六是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为突破口,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用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走上良性轨道。

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管理与教育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与发展学生个性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管理和学习生活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3 以人为本,推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新形势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不断适应高职院校发展新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转变角色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3.1 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住学生”的错误认识,变为“服务学生”[1]。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这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努力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完善班级6项考核(早操、自习、纪律、卫生、安全、集体活动),使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天天检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学生管理部门重点抓辅导员及学生会、团总支,辅导员抓班主任,班主任抓班级工作,使各项管理落到实处。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周日晚召开班主任例会和班会,利用班会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逐步引导学生走自我管理的道路。组织公寓管理人员和班级认真学习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强化依法管理意识。坚持每天检查学生宿舍的卫生、安全,及时发现问题,在每周的辅导员、班主任例会中反馈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杜绝各类问题及恶性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在不断总结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的各项制度。适时召开辅导员、班主任会议,及时安排工作,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使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新生报到工作,进行军训及开学前教育工作,为学生学校生活开好头。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四是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把学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学生的档案收发制度化、规范化。

3.2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注意调动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与管理能力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中推行以学工办为指导,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促使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增强。

3.3 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是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二是适当放权,发挥基层的作用。现行的高校管理实行院、系、班三级管理体制,院、系及班担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双重任务。因此,既要赋予学院、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又要让其拥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的权力,做到责权统一。适当下放管理权限给系,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教育处理,提高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推行院、系一级学生工作体制的党政融洽,协调统一。四是实行年级辅导员制,与学分制相适应。强化以院、系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在学分制条件下,班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生单元组合,应纳入学生管理体制。要积极探索以年级管理为主、班级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EB/OL].2010-01-27.http.//www. docin.com/p-43045227.html,2013-10-20.

G40-058

A

1671-1246(2014)13-0039-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管理工作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