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口腔材料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4-03-18 21:25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学时口腔

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高职高专口腔材料学教学模式探讨

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材料学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高职高专;口腔材料学;教学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和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审美修复的要求日趋强烈,对口腔材料的质量也提出更高标准,创新和研究口腔材料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1]。口腔材料学是一门口腔医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充分认识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 口腔材料学的重要性

现代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常伴有新材料的出现或改进,而新材料的发展,也使口腔修复和治疗有了质的改变。因此,口腔材料学和口腔临床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作为现代口腔医师和技师除了掌握口腔医学知识外,还必须充分理解口腔基础知识,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修复体和恰当的治疗。

2 口腔材料学教学现状

通过口腔材料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能,了解材料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合理恰当地选择材料。目前,我国多数口腔医学院校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模式施教,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单纯强调知识的灌输,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口腔材料学涉及的口腔材料制品种类繁多,又有不同的临床应用特点,而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主要用文字描述口腔材料的组成、性能结构和临床用途,针对临床实际应用的内容相对较少,许多术语仅凭文字描述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对口腔材料及制品缺乏感性认识。另外,从课程设置上来讲,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尚未接触临床,缺乏口腔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对各种材料临床应用中的关键环节及性能缺乏了解,影响了其对口腔材料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如果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或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口腔材料学教学体会

3.1 适当调整课时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只有正确掌握材料的性能、特点、应用,才能制作优良的修复体。因此,口腔材料学是临床治疗、修复的核心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目标要求的内容,因此将原来的34学时(理论30学时,实训4学时)调整为42学时(理论30学时,实训12学时),适当缩减选修课学时,增加实训课学时。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缺少对口腔材料实物的感性认识,加之该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还没有接触临床,很难理解材料学常规知识,因此,实训教学在整个口腔材料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实训课上,学生直接面对临床所需的各种材料,有真实感,而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 开展多样化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3.2.1 师生角色转换,强化参与意识 在以往教学中,无论怎样改革,课堂的中心始终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我们在口腔材料学教学中,对相应内容采取了互换角色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烤瓷材料时,采取小组形式,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每组选派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适时补充,增强组与组间的竞争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习能动性。

3.2.2 加强实物展示及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理解力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种材料种类、性能及特点。例如,学习蜡型章节,可选择成品蜡型向学生直观展示,增强其感性认识。力求“讲”和“演”有机结合,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在讲解烤瓷材料、铸造材料时,可选择多媒体融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于一体,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刺激,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录像在口腔材料学教学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印模材料时,先播放3分钟录像,让学生了解印模材料实际应用,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更好。

3.2.3 加强课后知识收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口腔材料发展迅猛,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国内外口腔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动态。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由实用性向技能型的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烤瓷材料、粘结剂、充填材料等内容时,可依据学生数恰当分组,根据所选题目搜集检索资料[3],向学生介绍查阅期刊杂志和收集资料的要点、注意事项,并制作成PPT进行汇报,阐述该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性能、应用、优缺点等,由学生主持,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要求学生将所查资料整理成小综述以备后期补充。举办这样的主题活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情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使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学生间相互学习,加深对某种材料的认识,在分工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明确了小组成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从口腔医学发展历程看,每当口腔材料更新,口腔医学就会出现巨大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因此,口腔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组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口腔人才。

[1]陈治清.口腔材料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孙皎.口腔生物材料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付强,郑树灿,李彦,等.探索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8(3):163-164.

G420

A

1671-1246(2014)13-0017-02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学时口腔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