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2014-03-18 21:25花开功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系部督导教学管理

花开功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花开功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内涵建设;质量管理;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切实把内涵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将我校围绕“四个对接”,在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校系二级管理改革、完善监控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对接管理规范,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1.1 加强学习,强化意识

我校及时将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下发,人手一册,并组织开展学习,教学管理干部带头学,教学管理人员重点学,全体教师常规学,教辅人员专项学,且定期组织考核与交流。通过学习和研讨,从宏观上引导广大教职工转变教学及管理理念,从微观上规范教学各环节中的行为,积极营造“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的氛围,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确保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1.2 重新梳理,整体修订

在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校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整体修订,并于2013年重新整编。新《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共有7个篇章91项制度,即教学行政管理篇(12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篇(5项)、课程管理篇(16项)、教学运行管理篇(20项)、教学质量管理篇(16项)、教师队伍管理篇(14项)、教科研管理篇(8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校系二级教学管理和督导行为有明确要求和具体流程,使教师、教学管理和督导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形成“人人心中有规范,教学环节有落实”的管理工作格局,建立和谐、稳定的教学秩序,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开放性和有效性。

1.3 有效执行,不断完善

我校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校系联动方式推进制度的科学建设和有效执行。学校教务处会同督导、教科研和组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拟定相关制度,经系部充分研讨及试行提出修改意见,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相应修订,逐项完善管理制度,再经学校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公布执行。新制度的严格执行,有效规范了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学、管、督、导、评6个维度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2 对接工作流程,深化校系二级管理改革

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学校对原有内部管理模式、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和重组。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督、导、评信息流的整合,增加了管理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2.1 明确职能,高效管理

制定了《教学工作校系二级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处室和系部教学管理的职责和权力,确立教学管理重心与权力导向的下移以及系部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适应系部教学管理的制度,由“职能管理”变为“工作流程管理”,实现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研科研等管理一体化。

2.2 夯实队伍,优化管理

一是健全系部教学管理队伍。以公开选拔方式将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的教学管理人员充实到系部教学副主任岗位;以双推双选方式对教研室主任进行调整;增设教学综合秘书、教务员和督导员;配备实验室实验员;按专业配齐课程负责人以及各专业负责人后备人选。二是加强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通过校内专项培训、任务驱动、校际交流、校外相关培训等措施,更新扁平管理理念,增强主动管理意识,提高系部教学管理的敏捷度、灵活性和创造性。

2.3 项目推进,目标管理

学校与系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系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团队为基本工作单元,强化过程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近两年来,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别被列为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护理助产实训基地被列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同时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金牌7项,银牌9项,铜牌31项;获国家级、省级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创新大赛奖24项,文明风采大赛奖202项;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为100%;组织了1 600余人次的保健按摩师、育婴师、养老护理员、药物制剂工、药物分析工等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2.4 改革创新,科学管理

积极开展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聘请河海大学人力资源部根据我校现状和发展需要拟定《学校内部组织与岗位设计方案》及《实施细则》,科学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岗位,使纵向管理层次简化,系部管理幅度增大,责、权、利更加明晰,人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形成竞争上岗、合理流动、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扁平管理的潜力和活力,调动系部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 对接质量标准,完善监控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对教学管理质量的监控作用,着力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学生关注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政策支撑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1 加强领导,布实网络

建立一把手校长负责,教学副校长积极配合,督导室牵头,以系部督导员、教研室主任和学生信息员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行业专家参与的上下联动的教学督导网络。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系部教育教学督导组、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委员会三位一体,层级明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上通下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实施监督检查、诊断评价、调控指导的督导职权,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科学有序运行。

3.2 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积极探索、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反馈“4”个系统,由校系“2”级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健全校系专兼职督导员、学生信息员和企业兼职督导员“3”支队伍,形成学校、系部和教研室“3”级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使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有标准可依据、可查考。通过健全3类督导制度(工作制度、检查制度、反馈通报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过程控制系统,以确保“4233”监控评价体系有效运作,实现对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监控与评价。新出台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试行)》《行业企业评教评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实施教学质量第三方监控评价提供了制度保障。

3.3 督导并重,监评结合

在教学督导工作中,不仅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还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立足于“导”,以“导”促“督”,以“评”促“监”,做到督、导并重,监、评结合,以督评、督改工作为重点,在督教、督学、督管的同时做好导教、导学、导管。严于督,精于导,缩短了督导人员与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距离,提高了教学督导的水平、质量和效果。

3.4 不断创新,彰显特色

3.4.1 开展第三方教学质量监控 2013年,我校在江苏省五年制高职院校中率先与国内有影响的研究机构麦可思数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独立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通过毕业生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开展的“职业院校第三方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课题,已被列为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学校2013年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报告,2012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达97%。

3.4.2 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督导工作现代化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办教学督导网络平台,秉承“及时、互动、服务”的理念,使督导信息的收集、反馈、交流及评价更加广泛、及时和直接。2013年在平台上增设“雁过留声”栏目,自主开发教师评学、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学生满意度调查软件,加强与广大师生的交流互动,增强教学督导工作的针对性、便捷性、开放性和时效性。

4 对接“双师”要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以提高“双师”素质为中心,以实施“五项工程”为载体,“外引”与“内培”并举,师德教育与岗位培训并重,全面优化师资队伍。

4.1 科学规划,完善机制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完善各项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激励机制,在竞争的基础上引入优胜劣汰机制,不断完善教师健康成长的运行机制,使教师发展有目标,行动有动力,成长有平台。

4.2 坚持标准,大力引才

采取多种方式和路径,广揽优秀人才。招聘中坚持标准,严格考核,优先录用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专业对口、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发展前途的硕士研究生,积极从行业和企业公开招聘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有教师基本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11—2013年共引进人才62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1人,占66%;专业教师44人,占71%;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19人,占31%;2013年引进专业博士1人,留英专业硕士1人。

4.3 五项工程,有效培养

4.3.1 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扶持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年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双重”结对培养。新教师与同课程教师结对的同时,公共课新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专业课新教师与医院临床一线骨干医护人员结对,以此推进新教师“双师”素质的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4.3.2 实施“五阶梯工程”根据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梯队培养制度,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五阶梯”梯次不同,培养要求逐级提升,以此引导教师成长。2013年首批结束,经考核合格38人。目前,第二批“五阶梯工程”已启动,两批共培养教师101人。通过落实“五阶梯”培养方案,有效实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创建淮安市消化道肿瘤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校技能大师室,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项目,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如我校有两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术装备规范》的编制工作,并系第一执笔人。

4.3.3 实施“双师工程”创新教师专业实践模式,推行暑假集中脱产跟岗实践,提高专业实践效果。组织38名专业教师分批到江阴、南京等地的三甲医院进行全脱产顶岗专业实践,以任务驱动引导专业实践,以专业实践成果推进专业教学,有效提高“双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我校这一有效做法得到江苏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认可,并被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基地。2013年我校与江阴市人民医院共同实施首届护理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积极探索和构建“333”研训模式,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获得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优秀培训项目”称号,并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获得领导、专家及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4.3.4 实施“教学团队工程”学校构建五年制高职护理等5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各专业教学团队以教研室为单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例如护理专业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所医院共同组建“专业课程教学联合体”,成立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危急症护理、老年护理6个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护理技术标准的完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的互融、专题研究、社会服务等项目,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实现共赢。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评为“优秀教学团队”。

4.3.5 实施“兼职团队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将外聘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在优化“双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兼职教师相关工作,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和电子专业成长档案。积极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学校各项教学、教研及文体活动。开展教学观摩、交流研讨、听课评课等集体活动;召开兼职教师座谈会,充分听取兼职教师对学校发展的中肯建议;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培训;聘请优秀兼职教师担任技能大赛指导专家,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虽为“兼职”,却依然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我校现有教师34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30%,其中教授6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达48%;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人,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9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6人,教学能手3人。获得全国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人,省赛一、二等奖3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人;江苏省职业学校护理及化工检验技能大赛教师组一、二等奖5人。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示范课获奖8人,研究课获奖17人。2011—2012年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445余篇,立项课题41项,按期结题15项;获得省市教学、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6项。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我们将借创建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的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作新贡献!

G420

A

1671-1246(2014)13-0005-03

猜你喜欢
系部督导教学管理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