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8 21:25蒋炜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科学

蒋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蒋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实施以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内科学;理论教学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及一定的操作技能,这就对医学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医学教学采用知识传授教学方式,把灌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削弱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这就促使我们积极探讨改革现行的教育教学方式。

1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基本概念及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又称以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Study,CBS)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临床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1]。

将生动形象的典型内科病例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有助于抽象的医学理论具体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改变既往“灌输式”教学中单纯理论知识的堆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在病例导入式教学中,结合代表性病例适时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分析讨论,做到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效启发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2]。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精心选择案例

典型病例准备是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选择病例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考虑病种、发病机制和诊治的典型性、针对性,精心选择合适的病例。按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如有一定的临床知识积累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稍难的病例,给予学生一定的临床思维训练,有助于其理清疾病的诊治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2 合理准备问题

问题的准备与设计既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需有一定的发散性与挑战性,注意问题的难度与知识掌握之间的平衡,使其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生刚接触内科学时,可以设计基础问题帮助其熟悉临床诊疗程序与思路;而后,随着临床工作的逐步开展,可以设置一些复杂或疑难病例,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思考,达到深入理解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目的。

2.3 理论实践相结合

单纯病例介绍与理论讲授难免枯燥乏味,因此在理论课讲授时,要让学生有由理论到实践、再结合理论的过程。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首先给出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再对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予以深入阐述;随后,在教师带领下,让学生接触代表性病例,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整理疾病诊治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展开讨论;最后,学生分组总结该病种的基础知识与临床诊治要点,分享学习体会,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发言加以点评和归纳总结,并对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4 课后案例提高

理论授课的完成不代表教学任务的完全结束,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有助于其对学习内容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既往多布置选择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注重知识的记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建议在课后布置思考题时,设置简单案例,并将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结合案例设置为问题,促使学生将分散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有序的梳理和应用。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实施经验总结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首先,教师必须对所提供的病例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对疾病本身以及疾病背后隐含的知识加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而这对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开展非常重要。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重要理论概念的讲述不能忽视,不能光讲临床诊治而忽视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结合与融会贯通,因此,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必须兼顾理论讲授与病例讲授。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病例问题的创设和课堂讨论的开展,病例讨论有时没有标准答案,很多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论或尚未阐明之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问题讨论的具体环节和进度,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师生的共同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理论学习、接触患者以及探寻病例所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等,从而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地调查研究、释疑解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

总之,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引入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系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形成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

[1]王雪梅,张轩,余占海.浅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31-32.

[2]陈瑄瑄.内科学教学病例的创设与应用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4):1730-1731.

[3]赫连慧紫.病例整合式教学法在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09(3):43-44.

G424.1

B

1671-1246(2014)13-0046-02

注:本文系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ZR1406000)

猜你喜欢
病例教学法科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科学拔牙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