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2014-03-18 21:25王茂磊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中专学校浅谈身体素质

王茂磊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山东 青岛 266308)

浅谈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王茂磊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山东 青岛 266308)

根据中专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措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国家培养健康的、合格的后备力量。

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效果

当前,许多体育教师都比较害怕在体育课上出现学生意外受伤的情况。因为学生一旦受伤,家长就要向学校讨个说法,学校又会追究体育教师的责任,严重者会被定性为教学事故,给体育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很多体育教学内容被删减,如难度较大的单、双杠内容,容易出现受伤情况的田径内容,甚至一些基本的体操技巧内容都不敢开展了。这导致相当一部分中专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较差,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不充分,上课不认真,练习不积极,同时很多学生既怕苦又怕累,组织纪律性也较差,集体观念淡薄,给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不能因此降低对教学的要求,而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内容,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就如何提高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课外活动,有的分组打球,有的相互追逐,有的做游戏,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学生对此项目感兴趣[1]。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的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课堂练习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兴趣。培养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兴趣,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选择教材内容。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学生既感兴趣,同时又有锻炼价值的内容。如一些球类活动或体育游戏等。

(2)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学内容本身比较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下功夫[2]。如50米加速跑,可以采用追逐跑、变速跑、定时跑、接力跑等形式;耐力跑,可以采用越野跑、变速跑、蛇形跑、变向跑等形式;跳远,可利用各种标志物或以竞赛形式等。新颖的组织形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的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课堂练习活动的未来结果所产生的兴趣。如有些学生对某些体育活动内容及形式虽然缺乏直接兴趣,但对活动结果——增强体质、减肥等感兴趣。由此可见,经常向学生宣传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目的、意义,向其介绍教学内容的价值,是激发学生间接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生都有所收获

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课中,“放羊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还是存在的[3]。其结果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过瘾”,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受不了”,因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锻炼效果。

学生协调性、柔韧性、灵敏度、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有所不同,体育基础、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要使所有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所收获,就必须认真贯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

(1)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做到因人而异。如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基础,选择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翻3个内容,分别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在练习要求上做到因人而异。如学生在进行同一难度的肩肘倒立练习时,可根据其动作完成情况,提出不同练习要求。

(3)在运动负荷上要做到因人而异。如在训练学生耐力时,对体能较好的学生,在练习的量和强度上可要求高一些;对于个别体弱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体力,采用走、跑交替的办法进行练习。

(4)在教法步骤上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掌握技术动作较快的学生,教法步骤可以粗略一些,使其提前进入完整技术练习;而对身体素质较差,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教法步骤则要细致一些,加强保护和帮助,使其逐步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

(5)在教育方法上要因人而异。学生有觉悟高的,也有觉悟低的;有胆大勇敢的,也有胆小害怕的;有意志顽强的,也有意志薄弱的;有遇事冷静的,也有遇事慌乱的;有认真细致的,也有马虎粗心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思想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需要,也是其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5]。笔者的做法是:

(1)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2)要求学生根据作息时间,每天安排20~30分钟的独立锻炼时间,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订锻炼计划。要求学生记录锻炼的内容、方法、数量及自我感觉等,每月总结一次。在学生独立锻炼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其学会如何安排锻炼内容、练习顺序和运动负荷。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坚持自我锻炼,即使雨天也能因地制宜地调整锻炼内容。

(3)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结合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自己做准备活动。待学生做完准备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些补充活动,同时对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的情况加以小结,向学生讲解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来做准备活动。

(4)对有些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或是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已掌握的方法先进行练习,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分析和指导。

4 结语

中专学校的体育课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情况,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6],熟练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这样既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也能使学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并拥有健康的体魄。

[1]刘阎.以体育兴趣培养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0):120.

[2]郑铁军.浅谈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35):46-47.

[3]马锐.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8):56-58.

[4]马锐.试论中专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114-115.

[5]蔡雪勇.浅谈中专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2):308-310.

[6]李德.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福建建材,1994(2):54.

G420

B

1671-1246(2014)13-0059-02

猜你喜欢
中专学校浅谈身体素质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新会计制度下中专学校预算会计管理机制分析
为诗浅谈
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中专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
中专学校健美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