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产妇高龄化趋势及对策

2014-03-18 21:25李晶晶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扬州市初产妇

张 蕾,李晶晶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市产妇高龄化趋势及对策

张 蕾,李晶晶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分析产妇高龄化趋势为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扬州市产妇高龄化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扬州市;产妇;高龄化

随着家庭婚育观念的变化,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当今社会年轻人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对生活期望的不断提高,产妇高龄化已成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医学上将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目前国外已有专家提出该界限还要提前7年,即28岁经历初次妊娠就可以认为是“高龄产妇”。2013年11月中旬,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育二胎。该政策的实施势必将我国产妇高龄化趋势推向新的高峰。本文对产妇高龄化趋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扬州市产妇高龄化现状及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产妇高龄化趋势带来的问题

产妇高龄化趋势将会带来一系列人类健康问题及社会矛盾。从医学角度来看,据已有报道,与年轻产妇相比,高龄产妇的胎儿患21三体(唐氏)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增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流产、早产的可能性较大,孕妇妊娠期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机会均增加。分娩时,由于高龄产妇肌肉力量差等因素容易导致产程延长或难产,其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年轻产妇;另据研究发现,产后抑郁在30岁以后的初产妇中发病率也较高,故产妇高龄导致妊娠并发症、胎儿缺陷、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几率均高于年轻产妇[1~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由于生育年龄的推后,高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慢,家庭老人平均年龄偏高,家庭内部可提供的护理力量与年轻产妇相比明显不足,这些生活压力将直接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 扬州市产妇高龄化趋势

据研究,越发达的省市产妇高龄化趋势越明显。江苏省为我国的经济强省,根据已有报道,我省35~39岁妇女的生育率在2002年为49.8/万,到2004年上升至66.8/万。扬州市也不例外,2008年,苏北人民医院对该年度两个月内的分娩记录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产妇中,超过28岁的占49.6%,几乎每两个产妇中就有一个为高龄产妇;30岁以上的占30%左右;35岁以上的占15%左右;40岁以上的产妇有两位,其中一位42岁的还是初产妇。与10年前相比,高龄产妇增长率在20%左右。

对扬州市几大医院(以扬州市人民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医院、苏北人民医院为主)近5年来(2008—2012年)住院生产的产妇年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高龄产妇比率有明显攀升趋势,从2008年的24%升高到2012年的33%。又据统计,我市初产妇平均年龄与15年前统计数据相比增加了3.2岁(从24.5岁升高至27.7岁),那么在“单独二胎”政策的推动下、在大龄化生育成为社会主流生育观的情况下,按照近几年增长趋势预测,10年后我市高龄产妇的比率将会超过30%。

3 扬州市产妇高龄化现状

在明确了扬州市产妇高龄化趋势后,我们对近几年我市高龄产妇家庭内部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80%以上的高龄产妇家庭夫妻双方文化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收入在扬州地区属于中高等以上,经济宽松,家庭生活水平较高,对母婴护理服务要求较高。

(2)高龄产妇家庭老人多属于流动人口,暂住扬州是为了方便照顾子女的家庭生活。对邗江区各社区统计结果显示,高龄产妇家庭老人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比年轻产妇家庭老人年龄高3~5岁,受老人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高龄产妇家庭的内部护理力量明显不足。

(3)高龄产妇产后恢复速度比年轻产妇要慢。我国高龄产妇产假(晚育)比年轻产妇多30天,由于该人群产后身体恢复慢,面对工作和生活心理压力更大,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产后抑郁倾向较后者明显增多。

(4)据调查,面对产后的工作压力和育儿压力,大多数年轻产妇在生产后会选择2~3年待业期来照顾家庭,而高龄产妇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高,产后基本都会选择及时回归岗位,这也会导致新生儿的哺乳受到限制,很多妈妈会选择缩短哺乳期,采用人工喂养途径以同时满足工作和家庭的需要。

(5)与年轻产妇相比,我市高龄产妇家庭新生儿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先天畸形、产妇唐筛试验高危结果乃至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也较高,而对“唐筛高危”人群所采取的羊水穿刺确诊手段,也会增加1%的胎儿感染及流产率。但在后天传染性疾病方面,高龄产妇母婴患病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家庭卫生习惯有关。

4 应对产妇高龄化趋势的策略

高龄产妇家庭对产后家庭母婴护理人才质和量的要求比年轻产妇家庭要高,需要的护理服务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该类家庭对母婴护理服务的支付能力也强得多,因此,将成为母婴护理服务市场上的主体服务对象。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提出针对我市产妇高龄化趋势的相应对策:

(1)减缓产妇高龄化趋势: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适龄生育意识;建议将针对企事业单位“提供宽松环境、鼓励适龄妇女生育”的相关要求纳入行业及法律规定。

(2)提高高龄产妇孕产期母婴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各社区高龄产妇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宣传,增强孕期保健意识,督促高龄产妇按时完成孕前各项检查;针对高龄产妇及其胎儿特点,加强和完善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工作,规范必检项目和相关试验;调研目前社区及大型医院母婴护理人才现状,促进医疗部门专业母婴护理人才的培养。

(3)深化母婴护理内涵,提高高龄产妇产后家庭母婴护理服务质量:根据高龄产妇产后自身恢复情况及新生儿疾病谱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母婴保健师培训项目;扩展原有母婴护理内涵,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响应号召,加强专业母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产后家庭母婴护理力量[7]。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十八大新政策的推动下,产妇高龄化已成为我国无法避免的一种生育现象,急需全面分析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探讨缓解这一趋势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覃福才.高龄产妇心血管变化综述[J].健康必读,2012(6):474.

[2]刘雪枫.高龄产妇心理反应分析与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40-441.

[3]吴命坤,马香蕊.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5):1183-1185.

[4]李庆梅,李氏天,肖相云.高龄初产妇与同龄经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87.

[5]陈仕兰.高龄产妇孕期应注意哪些问题[J].健康必读,2011(12):485-486.

[6]沈莉.产后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2,44(9):100-1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Z].2011.

R172

A

1671-1246(2014)13-0157-02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扬州市初产妇
扬州市直击一线精准执法 媒体直播显成效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