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莲,熊邦琴(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荆州 434020)
静脉输液是住院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护士的工作时间三分之二用在治疗操作上,而最常见的治疗操作是输液。输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满意度和经济效益,但输液过程细节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输液质量,护理督导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质控管理,效果满意。
护理督导组成立于2008年,由退下老护士长组成,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我们将整个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即核对、摆药、配药、输液、巡视观察;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等工作循环过程[1]。
包括4个步骤: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主要问题;确定管理目标;提出计划。护理督导2012年1月对全院40个护理单元进行输液5个环节质控专项检查,将输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制定督导计划。
按计划措施组织实施。
结合护理部的培训计划2~3月对科室护士长及教学组长进行输液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学习标准,进行操作示范。并开展输液5个环节管理研讨会,要求护士长及教学组长加强科内护士的培训工作,学习新的穿刺技术,并开展输液研讨会,不断拓宽护士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技术和服务双赢[2-3]。
4月护理督导在全院每个护理单元进行输液操作技能培训效果的抽查,每个护理单元分批抽查4~5人考核。开始科室重视不够,第一个循环有5人不合格,合格率为87.5%。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认为与科室重视不够有关,及时跟科室护士长沟通,并向护理部反馈,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同时对操作考核不合格的护士进行补考,直到合格。在以后的4个循环考核中有2名不合格,补考后合格。
检查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进展,纠正出现的偏差。检查阶段分3个阶段进行,即自查、护理督导查、重点查。
要求护士长和质控组长掌握5个环节的质控标准,每周要进行输液管理专项自查并记录,及时发现科内输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护理督导要查看自查情况。
护理督导按输液5个环节,即核对、摆药、配药、输液、巡视观察进行督查。
3.2.1 查核对 制定明确的核对程序,做到双人核对,即接到输液单时,医嘱与输液单、瓶签核对;摆药时输液单与药物的核对包括药名、剂量、浓度、给药时间、用法、药物的有效期;配液时再次核对输液单与药物并在输液贴上签名(核对者与配液者签名);挂液体时、穿刺前,核对病人的姓名,采用护士反问式,然后让患者确认,防止护士先称呼姓名时患者的错误应答,同时要核对腕带或者床头卡的姓名及诊断,两次核对无误方可输液。结果发现部分护士未做到双人核对,输液贴无核对者签名、无配药时间、输液时不核对腕带等。
3.2.2 查摆药 看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是否分类放置(注射药、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标识清楚,定点放置,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是否清洁整齐;看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标志醒目,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10%氯化钾、10%氯化钠、10%硫酸镁)、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等。检查发现有药物混放,抽屉内不清洁,个别科室有药品过期现象。
3.2.3 查配药 查药品核对及签名;查无菌技术,看碘伏、棉签有无开启日期与时间,碘伏是否加盖、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看无菌物品的有效期(注射器、针头),柜内是否清洁、整齐;看无菌盘是否在有效期内;查药物配伍禁忌,看药物的现配现用,加入药物后液体的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h;看治疗室环境,随手关门,治疗室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治疗车清洁整齐,看垃圾分类处置、手消毒剂执行情况。检查发现有碘伏棉签超过有效使用时间,配药放置超过2h,存放注射器针头容器不清洁,手消毒剂过期等现象。
3.2.4 查输液 观察和询问病人核对情况;核对(姓名、腕带),要求清醒患者自述姓名;看输液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输液过程中的服务规范,包括与病人的沟通、服务态度、关心病人;是否询问过敏史,查输液滴速与巡视卡填写的滴速是否不符;按正负10%计算,实际滴速与病情不符,实际滴速与年龄不符,实际滴速与药物的性质不符等;查输液过程中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查看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输液的目的、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告知控制滴速的重要性,不能随意调节,避免发生意外。检查发现关心病人不够,滴速不符,少数护士不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特殊用药的原因、作用等。
3.2.5 查巡视观察 加强病房巡视,有利于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与抢救;了解护士是否主动巡视病房,查看病人的输液情况,了解病人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看,是否发生渗漏、渗漏的大小、药物的性质等;输液时间较长病人,可因体位改变使输液滴速发生改变,护士是否及时发现。检查发现护士主动巡视不够,输液滴速不符等现象。
护理督导将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薄弱环节、关键性的问题,组织质控小组共同讨论,找出原因,制定计划。
根据检查结果按5个环节进行分类、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依据。对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新的关键问题,由输液质控小组与护理督导共同讨论,制定改进的目标,并重新修订标准和计划,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每个环节均需要多个PDCA循环,才能达到新的目标。
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输液5个环节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输液之前,护士技能操作能力在满意度单项调查中89.47%、服务态度86.02%、健康宣教84.84%;应用PDCA循环加强输液5个环节管理之后,护士技能操作能力在满意度单项调查中97.%、服务态度98.75%、健康宣教98.46.%。
通过培训、考核护士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护士业务护素质高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大大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4]。输液是护士最常见的操作,输液操作技能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的医院满意度。护理督导通过应用PDCA循环加强输液5个环节管理,使输液管理流程标准化,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能力。
PDCA循环是一个大循环套小循环、小循环套微循环、循环再循环的过程,反复循环有助于输液管理、输液流程的再修订,也有助于完善规章制度。如治疗室的物品管理,包括物品的清理、保管、存放、补充,落实到班和人,成为工作职责,主动巡视病房意识增强,呼叫铃声减少了。
提高护士对输液滴速重要性的认识,健康教育得到落实,让病人及家属知晓输液滴速的快慢会影响药物疗效,输液快慢会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病人及家属不再随意调节滴速,输液滴速符合率明显增加。在满意度专项调查中,护士是否向您介绍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满意率为98.2%。
碘伏、棉签有开启时间,在使用有效期内,连续3次抽查689人次,合格率99.7%,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现象明显好转。
护理督导应用PDCA循环加强输液5个环节管理一年来,认为PDCA循环是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最基本的管理方法[5]。PDCA循环是一个完善自我、完善流程、完善制度、完善管理不断螺旋攀升的过程,将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有利于PDCA循环的实施。护理督导是使PDCA循环得到更好落实的保证机构。我们认为应用PDCA循环是加强输液管理的有效手段,将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使输液管理流程标准化,有利于减少输液纠纷,改善护患关系。
[1]朱敖荣,戴志澄,毛磊.管理学基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79.
[2]韩冬先.我院产科护理纠纷的应对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34-2235.
[3]伍春兰,杨广清,张翠云.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9A):2288-2289.
[4]王淑英,马向鹰.PDCA管理系统在提高护士业务素质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1):91-92.
[5]张淑敏,贾宇静,孙敏.PDCA循环在提高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2):92-93.